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西北工业大学 > 招生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 简称:西北工大,西北工业
  • 地区: 陕西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985
  • 学制:2.5-3~3年
  • 学费:¥3.60~19.8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长安区东祥路1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古城西安,成立于2003年5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无线电系,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航空武器控制、航空武器设计专业并入该系,1981年计算机专业迁出成立计算机系,1984年遥感、遥控专业迁出成立365所。现设有微纳电子与集成电路系、电子工程系、系统与控制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师资力量学院在编正式教职工169人,其中专职教师136人(具有博士学位120人,海外博士11人),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76人,实验技术岗16人,管理岗14人,专职科研岗1人,统招统分博士后2人。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劳模创新团队,5个陕西省教学团队,4个教学名师工作室。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军委科技委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全国高等学校骨干教师2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防科工委511人才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5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科技新星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7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人。学科专业1.学科设置学院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个一级学科。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防特色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航空电子综合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国防特色学科)8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在电工理论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2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专业设置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通信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5个本科专业,采用电子信息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现有全日制学生2243人(留学生5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67人(博士留学生11人)、硕士研究生643人(硕士留学生25人)、本科生1281人(留学生16人)。60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3800余名高级技术人才,其中专科生594名,本科生9014名,硕士生3808名,博士生426名。他们活跃在航空、航天、航海电子信息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岗位上,毕业学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相当一批优秀毕业生已成为科研院所、高校、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之才。教学成果近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1部;教育部兵器类优秀教材1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门,陕西省精品课程9门,升级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陕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学校核心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规划教材3部,国防特色教材4部。支撑平台学院拥有9个重点实验室: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无人机特种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空天电子信息感知与光电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天电子系统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航空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信息获取与处理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物联网工程实验室;3个研究中心:集成电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高可靠无线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飞行器综合体效能分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信息获取与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脑机一体化及其无人系统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2个教育实验中心:陕西省电子教学示范中心、西工大-中兴通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除此之外,学院还是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武器系统分会、中国电子学会智能无人系统分会、陕西省图象图形学学会、陕西省电子学会物联网技术专委会、陕西省电子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委会、陕西省电子学会光伏与LED照明控制技术专委会挂靠单位。科研方向1.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主要开展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挖掘,大规模图像/视频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析,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信息融合与态势评估,神经信息与智能脑机接口,量子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2.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主要开展先进工艺半导体器件,大容量存储器,抗辐射集成电路,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纳传感器与智能微系统,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主要开展天线理论与技术,天线罩分析与设计,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目标特性与隐身技术,微波电路与微波通信,微波成像技术,电磁兼容与对抗,新型电磁功能材料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4.系统工程与航空电子综合技术主要开展火力与指挥控制,任务规划与作战飞行软件,系统分析、设计与集成,复杂系统建模与性能评估,航空电子系统总体优化设计,航空电子系统仿真与测试,智能空战与对抗论、计算智能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5.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开展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声/语音/图像处理,数据压缩技术,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全光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6.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开展卫星导航与定位,通信与导航抗干扰,数据链组网,宽带无线通信,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7.电力变换与驱动控制主要开展智能电能变换技术,光伏与LED照明技术,永磁电机驱动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科研特色学院以航空、航天、航海电子信息为特色,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在航空电子综合系统,航空火力与指挥控制,智能空战与对抗,机载雷达和遥感信息获取、处理与传输,微波测试与计算,光电信息处理与测试,卫星导航与定位,宽带无线通信与网络,通信信号处理与抗干扰,航空微纳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在飞行器天线与天线罩、电磁成像与微波测量、抗干扰导航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在机载电子系统设计与综合、复杂武器大系统集成与分析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在高光谱图像处理、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前沿。校企合作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相关院所签订了多个全面合作协议,并建有西工大-中兴通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华为-西工大移动通信技术创新中心、海格-西工大先进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工大—航空工业光电所任务系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校企联合教学与研究中心。国际交流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赴海外游学学生及来学院留学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芬兰、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并建立了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学院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以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协同创新、国际化办学、制度完善、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和领导班子建设为重要举措,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握机遇,深化改革,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00万

