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中国美术学院 > 招生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 简称:中国美院
  • 地区: 浙江
  • 类型:艺术类、公办、双一流
  • 学制:4~4年
  • 学费:¥8.00~18.0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中国美术学院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教育的双重职责,致力打造视觉艺术东方学体系,打造具有东方文脉与方法特质的一流视觉艺术学科群,以“三育人”为核心,实施“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策略,设立专业基础教学部,实现“两段式”教学法,在专业内建构“实验室-工作室-研究所”融通的三环结构教学模式。开创性地完成了“五学科十+学院”学科结构改革。建立以“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和“人民之心、美美与共”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办学格局。中国美术学院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校园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三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同时良渚新校区也正在筹建中。独具匠心的校园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约千人。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研究教学型大学,秉承“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校训,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营造“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担负起引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方向的责任,遵循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由历史悠久的雕塑系和新兴的公共空间艺术系组建而成。它建立的背景正是中国艺术教育深化改革和创新提升的新的发展时期,以美育普惠大众,营造大美之境。铸历史之人文精神、塑民族之灵魂、创造时代造型、弘扬人性正能量是它最根本的艺术使命。审视未来艺术发展潮流,发扬我院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优秀学术传统,在新的发展时期,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将探索“东方精神”作为学术建设的新内涵,延展并构建本专业的“东方学”学科理念,研究探索其在教学、实验、研创和社会服务的方法论体系。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现设有雕塑系、公共空间艺术系、纤维艺术系三个系,其中包括十个工作室,十个实验室,八个研究所,由此形成教学、实验、研创的三环一体的结构,目的是以生为本,推行研究互通、教学融通、资源优化、关系顺畅,发挥学院整体的教学力量,促进一专多能、多元融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营造出学院的优质学术环境。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班陵生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潘晓蕾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郑靖、余晨星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创建于1928年,是我国最早的雕塑教育实体。雕塑系始终坚持“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努力营造“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氛围。长期的教学积累和清晰的学术脉络奠定了深厚坚实的学科基础,学术成果丰厚,雕塑人才辈出,被誉为我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发源地,为雕塑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新世纪以来雕塑系坚持“两端深入,传承创新”的治学态度,重视专业基本功和开放活跃的学术思想,实行基础教学和工作室教学两段制教学模式,形成了本、硕、博三个层面完整的培养体系。现设有具象雕塑、跨界雕塑、木石金火雕塑、东方性雕塑四个工作室;以及雕塑造型基础(全院共修)、木石金火(陶、小型铸造)、综合材料、放大制作(全院共用)四个实验室。目前雕塑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研究方向互补、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的师资队伍,他们恪守的学术品格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继续弘扬中国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能量,以“东方学”为新的学术拓展研究,探索雕塑艺术的东方精神,并建构教学、实验、研创、社会服务的方法论体系。主要课程:素描、泥塑、实验室技术基础、中外雕塑史、泥塑写生、具象雕塑形式研究、专业阅读、专业创作、空间解构与重组、物质与形体、观念与创作、材料与工艺、材料与构造、阅读与写作(或原文翻译)、个案分析、创作札记、身体与物体、身体与空间、空间书写—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系主任:钱云可系副主任:刘元婕雕塑系网站:http://www.diaosucn.com公共空间艺术系公共空间艺术系设立于2002年,做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公共艺术教研机构,旨在公共空间艺术背景下建立融艺术与人文、造型与设计、传统与当代、公共艺术理论研究与创作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当代公共文化精神和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与设计能力的高级人才。现设有公共雕塑、场所空间艺术、景观装置艺术、艺术工程与科技四个工作室;以及模型模具、机动装置构造与程控、虚拟艺术、光媒介与综合媒体影像四个实验室。公共空间艺术系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新型优秀专业方向,致力于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人文、自然空间之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营造,将继续发挥跨界融合的学科优势,秉承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引领和推动公共艺术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主要课程:具象造型、抽象造型、虚拟造型、材料语言、空间艺术营造、机动装置、声音装置、智能景观装置、艺术工程设计、艺术写作灯光与建声、城市雕塑规划与创作、公共设施艺术、地景艺术、公共艺术概论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系主任:郑靖系副主任:阮悦来,张俊公共空间艺术系网站:http://www.chinava.cn/纤维艺术系纤维艺术系是在国际当代艺术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学科。它以纤维形态的独特结构、表现语言和空间建构方式,形成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特质的新的艺术门类,并呈现出多维性、跨界性、综合性及开拓性的特质。作为中国美院多年打造的具有国际学术影响的专业,它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和推动纤维艺术的当代性和东方精神的艺术研究与创作,同时也致力于纤维艺术在大众生活、公共空间中多样性的艺术实践。纤维艺术的教学引入软雕塑与空间艺术的概念,将艺术与人文、造型与材质、传统与当代、城市与空间的学术理念纳入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深厚造型艺术基础,掌握纤维艺术表现与多样造型艺术手段,从中西方艺术精神融合的角度上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综合性艺术人才。现设有纤维造型艺术、纤维与空间艺术两个工作室;以及编织艺术、数字纤维两个实验室。主要课程:创意素描、编织与色彩、缝纫与拼贴、丝网印与染色、纤维与造型、软材料空间思维、软雕塑创作、公共艺术、纤维媒体、纤维艺术创作、当代纤维艺术发展史、当代艺术概论等师资概况:现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2人,教辅1人。系主任:黄燕系副主任:应歆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联合学院(IIC)是中国美术学院致力于艺术与设计领域的跨学科联合教育计划。IIC以“无止境的学校和面向未来”为基本特征,强调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的教学、研究和实路。IIC与世界各地的著名学校或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主题和各种课程,为他们为即将到来的全球未来做贡献做准备。