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中国海洋大学 > 招生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 简称:中国海大
  • 地区: 山东
  •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985
  • 学制:2~3年
  • 学费:¥2.20~12.00万
  •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
  •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置于2002年10月,是中国海洋大学顺应国家海洋事业大发展以及拓宽学校学科领域需求而设立的工科学院。我院在国内率先提出“海洋材料”这一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研究领域,并以此作为学院的学科特色和重点发展方向。学院下设无机材料系和高分子材料系,拥有“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特种海洋材料”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职教师3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97%,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者占比42%。学院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9人。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达630余人。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近40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中科院JCR一区和二区论文20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0部。我校材料科学学科(领域)于2012年7月跻身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前1%行列。教学方面,我院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7门专业课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我院本科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国家级竞赛一等奖3项,省部级竞赛奖励6项,一名学生荣获“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我院研究生连续7年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2017年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展望未来,我们将遵循“明德尚学,知行合一”的院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一流学科为目标,将学院建设成为以海洋材料和能源材料为特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90万

    ]
  • 中国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法学学科是中国海洋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中规划的五大重点学科群之一——“海洋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海大法学学科起源于1980年成立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法研究所。2018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在校内进行建制调整,撤销原法政学院,成立法学院。海大法学院秉承“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发展战略,以“崇尚学术、谋海济国”为价值追求,以“协调发展综合、强化发展特色、以特色带动综合”为发展模式,以“立足山东、面向海洋”为重点服务方向,以造就国家海洋法治事业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多年来,依靠全体师生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海大法学学科获得长足发展,正向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综合发展的法学学科这一目标不断迈进。当前,海大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法律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法学院师资梯队完备、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以具有欧美和国内名校学历及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为主体。学院学科建制齐全,包括理论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在内的多个二级学科学术研究成果卓著,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声誉。海大法学学科始终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心。法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约为800人,在校研究生规模约为500人。多年来,海大法学学科以努力造就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学人才为己任,取得了显著成效,持续向国家司法系统和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术和智库咨询机构等各相关单位以及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方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为国家法治事业和海洋事业贡献高素质、复合型法学专业人才。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海大法学专业评为B档,位列全国参评147家单位中的前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基于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合作,海大法学院开办了全国首个经教育部授权的法学专业本科双学位(LL.B.&B.A.inlaw)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引领中国法学教育前沿创新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海洋工程系,经过三年筹建,从1983年开始招生,1993年成立工程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以海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工科学院。学院现设有海洋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自动化及测控系四个系,拥有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8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轮机工程、自动化;设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分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设有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工程/实验系列教师23人。教授30人(含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42人,讲师43人,7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撑计划”7名,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名、特聘教授1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学院坚持“立足本源、突出特色、引导创新、质量为本”的专业建设理念,以“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特色专业2个,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个专业入选了“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拥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1600余人。学院主持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承担了一大批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和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达到了5000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获得发明专利数十项。学院拥有海洋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海洋机电设备与仪器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城市与工程管理信息化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建设工程检测鉴定中心、节能技术中心、行远海洋工程设计院、荣成专家工作站等社会服务机构。近年来,学院汇聚青年才俊,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办学条件,培育优质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创立工科品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版块协调、快速、可持续地发展,已成为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基地、海洋工程研究的创新基地和海洋工程技术的转化基地。海之所在,工之所存,以工兴海,以工强海,是工程学院历来坚持的办学宗旨和不懈追求。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90万

    ]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6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管理学院已发展成为学科层次较高、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水平高、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学院。管理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旅游学系;设有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名牌企业研究中心、应用会计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所、审计与管理咨询研究所、营销与品牌形象研究所、区域旅游开发管理研究所、EDP培训中心等教学与科研机构。MBA教育中心、MPAcc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硕士(MTA)教育中心、管理创新与环境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中国资金管理智库协同创新中心、人本价值研究所等也挂靠在管理学院。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交叉设置了文化产业管理、农业经济与海洋产业管理两个博士点,有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财务管理、农业经济管理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旅游管理硕士(MTA)、农业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6个本科专业。企业管理专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学专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品牌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前20%~30%)。2019年5月,中国海洋大学获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AAPEQ)A级成员单位。管理学院积极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开展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拿大卡普敦大学、台湾中山大学、义守大学等短期本科生交流互换项目。我院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做访问学者的项目。管理学院还接收有来自俄罗斯、韩国、泰国、乌克兰、土耳其等国家的留学生。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2人,全国会计名家培养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1人,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计划1人,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长期以来,学院注重提高教学水平和强化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强调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历届毕业生均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院历年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科研成果。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00万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84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1990年在国内率先设立环境海洋学博士点,2000年获批我国第一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年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现有教职工82位,已形成院士领衔,筑峰人才、杰青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环境科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博士生199名,硕士生316名,本科生407名。学院在国内最早开展海洋环境研究,重点关注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环境、滨海湿地、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等相关问题的演变过程、机制与工程治理技术。在海洋污染物输运、海-气物质交换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和生物响应机制、水下三角洲地质环境监测与成灾机理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学院将紧密围绕“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强化团队建设,密切国际合作,力争在未来10-15年,在海洋生态系统演变机制、海洋污染物环境过程、海洋地质环境监测与灾害防控工程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培养出若干海洋环境领域的领军人才,将学院全面建设成为海洋环境与生态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一流平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90万