    ]
  • 管理学院历史悠久,脉源两支。1990年经原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批准,由1984年成立的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和1985年成立的管理系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自建校之初就开展管理教育和研究,上世纪50年代即开设了“企业组织与计划”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1982年管理专业开始正式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准设立“航空宇航系统工程及管理工程”硕士点,1985年成立了管理系。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是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后工业企业设备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经原国家经委和航空工业部批准于1984年5月在西北工业大学成立的。1987年起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和管理系与英国Lancaster大学、Keele大学和Hull大学联合培养MBA,是国内最早的中外联合培养MBA项目之一。60多年来,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学校及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先后有三位学校领导兼任学院院长,推动学院快速发展。目前管理学院已成为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为主体,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综合实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管理学院。面向“双一流”建设,学院提出建设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管理学院的奋斗目标。至今,学院已培养各类毕业生6000余人。校友中,有省部级领导干部、政府厅局级和国家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50多人,一大批校友成为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和栋梁人才。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优质资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继续教育等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院就是政府委托的我国大中型企业高级管理干部的培训基地,已培养各类高级管理干部8000余名。广大校友活跃在国防、工业、信息及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学院坚持“品牌化、专业化、创造性”理念,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搭建“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注重用实践培育高素质管理人才。注重开展心理适应辅导、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每年通过举办50多项校级、院级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打造出了“管理科学文化节”、“未来企业家论坛”“志愿者文化月”、“三航体育文化节”、“舞蹈大赛”等一批形式新颖,在同学中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同时,开展的“阳光工程”、“山区曙光”、“爱校”志愿者活动已在陕西乃至全国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在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方面也成果丰硕,学生创新创业设计项目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西北工业大学Enactus创新实践基地2012年在管理学院成立,多个项目以西部地区第一的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并曾荣获全国冠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发展纲要》的发布和实施,赋予包括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在内的高教战线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的实施也为管理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管理学院将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化为抓手,以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影响力,扎实推进一流学院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管理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9.80万

    ]
  •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为原交通大学航空门(1935年)、原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35年)和浙江大学航空工程教育系(1933年),于1952年在南京合并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飞机工程系。1956年华航西迁成立了西安航空学院飞机工程系,1957年西安航空学院与西北工学院合后成为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工程系。1970年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整建制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后,飞机工程系的教学科研实力大大加强。2003年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工程学院(1994年成立),与飞机工程系合并组建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4人,其中教师145人(含教授55人,副教授78人,讲师12人),实验技术人员31人,专职科研16人,管理人员11人,博士后11人。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陕西省及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学院已培育出一批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和年龄结构、知识层面合理的学术梯队,实力雄厚。学科建设:学院参与3个国家一级学科建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全国并列第1,下设飞行器设计(国防特色学科)、航空航天安全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国防特色学科)等二级学科。力学为航空学院主干学科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被评为B+学科,全国并列第9,下设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空气动力学、航空器结构与适航技术等二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为学院新兴参与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主要负责“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的建设,该二级学科为工信部国防特色学科。人才培养:学院建有1个国家级航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航空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学院以高素质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持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为本科教学理念,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和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其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和工信部重点专业,也是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是教育部新增审批的第一个航空领域本科专业,陕西省重点培育建设专业。学院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进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改革,不断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培养瞄准国家航空航天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定位于培养具有高度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多元化、创新型、国际化”精英人才。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72人、硕士生导师125人,拥有8个博士学位点,11个硕士学位点,1个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工程博士领域,并建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和“力学”博士后流动站。近三年,学院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际级奖励86项,国家级奖励238项,省部级奖励166项。科学研究:学院紧密围绕航空航天领域科学发展前沿和国防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及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基础理论研究与服务型号工程并重,不断推进科研工作高水平持续发展.