国际联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原中德学院),其基础是中国美术学院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之间的中外合合美术学硕士项目。该项目成立之初得到了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支持。目前,国际联合学院拥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与德国品牌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合作举办的“国际品牌传播”硕士项目,与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合作举办的“建筑遗产保护”硕士项目,与南特大西洋设计学校(法国)合作举办的“跨界设计”硕士项目。这三个项目均获得中国教育部的认可,中法合作“跨界设计”设计项目于2019年获得ERASMUS+奖学金支持。国际联合学院的下一个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首先,IIC将拓展双学位联合培养计划。第二,IIC将立足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校区建立国际创新港,为国际化的师生群体提供中国的社会、文化、艺术、设计、经济、科技的资源,成为一个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开放实验场。第三,国际联合学院积极参与浙江省推动的“未来社区”长期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围绕“人性化”、“生态化”、“数字化”为核心价值,在未来的社区,教育,健康,创业,交通,能源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旨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国际联合将建立一个“未来实验室”,希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知名大学和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关于“未来”这一主题的各项学术研究与合作。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绘画艺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以“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创”为重点研究方向,一方面努力继承和发展“国美之路”的优良传统,立足已有的历史积淀与学科优势,深度融合中国文化精神,持续坚持绘画艺术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努力探究和洞察绘画艺术在图像媒体时代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重启绘画方法论的思考和建构”,“重构专业融通与内涵深化、多元拓展与本体增强相结合的教学框架”以及“重提开拓创新、国际视野的思想理念”的“三重方法”为主要路向,从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等多个角度展开当代绘画艺术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新探索,以构筑大绘画时代的绘画专业教学、创作与研究的新格局,为社会持续培养兼具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意识的国际化绘画艺术专门人才。绘画艺术学院下设油画系、版画系、壁画系、综合绘画系(筹)。绘画艺术学院院长:何红舟绘画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方利民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邬大勇油画系油画系的前身,为中国美术学院建院之初的西画系。1954年,学院正式成立油画系。长期以来,油画系立足于全球境域中发展着的油画艺术传统,重视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重视油画与中国艺术精神的融通,重视基本技能与探索精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能够从事油画创作与相关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在今天,特别基于大绘画时代对于油画专业艺术教育、研究和创作的全新要求,油画系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持续优化工作室教学,积极增强油画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教学融通的改革,努力建构工作室、实验室、研究所的“三环”结构方案。同时,着眼于油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根本问题,从现实主义精神深化、中国精神融合、具象表现绘画等诸多角度,展开油画教学实践、研究创作的思想与方法建设。既关注绘画本体,又兼具国际视野,以探索油画艺术前沿发展的高点与亮点,持续引领大绘画背景下的油画教学、研究和创作实践。油画系实行工作室制教学,现设有历史与主题性绘画、新具象绘画、具象表现绘画、多维表现绘画及综合绘画五个专业教学工作室,以及油画专业技法与材料研究实验室。师资概况: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学生人数:28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6人,博士研究生15人。现任系主任:封治国副主任:赵军版画系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策源地。版画系正式建制于1954年,是中国最早采用现代教育模式展开版画教学与研究的专业机构。长期以来,版画系始终坚持“以革命文化为其策源,以本土传统为其培养,以版画技术为其基础,以民族担当的使命重负和中国精神的活化重建为其旨归”的学术方针。特别在今天以“后印刷”为主要专业症候的时代背景下,版画系积极注重跨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强调以文化的多元化格局和国际化视野为依托,紧紧围绕“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这一重点研究方向,通过版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优化工作室教学与“三环”结构方案,持续加强版画实验室的国际化平台打造,以研究并构建一种基于大绘画学科背景的、有效链接版画基础研究与创作研究的、具有深层专业融通与互动内涵的学科结构。培养具有扎实版画造型能力与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拥有独立版画创作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与创造型专门人才。版画系实行工作室制教学,现设有民族性版画、新现实版画、表现性版画和复合性版画四个专业教学工作室。同时建有涵盖了平版、凹版、凸版、漏版、综合版以及传统木板水印等各专业版种、配备国际一流专业设备的大型版画实验室。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学生人数:18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人,博士研究生6人。现任系主任:于洪副主任:王超壁画系壁画系起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1年筹建,2002年正式设立壁画专业。2007年成立壁画艺术系,隶属于公共艺术学院。2015年,壁画系调整至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以工作室教学为平台,以实验室教学为特点,建立注重方法论与动手能力的研究型实践性教学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在大绘画语境下,壁画系紧紧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究与创作”这一重点研究方向,以图像学为基础,以现当代艺术成果为引领,以媒介与材料学为本体,积极探索公共场域中的宏大叙事和纪念性绘画表现;注重实验型壁画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创新应用;踏实研究壁画创作的程序和制作方法;传承东方经典壁画法理和技艺。活化传统、创新形式,打造融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研产平台。壁画系现设有大型纪念型叙事性壁画创作与东方壁画创作两个专业教学工作室,以及包含了中国传统干壁画、欧洲湿壁画、坦培拉绘画、陶板壁画、马赛克镶嵌、岩彩、分层壁刻、彩绘工艺、复制与修复等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壁画材料媒介及技法实验中心。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学生人数:1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0人现任系主任:梁怡副主任:林晨曦综合绘画系(筹)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是国内率先以综合绘画为方向的现当代绘画实验教学系科。它以1994年成立的综合绘画工作室为发端,2000年改工作室为系,2003年拓展专业更名为综合艺术系,2010年并入油画系,2015年并入绘画学院再次更名为综合绘画系。二十年来,综合绘画学科以“兼容并蓄、综合创新”为教学主旨,拓宽学科与媒材界限,注重中西艺术传统与现当代比较研究与转换的探索,培育当代绘画教学的新体系。今天,综合绘画系将在绘画学院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的背景下,构建综合绘画方法论体系,建立工作室、研究所与综合材料实验室的“三环”教学与研创结构,深化东方艺术精神与创作的融合,拓展媒介与观念语言表达的厚度和广度,培养跨文化、跨学科、跨维度的综合多元新态势下的综合艺术人才。综合绘画系下设两个工作室,招收本科生与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与课程:观念与形式的语言研究、材料研究与实行转换、传统艺术的当代再现、线性语言的表现与重构。现任系主任:陈焰副主任:黄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0万

