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南京理工大学 > 招生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简称:南京理工
  • 地区: 江苏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2-3~2-3年
  • 学费:¥4.50~26.0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街200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简称电光学院)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两大主干基础学科电子和光学,于1992年10月组建而成。学院设有通信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光学工程系、光电技术系、探测与控制工程系、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无线通信与传感网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器件及应用研究所、实验室管理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42人,其中正高职称52人、副高职称84人、博士生导师60余人、硕士生导师120余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3人,澳大利亚工程院、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青2人、优青3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万人青拔”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托举工程入选者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防科技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3人,江苏省“双创人才”5人,江苏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333工程入选者37人次,江苏省“青蓝工程”入选者20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2人,霍英东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1人。学院现有全国黄大年式优秀教师团队1个、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双创团队2个、江苏省高等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2个。学院在册各类学生49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65人、硕士研究生1259人、工程硕士996、本科生2336人。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公共事务学院(原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理工院校中较早成立的人文学院之一,2015年6月更为现名。学院密切联系江苏省社会发展的实际,注重与工信部、江苏省党政机关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承担了江苏省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公务员局、民政局、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等委托的大量课题研究和培训任务。目前,公共事务学院承办的“江苏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是江苏省重点决策研究基地之一。学院下设社会学系、公共管理系2个系;设有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所、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阿中心等4个学术研究机构;设有行政办公室、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本科与实验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MPA教育中心办公室等5个二级职能部门。学院建有行政管理、社会学、高等教育学等3个硕士点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社会工作硕士(MSW)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1个。“十二五”期间,学院共招收本科生500余人,研究生670余人。学院到校科研经费已接近1000万元,比“十一五”总体提高近80%;省部级以上高水平科研经费超过200万,比“十一五”总体提高逾30%;学院教师成功获批省部级以上高层次科研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学院师生统计源期刊发表SSCI/CSSCI高水平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获批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获批校级及以上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30多项,建设经费400余万元;获批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5%以上,本科生出国升学率突破40%。学生获国家级奖励或荣誉称号20余项,省部级奖励或荣誉称号50余项,获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获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4人次、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4人次。学院教职工出国(境)考察、交流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累计28人次;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攻读博士9人次;学生出国(出境)交流、访学接近100人次;邀请境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35人次。与美国蒙默斯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台湾东海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成功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3次。面对未来,学院将以公共事务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为主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基地建设为牵引,打造高层次科研/教学团队,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科研和教研成果的水平和层次;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和专业特色,加强公共事务相关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公共事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一步夯实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建设基础,为我校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创建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成立于1988年7月,2021年4月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依托鲜明的学科特色,将学术立院与文化育人有机融合起来,弘扬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工信楷模”、江苏“时代楷模”王泽山院士为代表的“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精神,将一代代建设者身上充分体现出的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重道义、勇担当的优秀品格,凝塑成学院特有的“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优秀红色文化。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全国并列第八),化学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学院拥有应用化学、材料学、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3个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信部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十三五”首批国防特色学科。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拥有材料学、应用化学、工程力学、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爆炸化学及应用、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有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安全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应用化学7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23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防卓青1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5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4人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13人。教师中正高级职称者75人,副高级职称者86人,博士生导师84人。学院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工程中心7个、省部级应用研究中心1个、市工程中心3个;拥有国家甲级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与咨询中心1个、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1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院先后共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约200余项,包括1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基金特等奖各1项等多项科技奖励。学院开展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连续获得8项科技部中-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的资助,组建了中-白真空等离子体技术国际科学联合实验室。共建戈梅利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江苏省首家白俄罗斯研究中心。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有力提升了学院的国际文化影响力。近5年来,年均发表高水平论文350篇以上,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代表性论文,引领全球新一代含能材料创新研究;获批军委创新特区重大项目、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100多项,经费合计7.2亿元;新获批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特种能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含能器件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下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核环境3个系,建有环境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卓工计划”建设专业)、生物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国防紧缺专业)3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工信部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工)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包括“化工污染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在内的8个科研教学平台。