学院拥有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飞行器结构力学与强度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工信部未来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通用飞机协同创新中心、冲击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飞机电推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联合)、陕西省试验飞机设计与实验技术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风机泵工程中心,同时拥有14个院级研究所。学院科学研究硕果累累。近五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1230项,其中,民机科研专项6项,陆航预研专用技术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其中,优青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2项,发表SCI论文656篇,授权专利216项,科研经费到款累计5.75亿。国际化建设:学院注重推进国际化建设进程。先后与德国宇航院、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法国ESTACA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与马汉科理工大学达成了我校内首个“反向”联合培养项目协议,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学院注重师生国际交流,每年组织约70名教师、160名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境外校级交流、暑期学校等活动。学院先后获批“结构力学行为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2007年获批,以免答辩的优异成绩于2011年获新一轮资助)。“飞行器复杂流动与控制”创新引智基地(2017年1月免答辩获批),引进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2017年,学院获批“冲击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该中心围绕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以及“大飞机”和“两机专项”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工程需求,致力于先进结构与材料的动态响应、破坏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及工程化应用研究,与国际伙伴合作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联合成果。杰出校友:航空学院的杰出毕业生独领风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张庆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7型战斗机总设计师(枭龙、枭龙双座、歼-10双座、歼-10A、歼-10B、歼-10C、歼-20)杨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运-20、歼轰7A飞机总设计师唐长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型发动机总设计师尹泽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光测实验力学专家于起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邓小刚,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万林,ARJ21-700飞机先后两任总设计师吴兴世、陈勇,某型飞机总设计师段卓毅,某型直升机总设计师邓景辉,运-12F飞机总设计师李先哲,新60、新舟600飞机第一任总设计师吕海,新舟700总设计师董建鸿,某型飞机机总设计师周振国等是其中的代表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00万

    ]
  • 机电学院历史悠久,源于北洋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和中央大学等当时众多著名高等学府的机械与航空制造等相关学科,汇集了南北两大工科学脉。在八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输送了众多领军人物和科技人才。著名教授潘承孝、杨彭基、姜长英、李寿萱、彭炎午、周广诚、濮良贵、孙桓等先后执教于此。这里走出了史绍熙、陈秉聪、雷廷权、傅恒志、唐长红等一批声名卓著的院士。培养出曾慎达、马中平、郝鹏、米东等政、军界领导;吴伟仁、杨海成、唐军等国防企事业单位80余位总师级领军人物;吴长江、蔚飞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家。2002年,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改革,将原飞行器制造工程系与原机械系合并成立了机电工程学院,2003年更名为机电学院。目前,学院有5个专业系,分别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微系统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工业设计系;有机械基础等3个实验教学中心;有2个国家级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此外,还建有机械设计、舞蹈机器人、微/纳米“小精灵”等8个面向全校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学院人才培养规模现居全校首位,其中本科生1400余人,研究生1200余人。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秉承西工大校训、校风的优秀人才,为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院设有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微机电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国际班)等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2个、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1个、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专业1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3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含2门网络精品课程),陕西省精品课程9门,形成了“国家精品课程”群。学院拥有13个硕士点和11个博士点以及4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研究生创新实验室。其中,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等6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12年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有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空天微纳系统和机电传动与控制工程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始终将先进制造技术、高端制造装备技术、微纳米系统技术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达240余项,年科研经费名列全校前3名。“十一五”以来,科学研究硕果累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成果入选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特等奖3项。学院建有4个省部级产学研合作机构和8个国际联合研究机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学院现有教授40人、副教授84人,博士生导师32人。其中有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另外还聘有校外兼职教授20余人。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成立于2003年7月,是由经济学、法学和公共管理三个学科组成的经、法、管协调发展的社会科学学院。学院秉承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的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院逐步形成“创新、育人、服务”的宗旨和建设具有科技应用背景的社会科学学科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目标。学院设有经济学系、法学系、公共管理系,西北工业大学MPA教育中心设在学院。学院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两个本科专业,应用经济学、法学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防经济、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经济管理等12个二级学科方向。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600余人。学院目前在编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3人。学院聘请了美国、新西兰、墨西哥等国(境)外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每年有来自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20多位外籍教师在我院兼职任教,同时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欧美国家教育或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教师互访、科研协作等方面建立了常态化、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设立有社会科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商务政务实验室、司法鉴定实验室、陕西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西部产业经济研究所、地方法治政府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法制建设研究所、城市治理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承担着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基地——西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同时学院每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学院贯彻“崇德、笃信、臻和、盛文”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培养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业界精英。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微电子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经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的35所国家示范软件学院之一。