    ]
  • 建筑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建筑专业始设于1928年,学脉深厚,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他校,1984年成立环境艺术教研室,1989年成立环境艺术系,2003年重立建筑艺术系时,在国内率先提出培养“哲匠”式的本土建筑设计人才,于2007年成立建筑艺术学院。该院以在艺术院校重建建筑学科、完善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为出发点,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为立足点,以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为总体研究方向,致力于与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平等沟通,推动本土原创性的建筑、城市、环境与人居的原创性设计,努力构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该院下设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环境艺术系和景观设计系,强调以动手实验为突出的教学特色,设有建筑营造研究中心、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实验室等研究实践机构和可持续建造、城市空间地理数字模拟、人居环境和景观生态等系列教学实验室。学生人数:727人,其中本科生593,硕士研究生119,博士研究生15人。师资概况:现有专业教师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建筑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周宝松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邵健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生建筑艺术系建筑艺术系是以研究本土原创性实验建筑为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致力于探索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复兴本土那种融通自然、城市、建筑和器具的整体营造方式。同时,该系特别注重在最开放的国际交流状态下培养本土文化意识的自觉,注重培养思想性与实践性并重、个性与共性互存、人与建筑营造和谐的创造性人才。下设可持续建造实验室。学制五年。学生人数:294人主要课程: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实践、城市设计研究、中外建筑史、园林考察、民居测绘、木工基础、砌筑基础、建筑制图、现场营造现任系主任:陈立超现任系副主任:蒋伟华TheDepartmentofArchitecture  Thedepartmentisfocusedontheresearchandteachingofvernacularoriginalexperimentalarchitecture,tryingtointegratecontemporaryart,humanisticideas,architecture,especiallyconstructionofbuildingsandrevivethecompletewayofconstructionthatconvergesnature,city,buildingandutensil.Atthesametime,itpaysmuchattentiononthevernacularawarenessinacontextofopen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Itattachesgreatimportanceonthebalanceofthinkingandpractice,theco-existenceofpersonalityandcommonality,theharmonyofhumanandconstruction.ThereisaSustainableConstructionlabinthedepartment.Itisafive-yearprogram.Students:294  Maincourses:ArchitectureTheory,ArchitecturePractice,UrbanDesignStudies,HistoryofChineseandWesternArchitecture,FieldTriptoGardens,SurveyofFolkHouses,IntroductoryCarpentry,IntroductoryBrick-Laying,ArchitecturalDrawing,SiteConstructionDepartmenthead:ChenLichaoVicedepartmenthead:JiangWeihua城市设计系城市设计系是中国首个开设的以城市设计为专业主导方向的新兴系科。该系致力于对城市建筑活动和相应的城市学科传统建制进行系统的反思和再造,建构城市研究、教育新体系。该系以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拥有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双重素质,在个人修养及公共审美品位上得到良好训练,在理性、感性和艺术之间能够建立有机平衡的高素质的跨越性城市规划类专业人才为目标。下设城市空间地理数字模拟实验室。学制五年。学生人数:124人。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城市工程学、历史理论、城市经济学、地理与区域研究、城市生态学现任系主任:卓旻现任系副主任:陈柯  UrbanDesignDepartmentisanemergingdesignresearchbasededucationaltrajectoryatChinaAcademyofArtSchoolofArchitectureandArtestablishedasthefirstUrbanDesigndrivendepartmentinChina.ItisdedicatedtoRe-ThinkandRe-Createtheexistingurbanarchitecturalagendaanditsdiscipline'straditioninordertoconstructthealternativesystemforbothurbanresearchandeducation.UrbanDesignDepartmentisaimedtoeducatestudentshavingthehighlysenseofsocialresponsibility,bothengineeringtechnologyandhumanityandart,trainingstudentstogainself-cultivationandpublicaesthetic,helpingstudentstoconstitutenewurbaninventionfromtheinterdisciplinaryprocessthroughfindingthebalanceamongrationality,sensibilityandartcritically.LabunderUrbanDesignDepartment:DigitalSimulationLabforUrbanSpatiography.Itisafive-yearprogram.StudentNumber:124.MainCourses:ArchitecturalDesign,UrbanDesign,LandscapeandGardenDesign,UrbanEngineering,HistoryandTheoryinArchitectureandCity,GeographicandRegionalStudy,UrbanEcologyDepartmenthead:ZhuoMinVicedepartmenthead:ChenKe环境艺术系环境艺术系源于1984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的环境艺术专业,1989年建系。该系是以研究建筑与环境相关的设计为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下设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人居环境实验室。该系教学上延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研究人与居所的场所关系,重视建筑、景观和室内相关学科间的整合互动,培养具有全局观和创造性思维的风景建筑、室内等方向的高级设计与研究人才。学生人数:138人。