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西南交通大学 > 招生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 简称:西南交大
  • 地区: 四川、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北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1.5~3年
  • 学费:¥2.00~21.00万
  •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机械工程学院是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前身为唐山路矿学堂机械科,始建于1919年。近百年来,孕育了以沈志云院士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管理人才。特别是近10年来,学院在科研、教学和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作为主持单位,学院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或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建立了全国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的第一个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和首批国家级机械基础教学团队;2007年机械工程学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复的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62人(含峨眉45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66人;长江学者6人,中组部“千人计划”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中组部“万人计划”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名、提名获得者3名。从国外引进和自主培养的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逐步成为学术带头人,已形成一支勇于创新、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本科生2300余人,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为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学院建有国家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四川省机械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MOOCs课程8门。学院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各类研究生1000余人,学院所属部分研究所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有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摩擦学及表面工程、绿色人居工程与建筑节能等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摩擦学及表面工程、车辆及城市轨道装备技术、起重运输与物流装备、机械电子工程、先进制造、暖通及工业空气动力学、新能源汽车与创新设计、机器人及机构学、工业工程等。近五年,合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含国防973项目)、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600余项,合同经费近3亿元。学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开展各项学生实践活动为手段,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复合型人才。机械学子们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多项科技竞赛中,均载誉而归。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连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学院国内外合作交流频繁,主办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先后与许多国外知名高校、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了学院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20万

    ]
  •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是随着时代和国家战略需求发展起来的学院,创建于2021年,前身来源于1960年创办的计算技术专业,是国内较早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学校;1981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6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B+;2020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3个系和面向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共有3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工智能为国家首批入选专业。为实施精英培养,学院还设有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班、人工智能卓越班(茅以升班)。学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德国哈根大学等开展“双博士学位”项目,是“中法4+4”硕士双学位项目成员。学院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云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团队”、共建有现代交通通信与传感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系统可信性自动验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轨道交通信息工程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6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国内一流实践教学条件,并与国际知名IT类企业展开联合培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6人,博导17人,拥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云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团队”以及5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已形成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教师担任“工业软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和“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专家组副组长(科技服务业专家组组长)、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2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CMTIST、HCIS主编、INFORMFUSION等多个SCI期刊编委和十余个国际会议主席。目前学院有各类在校学生近150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00余名,硕士研究生500余名。近年来,学院培养的学生获得天池大数据“新浪微博互动预测大赛”冠军、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竞赛(社会影响力分析)亚军、AI全球挑战赛“AI天气预报挑战赛”亚军、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特等奖、ACM-ICPC亚洲区预选赛金牌和首届“顶嵌杯”全国嵌入式系统C语言编程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大赛最高奖)等,以及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国内外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全面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迅猛,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特色“985”)、四川省和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以及来自行业、地方和企业的各类科技开发项目数百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在PNAS、IEEETPAMI、IEEETKDE、IEEETIP、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和CVPR、ICCV、KDD、ACMMM、IJCAI、WWW等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中英文学术专著和教材。学院将积极贯彻国家科技强国战略,致力于建设一流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高峰,形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态势;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与合作的学术和研究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形成高端人才积聚效应,建成国际一流的学术重镇和人才高地;积极申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承担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大力促进和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尤其是与轨道交通相结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智能+X”跨学科一流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水平创新研究群体。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20万

    ]
  •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是西南交通大学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院,是学校交通特色的重要支撑。六十余年来,学院一直以“立足轨道交通,面向综合运输,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对外交流、党建与学生工作、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院在唐山奠基,在峨眉成长,在成都壮大,目前已具有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物流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系统科学、物流工程、交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物流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安全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5个;其中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院所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连续十二年全国排名第一。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现有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人才培养基地5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四川省“百人计划”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博士生导师36人,教授近20余人,副教授50余人,兼职和客座教授40余人,在校本科生近200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900余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已为国家交通运输与物流领域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为我国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0余项,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调度指挥、智能交通、现代化物流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院,是我国轨道交通、道路及城市交通、交通安全和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将秉承西南交通大学“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再创新的辉煌。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20万

    ]
  •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管理工程系,始建于1984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学校于1993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的学历教育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拥有西南地区最早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西南交通大学教育层次最多、最齐全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与“工商管理”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还开设有8个重点本科专业。为使学院的教学科研直接融入全球经济的环境,向世界管理学科发展前沿看齐,学院与北美、欧洲、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的商学院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与交流关系;学院通过与海外著名院校在MBA培养、师资进修、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旨在尽快实现管理教育与国际接轨;同时,学院通过邀请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界人士作学术报告,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随着时代和国家战略需求发展起来的学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创办了计算技术、自动化和无线电技术3个专业,是国内较早开设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学校,1981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3年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05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历经六十余载形成了以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电子为主干学科的覆盖电子信息整个领域的学科体系,成为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工程系、铁道信息工程6个系和面向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8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其中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和自动化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同时为实施精英培养,学院还设有茅以升学院信息班、詹天佑学院信息班。学院拥有包括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6个教学型实验室、22个研究型实验室、14个共建实验室和面向全校的计算机实训基地,建成了国内唯一集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为一体的“现代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平台”,拥有国内一流实践教学条件,建立了1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并与知名IT类企业、轨道交通企业展开了联合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实验室、创新中心和研究所参与科研项目。学院学历教育涵盖博士、硕士、重点本科、留学生(博、硕、本)等多个层次。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硕士学位点,以及6个工程硕士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还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016年5月,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在拥有的众多学科里,含国家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铁道部重点学科1个、以及1个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26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54人,博导37人,拥有包括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及国家、省部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与优秀学术骨干在内的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已形成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学院有各类在校学生近400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超过200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近年来,学院培养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国际数学建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内外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全面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迅猛,承担了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1”计划项目,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特色“985”),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国际合作等)项目,四川省和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以及来自行业、地方和企业的各类科技开发项目数百项。数十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学院科研团队在国内外本领域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中英文学术专著和教材。学院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超过一半的教师具有海外经历。拥有IEEEfellow、IETfellow、IEEEDistinguishedlecture、高水平学术刊物客座编辑等学术任职的教师。学院积极培养国际学生,培养了或正在培养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的十余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近百名。我国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机遇,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信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和骨干。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大师生将继续秉承学校“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锐意进取,迎接挑战,为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努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20万

    ]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简称:西南交大 地区: 四川、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北 学制:1.5~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00~21.00万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西南交通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