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技术领先、特色鲜明、满足国际化市场需求、高水平、多层次软件、微电子工程化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办学初期位于西安高新区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内,位于西北工业大学编号14院,大一大二时期在西工大新校区,大三以后与前四院一起搬至老校区学习。实行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国家高等学历和学位教育。以软件、微电子核心知识为基础,以强化外语能力为重点,以实际开发能力培养为特色,主要面向IT、IC产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适应国内外软件产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多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采用国内外最新教材和双语教学,率先引进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系,聘请国内外知名教师和企业专家、工程师授课,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新技术、新方法、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学院的教育模式和学生培训方案得到普遍认可。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软件学院的建设,明确规定了软件学院建设的办学思路、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在政策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办好软件学院,及时决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学校成立了以姜澄宇校长为组长的软件学院建设领导小组。学院在教育模式、校区建设和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实践。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西北工业大学外语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崇高的理念,早在1984年就建立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点,是西北地区理工院校第一家拥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授予权的硕士点。外语系成立于1985年,从1993年起招收四年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0年12月获准设立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2年起招收四年制德语专业本科生。目前为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各个层次的同学提供了完备的英语、德语、俄语、日语、法语五个语种的教学。外国语学院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系(下设英语教研室、德语教研室、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MTI教育中心),大学英语教学部(下设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和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部。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教师93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51人,其中,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每年有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瑞典等多个国家的10多位外籍教师在学院兼职任教。学院拥有4个硕士点和2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硕士生、本科生363人。本学院建有多媒体语音教室、同声传译语音实验室、外文图书资料室,拥有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和CATTI人事部口译等级考试考点。由学院承担的“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作为“模拟联合国”学生活动的重点基地,由学院教师指导的学校模拟联合国团队成绩斐然,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2009年,学院荣获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荣获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14年,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团队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015年,模拟联合国教学团队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学院与美国、瑞典、德国等多个国家的教育或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教师互访、科研协作等方面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60万

    ]
  •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1959年西北工业大学成立九系,设立了飞行器仪表传感器、航陀螺仪设计、光学仪器与制导、航空微电机设计、自动驾驶仪等专业。1952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设立飞机自动驾驶仪、飞机电器设备、航空火控及瞄准具等专业,2003年建立自动化学院(九院)。2008年学院搬迁至长安新校区。学院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一级学科和12个二级学科,其中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电子信息类1个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目前,在读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75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420人、在站博士后40余人。学院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78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74人,教师博士化率95%,全院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比例达80%。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3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7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杰青1人,陕西省青年千人2人,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5人。学院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9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篇。“十二五”以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级项目304项,其中千万级项目3项、重大专项及重点型号4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7项(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8项,优青2项),科研经费总计6.8亿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8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3项,省部级特、一等奖15项;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600余篇,其中,SCI7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83篇,热点论文31篇;授权发明专利407项。学院累计向国家输送9000余名本科生,5000余名硕士生,950余名博士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院友,为祖国的各行各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刻理解我国“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特点,针对学院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坚持“卓越学术水平,引领行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栋梁之才”的新发展理念,加大力度引育顶尖人才,持续提升整体师资水平,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培育质量,重点建设高标准平台,主动谋划重大科研项目,加快产出标志性创新成果,高效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全面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实施“着力加强引领型创新,鼓励拓展新学科方向,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大战略”等战略举措,通过顶层规划、目标牵引、成果导向、过程管理、资源整合,加大发展动力,增强创新活力,激发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质量完成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等学科方向国家“双一流”信息学科群和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流师资、一流科研、一流人才、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00万

    ]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简称:西北工大,西北工业 地区: 陕西 学制:2.5-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60~19.8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985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长安区东祥路1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西北工业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