主要课程:独立住宅设计、园林考察、住宅组团设计、办公建筑、景观、室内设计、民居测绘、风景区规划、建筑改造与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现任系主任:康胤现任系副主任:石红超The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Design  TheEnvironmentalDesignprogramwasinitiatedin1984andthedepartmentwasestablishedin1989.Thedepartmentwasfocusedonarchitecturalandenvironmentaldesign.ThereareLandscapeandArchitecturalDesignInstituteandDwellingEnvironmentresearchlab.InheritingtraditionalChinesehumanisticspirit,itstud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peopleandhousingandtheinteractionbetweenbuildings,landscapeaninterior.Itaimstotrainlandscape,architectureandinteriordesignersandresearcheswithgeneralperspectiveandcreativeideas.Students:138  Maincourses:HouseDesign,FieldTriptoGardens,Mixed-useDesign,OfficeBuilding,Landscape,InteriorDesign,ResidenceSurvey,ScenicPlanning,BuildingRenovationandInteriorDesign,FurnitureDesignDepartmenthead:KangYinVicedepartmenthead:ShiHongchao景观设计系景观设计系由原环艺系2005年设立的景观专业方向发展而来,旨在培养兼具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双重素质的新型景观规划与设计师。教学观念契合了有机哲学观及自然伦理,鼓励学生从传统哲学、营造学、造园学及当代艺术与设计理论中获取营养,教学实践立足于江南园林及乡土聚落,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把握。下设景观生态实验室。现有师资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建设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学生人数:156人。主要课程:独立别墅设计、办公建筑与景观、风景区规划、景区场地工程、居住区景观设计、景观工程与技术、植物配置、民居测绘、园林考察、庭园与亭榭设计、城市景观改造设计。现任系主任:曾颖现任系副主任:沈实现TheDepartmentofLandscapeArchitecture  Thedepartmentwasderivedfromtheprogramsetinthe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Designin2005.Itaimstotrainnewlandscapeplannersanddesignerswithskillsofengineeringandaestheticknowledgeofhumanisticandarts.StudentsareencouragedtolearnfromtraditionalChinesephilosophy,constructiontheory,gardeningandcontemporaryartanddesigntheories.TheteachingisbasedonthesoutherngardenandvillagesinChinaandattachesmuchimportanceontheintegrationofhumanandnature.ThereisaLandscapeLabinthedepartment.Students:156Maincourses:VillaDesign,OfficeBuilding,LandscapePlanning,LandscapeEngineering,ResidentialAreaLandscapeDesign,VegetationAllocation,SurveyofFolkHouses,CourtyardandPavilionDesign,UrbanLandscapeRenovation.Departmenthead:ZengYingVicedepartmenthead:ShenShixia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其教育宗旨是: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致力于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技术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文涛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姚大钧学院包括三个系科、五个研究所、两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三个科系:开放媒体系、媒介展演系、实验艺术系1、开放媒体系投身开源交互的网络环境,开发全媒体时代的创造性能量,拓展跨媒体学院的“后艺术”疆域。系主任:姚大钧教师包括:李振鹏、沈立功、吴俊勇、蒋竹韵2、媒介展演系面向会展文化和社会各界表演平台,以体验式空间、叙事性环境、表演性媒介,建构跨媒介展演公共平台,打造跨媒体学院的“超艺术”前沿。系主任:牟森教师包括:吴美纯、吴珏辉、崔鲁海、宋振3、实验艺术系立足当代艺术系统,以观念带动实验,以艺术开发媒介,打造跨媒体学院的“新艺术”板块。系主任:高世强教师:管怀宾、高芙雁、张辽源、石可五个研究所:1、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以文化研究、社会思想、媒体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为知识基础,培养具有批判性思考的策展人和批评家。主持人:高士明2、基本视觉研究所,以艺术家的创作和研究为主导,面向互动性、视觉暴力、感官禁制等一系列等独特的艺术命题,进行感官实验和创作实践。主持人:耿建翌3、总体艺术研究所,以社会调研和自我工程学为基础,以造物、肇事、修身为路径,推动贯通身心、统合人我的“大计划”构造。主持人:邱志杰4、空间影像研究所,致力于在时间影像、运动影像之外,构造影像叙事的空间逻辑和结构方式。主持人:高世强5、网络社会研究所,以“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社会互动和社会控制为思考背景,努力推动互联网环境、虚拟现实、网络生态、数字人文和数码客体等方面的研究与创作。主持人:黄孙权两个实验中心:跨媒体艺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主任:管怀宾中心副主任:田进跨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省“十二五”重点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主任:管怀宾中心副主任:田进学院现有在编教师17人(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6人),客座教授20余人,国际访问教授每年度6人,实验师8人;在读本科生183人,硕士研究生73人,博士研究生22人;并已有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培养了本科生245名,研究生(含博士生)85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是1997年经国家教育部和文化部批准,国有高等学校按新的办学机制运作的中国美术学院二级学院。2000年被文化部确定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改革试点单位。学院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春晓路109号,占地面积44亩,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展示厅等附属建筑18000平方米。配备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学院实行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现设有:视觉传达设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媒体与影像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绘画(城市景观造型艺术)、数字出版与展示设计7个本科专业,以及专业基础教学部、共同课教学部。并设有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3个学科6个研究方向。本科、硕士专业基本覆盖设计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大多数专业方向。在校师生员工1700余人。上海设计学院依托上海张江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舞台,将美院的传承积淀与才情学养展现,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化城市设计学院。发展美院人文传统,依托上海地域特点,融合国际都市优势,突出城市设计亮点,构筑设计教育高地,塑造求实创新人才。1995年3月2日,中国美术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商议上海设计分院选址问题。1995年5月18日,文化部批复中国美术学院同意在上海建立教学实习基地。1996年9月6日,上海教学基地举行开学伊始。借用上海的第二教育学院校舍办学(杨浦区国定路校区),招收视觉传达设计和染织与服装设计两个专业的首批本科生40名。1997年1月23日,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致文化部教育司的复函,原则同意中国美术学院在上海市设立教学基地。教育基地不作为独立设置的高等学历教育机构,由中国美术学院负责管理。1997年4月29日,文化部同意成立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分院为系级教学机构。同年9月10日,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在上海举行挂牌仪式,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作《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开拓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的讲话;潘公凯院长作《发展设计艺术教育,为上海与全国的经济建设服务的讲话》。