    ]
  • 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是以开展全校基础课程教学为主要任务,兼顾专业学科培养、发挥学科研究优势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的院级单位,成立于2000年4月,由计算机基础部、教育系、体育系、艺术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5个教学科研单位组成,并有中国海洋大学学习支持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检测中心两个挂靠单位,目前行政主体在崂山校区,部分系部(职能)在鱼山校区。中心现有教育信息技术、体育运动训练学、音乐文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硕位点;有教育技术学、运动训练、音乐表演三个本科专业;有田径、排球两个高水平运动队;有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萨克斯风乐团和合唱团等四个乐团。现有教职工总数147人,包括行政人员9人,教师13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5人;在册学生63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9人、少数民族预科生70人。中心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勤奋,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创建一流的业绩,培养一流的教风和学风,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经济学院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海洋学院发展经济管理学科。历经30年的发展,现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是由原经贸学院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进行划分调整组建而成。经济学院现拥有三个系,即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经济学系;并拥有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海洋发展研究的骨干单位——海洋经济研究所、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普惠金融研究中心;同时,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等多层次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全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行政人员13人,教师61人。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国家社科重大研究项目首席专家3人。教师中有教授22人,副教授25人,讲师14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53人。64.4%(38人)的教师具有海外研修背景。学院形成了以老带新、年富力强、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603人,其中本科生949人,硕士研究生603人,博士研究生51人,迄今为止已累计培养毕业生6000余人,毕业生在外贸、银行等金融单位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建功立业,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长期坚持开放式办学,已与国内外部分著名高校经济院系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学者建立了稳固的交流和合作关系。累计培养留学生1500余名,扩大了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近十年来,经济学院教师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近50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项。同时承担了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课题等150余项。为国家及地方政府提供了40余项重大应用创新研究成果。学院教师近年来在SSCI、SCI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国家级报刊、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和转载有影响的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多部。学院教师获得省部级奖项近30项,市厅级奖项100余项。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60万

    ]
  •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可以追溯至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先后有蒋德寿、王淦昌、王普、郭贻诚、束星北、周北屏、杨有樊等知名物理学家在此讲学、任教。1958年夏,山东大学迁至济南,物理系部分留在青岛作为组建山东海洋学院的基础学科,并于1959年3月组建了海洋物理系,这是山东海洋学院组建时设立的最早的五个系之一。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物理系于1992年调整为物理学系与电子系。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组建技术科学学院,1999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形成了“厚德笃志,勤思敏行”的院训,“爱国荣校,和谐创新”的院风,“立德树人,博学育才”的教风和“尚学善思,求真笃行”的学风,体现出全院师生员工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目前,学院下设物理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海洋技术系和信息工程中心五个单位,国家保密学院依托学院进行建设。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5人,教授4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88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15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3.8%。教师系列153人,其中135人拥有博士学位,占比为88%。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学院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海洋遥感学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特设岗单位,先后有3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受聘担任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省市青年科技奖2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1人获得“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个以计算为基础、以海洋技术为特色、以电子、信息工程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依托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具有海洋探测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两大学科优势。拥有海洋探测技术(原海洋物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海洋与地学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信息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物理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地理学和软件工程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光学工程、测绘工程和农业信息化6个工程硕士点。学院设有物理学、海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保密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9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信息与海洋交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本、硕、博学科体系构成了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目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09人,硕士研究生1010人,博士研究生216人,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5%以上,2017届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学院拥有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海洋智能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平台;有海洋物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山东省重点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有山东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我院是学校“985工程”“十二五”重点建设单位之一,卫星海洋遥感、海洋声学探测、激光大气遥测、深海原位测量、海洋传感网技术、水下机器人及其导航定位等研究领域跻身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近5年来,学院的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在海洋物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电子通信和计算机与机器人等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超过600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以及国防重点预研项目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学院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人才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等10项以上,经费超过1000万元。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学院每年在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0篇以上,被100余种国际知名刊物广泛引用。学院获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50余项,获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项。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国内外合作及开放办学。先后与海尔、海信、歌尔、浪潮、航天宏图、易华录、SNP、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及欧空局等国家及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承担多项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并任首席科学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等的资助下,每年有10名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赴美、英、法、加、澳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学院与法国南特大学开展“3+1+2”本硕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开展本科生短期合作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搭建了平台。展望未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以“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胸襟,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院”的理念,着力打造信息科学与海洋技术两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形成学科、技术、人才和区位的综合优势,带动其它相关学科的快速协调发展,使学院整体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海洋技术创新基地、信息技术转化基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为加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实现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百年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简称:中国海大 地区: 山东 学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20~12.00万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985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中国海洋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