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包括教授21人,博导20人,副教授19人,形成了结构优化、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师资队伍。学院已形成多个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影响的研究方向。建院以来,学院承担了包括水专项、973、863课题、国防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1项。先后获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项;SCI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完成环境污染治理及生物化工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80余项。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已成为我国环境、生物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师队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一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的优秀中青年专家。“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3位江苏省教学名师。学院下设火炮工程系、自动武器工程系、弹药工程系、火箭导弹发射工程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工业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航空宇航系等11个系,机械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4个实验中心。另设有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SMC气动技术、机电、机器人、车辆、火炮、轻武器、弹药工程、火箭炮、测试技术等研究所。设有数控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兵器工业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智能弹药系统理论及关键技术和“难成形材料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两个基地,特种作业装备教育部工程中心、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基础实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现代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锻压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中心、中日合作SMC气动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与技术转移、支援中心(香港)、南京市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售电侧用电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MEMS惯性技术研究中心。拥有4个一级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优势)学科,1个工信部新兴交叉学科,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及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本科专业8个。教学科研实力强,研究领域宽,多年来形成了20多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梯队。学院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培养工程领域,有机械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工业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装甲车辆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1个工信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武器系统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现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13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群)。已出版教材百余部,其中入选国家、省部级规划教材40余部,获评国家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精品教材4部,兵工高校优秀教材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总计教育培养24000多名学生,为国家各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校友中涌现两院院士6人、将军十余人和大量政界、企业界、工程技术领域杰出人物。经过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平台、国防重点学科等的建设,机械工程学院在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软硬件条件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院拥有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机械基础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器系统与工程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与企业联合成立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联合人才培养,与俄罗斯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美国代顿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国矿业大学联盟、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发起主办了国际机械工程与力学会议、机电系统与测试技术国际会议、特种装备及工程力学国际论坛等国际学术活动。机械工程学院被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政治部和总装备部联合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院党委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学院将继续坚持寓军于民,强化国防特色,促进科学发展,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是1980年2月9日由原第五机械工业部在华东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前身)组建的企业领导干部进修系,翌年更名为管理工程系,1991年7月组建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现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企业管理系、会计学系、国际贸易学系、应用经济学系和信息管理系等6个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工程管理(MEM)、国际商务、金融硕士、图书情报档案硕士等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6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江苏省产业集群创新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技人才思想库”和“江苏管理会计研究中心”三个省级研究基地和中心,拥有“国际经贸问题研究中心”、“社会计算与舆情分析研究基地”两个省级研究基地培育点,以及应用统计与管理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创新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运营管理与创新研究中心、质量与生产力研究中心、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低碳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创新发展规划研究所十个院级研究机构;学院设有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MBA教育中心、MPAcc教育中心和EE教育中心(EMBA、MEM、EDP)。学院常年接受国防工业系统、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的委托,承担经济管理类的培训任务,代管解放军装备发展部国防科技情报人员培训中心南京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8人,其中博士学历75%,高级职称76%,博导22人。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爱思唯尔国际高被引作者”1人。各类在校生约3000人,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1600人,学位留学生280余人。近年来,学院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863”在内的数百项科研项目,有一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学院与美、英、法、日、韩、加、香港、台湾等地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同时与国内的数十家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协作关系。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将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制度先进、综合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在国内外同类院校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并重型学院。学院的远期目标是:建设适应工业与信息化相结合、军品制造和民品制造相结合、产学研政相结合,服务于地方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于军工现代化、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学院精神:凝聚产生力量,整合创造未来。*学院发展定位:依托理工背景面向社会发展彰显军工特色。*学院办学理念:让每一个教职工都与学院一起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培养。*学院人际关系文化:简单、宽容、互敬、合作。*学院使命:弘扬军工精神,培养商学英才,创造商学新知,引领社会发展。*学院的发展愿景:将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6.00万

    ]