1997年7月18日,中国美术学院决定:冯远兼任上海设计艺术分院院长。周善玲、朱淳任上海设计艺术分院副院长。1997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在上海浦东张江开发区正式挂牌办学。性质属于股份制的二级学院,管理上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直属的系级教学机构,这样的办学模式在当时是国内首个尝试。1997年12月30日,中国美术学院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签署合作建立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协议书。1998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党委研究决定,潘公凯同志兼任上海分院院务委员会主任。1999年8月18日,上海分院新校舍建设工程奠基开工,占地面积13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326平方米。1999年,12月8日,文化部原则同意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办学形式改革,筹措社会资金,加快建设与发展。办学形式改革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受文化部委托,由学院代管,实行上海分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决定,学院担任上海设计艺术分院改制后的三名董事为:徐嘉木、潘公凯、范凯熹。建议董事会聘请潘公凯兼任上海分院院长。2000年6月6日,中国美术学院决定:宋建明任上海分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2000年8月25日,上海分院告别四年靠租借校舍办学的历史,迁入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新校舍;9月18日,340名新老学生在新校舍举行开学典礼。徐嘉木、潘公凯等出席。2001年6月15日,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设计艺术分院支部委员会。宋建明任书记,邵琦任组织委员,孔莉莉任宣传委员。2002年9月4日,中国美术学院决定:王雪青同志任分院院长,董事会董事;许江同志任上海设计艺术分院法定代表人。2003年10月10日,省教育厅同意中国美术学院在上海成立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2003年12月24日,中国美术学院决定:徐嘉木同志兼任上海设计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负责学院全面工作。2004年9月7日,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2004年12月28日,党委研究,同意成立上海设计学院教工党支部。钱聿释同志为书记,周善玲同志为副书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设计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该学院历史可追溯至国立艺术院的图案系,上世纪50年代全国系科调整时,迁系至北京组建中央工艺美院;1958年重新建立工艺美术系。1986年由工艺系分出环境艺术系。1996年由工艺系分化为视觉传达系、染织与服装系和工业设计与陶艺系。2003年成立设计艺术学院。该院以美院特有的人文精神为主轴,以多元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综合传统工艺与高科技结合为手段,以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向时尚原创设计转型为旨归,以培养国际化背景下的市场创业型高端设计人才为目标。该院拥有染织与服装设计研究院和工业设计研究院两个高端研究机构,在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艺术实践与方法研究、设计色彩与城市规划研究等领域达到国内国际水平。该院下设平面设计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设计艺术学系。所涵盖的设计艺术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陈燕屏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超群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正达、成朝晖设计艺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主任:陶音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章俊杰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武奕陈设计艺术学院综合设计系副主任:于朕设计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副主任:何振纪、朱海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以“锤炼中国文化的视觉内涵,塑造文化强国的视觉形态,提升当代生活的视觉品质,拓展文化开放的视觉通道”为宗旨,聚集国际一流汉学家与中国学研究学者,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精英化、多元化的教研团队。中心聚焦“视觉国学”、“视觉乡土”、“视觉当代”三大实践领域,努力在国际语境中,以视觉方法活化中国传统,以视觉产品承载中国精神,以视觉语言述说中国故事,以视觉文化彰显中国风采,面向全球生动再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心紧扣当下全球文化视觉转向的现实需求,回应“大数据、全媒体、后网络”时代文化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新形势、新特征,以跨领域协作、多学科交融、传统活化创新为特色,联合全球中国学研究重镇,持续汇聚国际顶尖人才,建构以视觉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学系统,打造全球性的中国艺术文化的教育网络,树立中国视觉文化整合创新与国际传播的大格局。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工艺美术学科源于国立艺术院图案系,1960年夏,在邓白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下“工艺美术系”正式成立,下设陶瓷美术、商业美术、染织美术。在恢复龙泉青瓷、德化莹白瓷和南宋官窑和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2003年创建陶瓷艺术系,2007年学校系科调整,在该系的基础上先后增加了玻璃和首饰专业,更名为陶瓷与工艺美术系,隶属公共艺术学院。2015年学校学科大调整,正式成立手工艺术学院,下设陶瓷、玻璃、首饰和漆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学科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以学科、系级专业方向、专业教研室建制,配备较完整的专业实验教学工作室,含本、硕教育二个层次,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着力于手工艺术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已构建起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人文精神整体发展的共生格局。该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与学院共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学生人数:310,其中硕士研究生51人。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主要课程:陶瓷艺术设计:成型工艺、陶瓷材料学、烧制工艺、陶塑、器皿设计、陶瓷首饰。玻璃艺术设计:玻璃造型、玻璃成型工艺、玻璃吹制、玻璃材料、玻璃雕刻。首饰艺术设计:金属工艺、装饰基础、造型基础、材料、空间与造型。漆艺艺术设计:漆艺应用设计、漆艺技艺、脱胎技艺、漆画创作、漆艺创作、漆器设计与制作。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周武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李玉普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汪正虹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戴玉祥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副主任:吴昊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冯晓娜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韩熙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0万

    ]
  • 中心任务“浙江省文创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在“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指导下,浙江省高校建立的首批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分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种类型。中心面向国家和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以建构“东方设计”为导向,以文化创意为内驱力,以设计链结为突破,以优势集聚为方法,以科技转化与传统提升为切入点,以产业推广为关键,以一流人才建设为整体,破解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的转型升级难题,为中国制造业振兴提供示范模式,并通过文化与产业的协同,为国人和世界提供当代中国文化价值。中心概况中心现有成员近150人,其中包含各协同单位相关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特聘国内外文化创意设计制造业专家、教授近20人,研究人员110多人,管理人员8人,人员队伍的专业背景涵盖了艺术、设计、建筑、信息、工程、制造、商业、管理等多个学科。中心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与实验室31个,先后建设了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创意科技园、浙江中科联创工业设计园等20多个校校、校地、校企联合研发基地和设计中心;立项和完成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普利兹克、红点、IF等国际设计奖60多项,并每年提交专利100多项。城乡综合营造方向城乡综合营造方向先后承担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浙江馆、杭州馆等众多重要的创意环境系统工程,杭州市系列重大设计工程(包括中山路综合保护有机更新设计、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设计、之江象山艺术社区策划、杭州地铁1号线形象系统策划等),以及丽水、淳安、平阳、缙云等地区从城市规划、区域产业、制造企业的创意生态环境融合系统工程。产品创新研究方向产品创新研究方向致力于全球语境下的产学研国际深度合作,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斯图加特设计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方太集团、苏泊尔、东方通讯、网易公司、顾家工艺等100多家国内外院校、企业,涉及城市电动公租车、电子电器、数字终端设备、家居家具、旅游休闲等领域的联合设计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自主品牌实验方向自主品牌实验方向以自主品牌“国美敦品”为实验试点,展开敦品十二季研发及其品牌模式研究,以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开设上海、杭州、宁波等品牌分中心,辐射环美院创意产业圈的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品牌授权博览会,获得良好国际声誉。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0万

    ]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构筑代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高度的优质学科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十三五”规划“五学科十+学院”院系结构构建中跨学科的新型特色学院。学院以社会文化责任担当为己任,以社会美育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四通”人才培养为目标,顺应全球多元文化境遇与本土融合的发展趋向,以“艺术智性学”为基本内核,强调“一法多能”和“艺理兼修”,以艺术实践的上手经验和方法论研究联结为路径,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管理、教育、鉴藏、传播融汇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构,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学院设艺术管理系、美术教育系、艺术鉴藏系,成立有艺术管理研究中心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包含艺术管理研究所、美术教育研究所、艺术鉴藏研究所、艺术教育综合实验室、艺术鉴藏实验室。现已建有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博物馆教育和网络美育的联合教学平台,以及全国艺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与国际知名高校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协会等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黄骏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李梅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单增艺术管理系是融贯多学科研究并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有序转换的新兴系科。通过与艺术管理相关的艺术市场营销、艺术经纪、知识产权、文化法规、公关、广告等课程,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和跨文化视野,具有一定艺术创新能力,从事艺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承担艺术项目、专业教学、学术研究、行政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艺术管理系系主任:王犁美术教育系致力于以艺术为媒介链接人与社会的艺术教育,通过对经典艺术认知与教育的智性模式作为切入点,展开艺术与美育在乡土建设、学校教育、社区(网络)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学科研究与实践教学,形成具有“国美”文脉的美育实践和理论的学术特色,培养具有艺术品鉴与创新能力,多元与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上手艺术实践与教育传播能力,以及具备人文教育情怀与理想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与传播人才。美术教育系系主任:李勇美术教育系副主任:高文艺术鉴藏系以“活化传统”为导向,以“艺术经验”、“传藏信息”、“保藏技术”为研究模块,对卷轴画、壁画、造像及器物进行理论与实践合一的研究,探索化解艺术鉴藏领域“专”与“博”、“理论”与“实践”教学矛盾的新方法和新措施,传承、保护传统艺术的优秀遗产,唤醒传统艺术被遗忘的价值,培养具备从事艺术鉴赏、保护、收藏、传播、教育等工作的新型艺术研究与实践高层次人才。艺术鉴藏系系主任:何士扬艺术鉴藏系系副主任:王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学脉深厚,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学院一贯抱持艺术史论是整个人文学科支柱的学术理念,并以重建与发扬中国艺术研究为目标,以“艺术智性与新人文教育”为中心,以经典作品和经典文献为治学门径,培养具有“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学术品质的优秀人才。建校之初,即率先建立“艺术科学”观念,开设系统的艺术学课程,为我国的艺术史、艺术理论和美学研究奠定了教育根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提出“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图像证史”“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模式”“学术作为一种社会能量”等学术观念,在艺术学理论领域与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几十年来,学院成绩卓著,硕果累累。198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美术类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招收首届史论本科生;2007年成立艺术人文学院;2008年获浙江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批文博专业艺术硕士招生点。2016年获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学院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地位崇高,2015年获评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在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本学科名列前茅。学院始终奠基于古今中外的经典成果,力求面对当代建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在经典学科基础上,开拓新的专业领域,包括艺术创作论、视觉文化研究、艺术行政与策划等,而这些专业均属国内最早开设。本学科一方面持续强化艺术史学史及观念史研究,旨在创构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的独立方法论体系,另一方面以中国特有的博物学、金石学与文献学为基础,重新梳理中国艺术研究的古典学脉,发掘其活性基因。最终将艺术教育发展为我国人文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依托中国美术学院的整体优势,将艺术与学术转化为社会创造性能量。