  • 理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时期的数学、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教授会,之后发展成为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时期的基础课部,1993年,理学院由独立运行的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应用力学系三系合并组建而成。理学院下设6个系(数学系、统计与金融数学系、应用物理系、信息物理与工程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土木工程系)、2个教学中心(大学数学基础教学中心、大学物理与实验教学中心)、3个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数学实验中心),有数学、光学工程、力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含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含2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工程领域。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工程力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应用物理学、土木工程,其中5个专业为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600余人。学院师资队伍日益优化,现有教职工19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6人,教授34人,副教授66人。理学院承担了学校数、理、力等学科方面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获得了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家教学名师奖等突出成果。学院的科研实力逐渐增强,每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和国防重点项目等数十项高层次研究项目,2015年度进校科研经费近27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层次项目获批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承担863/973/总装型号等重大课题3项。学院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收录数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百余篇。论文水平也显著提高,多篇文章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入选ESI(本领域被引用居全球前1%),陆瑞锋教授团队、阚二军教授团队和蒋立勇副教授分别在世界顶级期刊“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影响因子20.523)、NanoLetters(影响因子13.592)和ACSNano(影响因子12.881)上发表研究论文。多年来,理学院坚持“基础教育教学为立院之本,学科专业发展为强院之路”的办学理念,基础教学与学科专业互动发展,建成了学科、专业颇具规模和特色,教学、科研共同发展的教育实体。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牢牢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寻求突破,走特色发展之路,向着建设一流学院的目标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源于1953年创建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弹道教授会,1981年10月8日经原兵器工业部批准成立弹道研究所,1993年3月19日组建成立动力工程学院,2010年7月13日为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战略需求拓展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曾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截止2020年6月,教职工总数为125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防卓越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另有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青年千人”、2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1人入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次获“霍英东基金”奖、1人获“德国洪堡基金”、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30多人次入选江苏省各类高层次人才工程,10多人次担任中央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等重要领域和专业组组长和成员。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学院现有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A+建设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武器发射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兵器类和能源动力类专业为江苏省重点专业。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60多名,本科生260多名。本科教学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成绩优异,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9%以上,出国升学率达到50%以上。学院成立三十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以将军、知名学者、教育家和企业家为代表的杰出人才。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2个(“电子设备热控制”、“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作为技术首席主持国家973项目、基础加强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高层次项目,作为型号总师主持完成多项重大型号项目;近年来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达8000万元以上,2019年突破1亿元。2010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学院为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某专业组挂靠单位、国际弹道学会亚洲唯一理事单位以及中国兵工学会发射动力学专委会、弹道专委会挂靠单位,负责出版核心期刊《弹道学报》;学院与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外高校合作紧密,与英国林肯大学机械学院签订2+2联合培养协议,2010年作为大会主席举办亚洲首次召开的第25届国际弹道会议,2018年作为会议主席主持芮方法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学术水平得到国际公认。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翻译室。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公共外语教学一部、公共外语教学二部等教学单位,另有研究生培养办公室(MTI中心)、考试培训中心、语言实验中心等教学辅助机构;现有白俄罗斯研究中心、语言认知与言语科学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了池田大作思想研究室、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传播战略研究中心;打造了外国语言理论与应用、语言认知与习得研究、翻译与国别研究、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等4个专业团队和一个教学法研究团队、一个人才培养研究团队;并设有IELTS(雅思)考点。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两个本科专业,2017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4人,博士30人。现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一名,“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两名,江苏省“双创博士”一名,江苏省社科优青一名。学院每年还聘请10名左右的外国专家或外籍教师来学院任教,聘请国内9位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学院同时承担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公共外语(英、日、法、德、俄、西班牙等)教学工作。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学改革实践。目前在籍全日制本科生400余人、硕士生150余人。英语、日语专业从2018年起全面实施新的本科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突出“实践性、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确定以阅读课为龙头带动说、读、写等技能,将知识、思辨能力、文化底蕴整合于整个课程体系中;英语专业2019年获批江苏省特色品牌专业。本科、研究生公共英语在18培养方案中,实行了全新的改革,本科阶段的大学英语形成必修课-通用英语、必选选修课-进阶英语的可供选择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2019年度立项校级金课。学院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MTI(翻译硕士)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拥有先进的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资料研发中心(资料库)、机辅笔译(CAT)实验室、创意表演实验室、语言认知与言语科学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商务实训室、和风情景实验室和动漫图书室、全自动智能录播系统、外语调频台等,有专业期刊数十种。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学院开设了英语演讲能力训练、英语辩论能力训练、模拟联合国训练、英语口译能力训练等开放性实验项目4项,形成“全过程、模块化、翻转式、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外国语学院学科梯队整齐,研究方向比较齐全,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我院教师在国际重要检索SSCI、A&HCI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CSSCI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英文专著3部、日文专著3部,每年出版中文专著2-3部;共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40多项;获江苏省哲社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学院国际学术交流广泛。近年来先后派遣了100多人次赴美、英、澳、加、俄、日、法、韩等国进修、访学或合作研究。学院与美国、英国、日本和西班牙等国著名高校建有稳固合作办学交流项目。2013年学院与北卡罗来纳大学Wilmington校区合作,开设了英语专业本科2+2项目。2015年学院与日本创价大学正式签订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开设了日语专业本科2+2(双学位)及3+1(留学互换)等项目。还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签订了交换学生项目。2018年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签订交换生协议,该项目已被国家留学基金委纳入国家公派留学计划。2019年与英国布利斯托大学签订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深入贯彻博雅教育理念,用优秀的中外文化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培养计划体现文理兼容并蓄,主动渗透理工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让广大学子在成才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宽。学院给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坚持导师指导、日常督导、学生自律,共创优良学风。学院坚持实践育人的指导方针,抢抓校内外育人资源,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技能提高和奉献社会提供支撑。连年来,学院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用人单位青睐和好评。连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5%,年终就业率均在学校率先实现100%。学生出国升学率保持在50%左右。外国语学院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师生员工秉承哈军工优良传统,面对外语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我校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努力将学院建成拥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学术、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人才,并真正成为开放式、国际化、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2016年2月,南京理工大学获得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同年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正式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获批成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学科。