学院设有美术史系、视觉文化系、考古与博物馆学系、艺术行政与策划系。目前在美术史系与视觉文化系两个方向上招有本科生。拥有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访问学者等层次丰富的人才培养。同时,学院建有通识教学部,为全校院系本科与研究生开设有中外美术史、文学、外语等文史哲通识课程,充分发挥艺术人文的全校辐射性作用。现任院长、党总支书记:杨振宇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吴敢副院长:孔令伟、葛加锋美术史系我院是国内最早创办美术史专业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内最早招收美术史专业研究生的高校。本方向将中外美术史与艺术理论相结合,围绕形式、风格、观念、趣味、历史、社会等视角展开教学,通过系统译介或精读世界美术史经典,把握艺术史论资源,增强学科理解和理论意识,力图在现代视野下回归以人文精神为特征的古典学术品格。同时,本方向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历史上重要的艺术观念和不同的探究方法: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原典,指导学生把握学科精髓,培养问题意识,不断检验前人和自身思考与写作视觉艺术史的方式,挖掘经典智慧,面向中国艺术的历史现场,创造性地融通古今中外经典学术资源,为丰富世界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思想与方法论维度,进而建构以“艺术智性”为内核的新思维、新创作论、新批评理论。系主任:范白丁视觉文化系早在1990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就率先发起了一系列关于当代学术“视觉转向”的探讨,形成了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并在国内最早开始招收视觉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并展开相关的课题研究。2003年,学院建立了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开启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艺术活动和学术讨论。2007年艺术人文学院成立,在国内率先招收视觉文化方向的本科生。视觉文化研究强调在艺术史和文化史、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批判理论和批判性的媒介理论等思想理论资源上,并将人类所有视觉产品纳入其探究范围的学术思潮。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读解人类视觉创造形式的密码及创造价值的方法,防止技术时代出现的对图像的泛化或庸俗化解读,保持艺术创造与学术生产的开放性。系主任:周诗岩考古与博物馆学系古代遗存实物的视觉研究和跨文化读解构成了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在20世纪上半叶,为了发展中国的考古与艺术史事业,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曾设立“考古与艺术史”院士席位,而后我国学者又提出了“美术考古学”的概念,力图将古物的历史与审美研究结合起来,这种努力暗示了研究者试图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将古物的历史美学价值也视为考古本身的重要内容。考古与博物馆学是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新及文化产业直接相关的学科,本方向以传统金石学、美术博物馆学为立足点,致力于培养文化遗产研究和管理、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等方面的复合性人才。金石学在学术与艺术之间架构津梁,也是中国美术史的组成部分。艺术博物馆专业既传授古典艺术史学术原理,又面向新时代的公共人文教育,旨在培养适应城市文明发展与国家文化战略需求的毕业生。系主任:毕斐艺术策划系新世纪以来,生产、机制、媒介、仿像、现场、话语、意识形态等概念,共同构成了一个讨论艺术与视觉问题的全新视野。于是,从技术发展到图像时代,从后殖民主义到文化多元主义,从先锋运动到自由大学的理想,从艺术市场到公共文化,从媒体变革到社会批判……这林林总总的新问题更是构成了艺术研究的当代境遇。艺术策划与行政是一门重实践性与批评性的学科,即是一种将文化政策、社会学、博物馆学、艺术史、传播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相结合的操作性学问;同时,本方向尤其重视对于现当代艺术批评的研究与实践,强调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与当代展示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写作与行动。一切实践操作包含着理论,需要培养该方向研究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在实践中理解并坚守艺术的创造力和美学价值。本方向即以此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既有学术思想,同时具有策划与管理能力的当代综合性人才。系主任:孙善春通识教学部作为承担全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机构,内设“中外美术史”、“外语”和“文学”三个教研室,教学部将秉承学校“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校训,崇尚“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依托艺术人文学院的学科底蕴和人文张力,面向全校,承担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的中外美术史、外语和中外文学等通识必修和文史哲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一方面实践教学内涵的“通”,一方面探索教学手段的“新”,积极致力于学生的艺术史论知识传授、人文传统的体认和外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校“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并在现有学科和学术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活力,注重跨界、跨学科的学术积累和拓展,形成一个具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的通识平台,充分发挥艺术人文在全校的辐射性作用。副主任:胡昊华(主持工作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0万

    ]
  • 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原传媒动画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基础是2002年成立的动画系,是国内较早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的单位之一。2004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2006年,电影学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11年,获批国家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博点。该院以培养一流的影像艺术和动漫游创作型人才、探索影像和动漫游文化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为己任,努力建设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国家教学研发基地,代表了中国美术学院新兴学科的发展方向。该院下设动画系、影视系、网络游戏系和摄影系,并设有中国美术学院互动艺术与技术研究所、3D音画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生人数:86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2人。师资概况:现有教师5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苏夏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王其全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智海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刘健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海燕影视系:影视系是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该系立足于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的雄厚基础、嫁接多元学科,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东方艺术特色的现代影视媒体艺术教学与研创基地。该系以现代技术文化下的影像与叙事、影像与媒体、影像与造型、影像与音乐等相互嫁接融合为特色,培养具有造型艺术优势的形象思维与视听手段、具有当代人文关怀与独立精神、并有较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进行广告电影、电视电影、纪录电影等创作与实践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影视人才,建构美术学院背景下的影视学教学体系。