2018年,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2019年,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位于美丽的江阴校区,将坚决贯彻开放式、国际化、高水平办学。学院现设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所设专业均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交叉性专业。专业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和“数学”,以“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为培养原则,注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相关领域与行业从事科学研究、科技研发、工程设计、技术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领域复杂科技与工程问题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由2005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的江苏省第一家知识产权学院发展而来,201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协议》,明确提出将学院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知识产权教学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知识产权学院实行理事会指导监督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共建三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等政府机构以及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组成。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建立了融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综合的师资队伍。其中,校内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14人;校外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合作师资53人。3名教师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3名教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以学院的师资为核心组建了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研究团队。学院设有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法学、二学位双学位等3个专业建设团队,知识产权法律硕士等11个学科科研团队(平台),依托学校理工背景与学科优势,加强多学科交叉与渗透,2007年以来,建立了包含知识产权本科创新实验班、法学、知识产权第二学位、知识产权双学位,知识产权硕士学位授权点、民商法硕士学位授权点、知识产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知识产权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多层次、多门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可授予法学学位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学院注重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和国防知识产权研究方面形成了相应的特色,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二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94篇,其中CSSCI论文63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科研到账经费总额374.4万元;省部级以上的课题立项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专利事业战略项目等课题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5项,江苏省社科基金立项5项,江苏省软科学课题1项,厅级课题及其他课题立项37项。学院独立建制以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3项、省部级课题立项20多项,CSSCI论文60余篇,专著9部。2016年,学院《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必由之路》研究报告获得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学院设有江苏省唯一的省级知识产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设有知识产权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参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以及江苏省的知识产权战略决策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注重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层面的转化,为解决地方、行业与企业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创新型经济中所面临的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学院建立了知识产权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奥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5家协同单位。中心以国家、地方、行业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服务企业、行业为主旨,实现“政产学研”一体化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开展知识产权合作研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构建知识产权思想库和人才库,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学院吸纳社会多种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专业建设,与海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较广泛的学术交流,举办2015’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际研讨会、知识产权协同创新论坛、中英知识产权沙龙等诸多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德国马普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RetoM.Hilty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PeterDrahos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资深成员GrahamDutfield教授、吴汉东教授、刘春田教授、李明德教授、国家原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田力普等众多学界、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及企业界的领导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年均20人次,教师出国访问交流10多人次。学院与国家、江苏省、南京市等各级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各高校知识产权学院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性的沟通协作机制,相继成为《知识产权》杂志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单位、南京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学院与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南京铁路法院、南京铁路检察院、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签署了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了众多课外实践机会,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设有“佰腾科技奖学金”、“盈科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投身知识产权事业。学院设立了知识产权教育研究中心,是江苏省和南京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基地、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点,为江苏培养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法务人员、企业知识产权总监等14000余名,承担了专利代理人考试900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的快速壮大。未来,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将以建设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知识产权战略高层次研究基地、国防知识产权国家级研究基地、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基地和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平台为抓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知识产权教学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00万

    ]
  •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前身,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的随动系统和指挥仪专业。历经三十余年不断调整,于1984年正式建系,2005年底成立学院。作为南京理工大学主要院系之一,自动化学院以复杂系统控制、火力控制、导航制导控制、模式识别及智能控制和控制工程见长,并致力于发展新一代基于物联网控制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创新探索。自动化学院在国家科技研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兵器型号项目和国防科技预研项目等200余项。同时,学院与省市地方各级企业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合作,以最新的技术和成果服务于社会。学院与美国休斯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外十余所著名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学术合作,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倾听江下涛声急,一代新潮接旧潮”!面对二十一世纪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自动化学院全体师生秉承“厚德博学务实求真”的办学宗旨,以崭新的面貌致力努力进取,打造一流的学科专业,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不断提升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地位。我们诚挚、热情的欢迎各方有志之士加入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美好明天!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简称:南京理工 地区: 江苏 学制:2-3~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4.50~26.0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街200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南京理工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