现有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广告、影视编导专业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等4个专业方向,主要教学包括电影理论、影视技术、专业创作三大部分。学生人数:21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1人。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主要课程:广告策划与创意、影视广告制作、Storyboard绘制技法、导演创作与策划、纪录片创作、短片创作、影视声音制作、录音技术主任:杜海滨(影视编导系)、付帆(影视制作系)副主任:祝海贝(影视编导系)、姬鹏(影视制作系)动画系:动画系以培养能够从事动画和插漫画专业创意及制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该系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创作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影视语言、剧本创编、音乐音效等多方面的艺术素养和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动画系下设动画、插画与漫画二个专业方向,其中动画专业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省本科重点专业、优势专业,尤其在定格动画教学与创作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博点的资质与教学条件。学生人数:29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0人。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主要课程:动画剧本、场景和人物设计、动画表演、实验动画、视听语言、动画运动规律、实验动画、偶动画、后期非线剪辑、三维动画、动画创作、漫画、插画、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绘本、书籍装帧与编排、周边产品设计现任系主任:韩晖副主任:唐红平、陈敏网络游戏系:网络游戏系以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跨学科、综合性的特质成为我国游戏产业重要人才的培养基地。该系师资与技术力量雄厚,为网络游戏系的教学、科研构建起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平台。网络游戏系下设网络游戏和多媒体与网页设计二个专业方向。学生人数:23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8人。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主要课程: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游戏道具设计、游戏策划、三维角色设计、三维场景设计、游戏美术创作、数字艺术表现、图形创意、界面与图标设计、信息视觉设计、移动多媒体应用设计、交互概念设计、网站设计现任系主任:崔晨旸副主任:倪镔、宣学君摄影系:摄影系成立于2002年。该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摄影技术、开阔的影像艺术创作视野和比较全面的摄影艺术理论、兼具摄影实验精神和摄影应用能力的创新性和综合性的人才,为影像媒体教育机构、出版社、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单位培养媒体艺术策划、图片编辑、教师、摄影记者和自由摄影师。该系以中国人文精神为核心,以数字媒体时代的影像技术为手段,依托中国美术学院雄厚的艺术积淀,努力构建能引领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发展方向的教学团队与创作基地。学生人数:现有学生105人,其中研究生3人。师资概况:现有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1人。主要课程:摄影史、摄影基础、传统摄影、摄影创作、商业摄影、动态影像基础现任系主任:矫健副主任:刘阳(主持工作)、辛宏安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下设中国画系和书法系。学院以“画学宗脉,书道首望”为建设目标,以“克绍前修,艺合于道”为建设理念,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使命,以其延展不绝的文脉和拓殖不息的学脉,负载着中国传统艺术谱系中最为悠远绵长的人文基因。学院具有目前国内最为完善的民族书画艺术的教学体系和专业构架,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学科优势与学院力量,以鲜明的学科特色,优秀的学术群体,严谨的治学方法和笃行的治艺精神成为当代国内中国画与书法高等教育领域的标杆,是中国美术学院构建中国视觉文化优质特色学科群和当代新东方学文化中心的元本基石。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在秉承中国画系与书法系优秀教学传统的同时,充分发掘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内涵和核心精神,倡导“固本培源、和而不同”的教育宗旨,以“宽口径、高层次”为教学定位,以“两端深入、多元互动”为教学思路,以研究所和实验室建设来落实“传统优势学科高点”的学科建设策略,构筑具有鲜明国美特色的中国画学和书学的学术构架,营造人才培养“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成人之境。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张捷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韩璐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沈乐平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花俊中国画系中国画系是以研究中国绘画创作为主攻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该系秉承潘天寿倡导的“高峰意识”,以发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分科教学为特色,建构起一套完备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设有中国人物绘画、中国山水绘画、中国花鸟绘画三个专业方向。主要课程:中国人物绘画方向:人物素描、速写、白描、工意笔临摹、写生与创作,诗词题跋等。中国山水绘画方向:山水相关题材的临摹、写生与创作,诗词题跋等。中国花鸟绘画方向:花鸟相关题材的白描、工意笔临摹、写生与创作、诗词题跋等。系主任:陈磊副主任:盛天晔书法系1963年,中国美术学院首设书法篆刻专业;2001年,成立中国第一个书法系。本系以“固本培元、借古开今”为建设宗旨,坚持深入传统、弘扬传统的学科建设道路,注重学术品味,重视文化修养,强调国学基础,突出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个性、综合与专精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形成了完整的高等书法教育教学体系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在国内外高等书法教育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书法系以培养具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现设有书法与篆刻、书法学与教育两个专业方向。学生人数:2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2人,博士研究生13人。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主要课程:篆书临摹、隶书临摹、楷书临摹、行书临摹、草书重视文化修养临摹、篆刻临摹、书法创作、篆刻创作、古文字学古汉语、书画题跋、金石学、文献目录学、历代书论、历印论、中国书法史、中国印学史、书法教育史、日本书法史、书法美学等。系主任:沈乐平(兼)副主任:戴家妙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0万

    ]
  • 专业基础教学部成立于2007年7月,是在原造型基础部、设计基础部和象山校区基础教学部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作为二段式教学结构实施中形成的新的教学单位,秉承“大底盘、高层次、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集中教学资源优势,以奠定学生坚实专业基础和深厚艺术素养为基本办学目标。专业基础教学部下设造型分部、设计分部、图像与媒体分部三个分部,还设有国学教研室和解剖透视研究室。专业基础教学部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金琤专业基础教学部副主任:郑端祥专业基础教学部副主任:佟飚专业基础教学部党总支副书记:李昭专业基础教学部造型分部主任:来源专业基础教学部造型分部副主任:邵蓓艳专业基础教学部设计分部副主任:仇世杰(主持工作)、胡晓东专业基础教学部图媒分部主任:于默专业基础教学部图媒分部副主任:马旭东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简称:中国美院 地区: 浙江 学制:4~4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8.00~18.0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艺术类、公办、双一流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中国美术学院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