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武汉理工大学 > 招生简章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 简称:武汉理工
  • 地区: 湖北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2~3年
  • 学费:¥4.20~12.8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非全日制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2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历史源于1946年的国立武昌海事职业学校,现位于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批省级基层教学组织;轮机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所设专业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个一级学科,武汉理工大学是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的首先获批的16个高校之一,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列为国防特色学科。

学院有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博士点,有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含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绿色船舶与环境保护、轮机工程)、工程力学、结构工程、水利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6个硕士点,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水利3个专业硕士领域,并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动力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建有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统仿真及控制研究中心、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柴油机智能控制分实验室、低速机电控系统试验研究室、海洋工程机电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极地与海洋环境技术分实验室、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等。与招商局工业集团、中船工业集团、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有科研与教学基地,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学院坚持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宗旨,对接国家战略。现有专职教师151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75人,讲师32人。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3人,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楚天学者1人,楚天学子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武汉英才3人、产学研特聘责任专家2人,校级特色专业责任教授2人,精品课程名师2人,校青年拔尖人才3人。现有本科生2064人,硕士研究生1057人,博士研究生182人。

学院建有“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学科引智基地(111基地)和“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设有南安普顿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高性能船舶技术联合中心、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智能船舶和运输联合研究中心、首尔国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联合研究中心、布鲁内尔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安全与完整性联合研究中心、里斯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极端载荷与响应联合实验室等国际交流和合作平台。密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卓越教育理念”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突出船海学科特色优势,围绕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唤醒、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实训三项重点工作,实施“萌芽计划、骨干计划、卓越计划”三大计划,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重视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学院涌现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江佳炳、“湖北省最美新生标兵”庞海祥、“湖北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路鹏等一大批优秀学生代表。近五年,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赛事中共获奖122项,其中包括国家级特等奖2项、国家级一等奖10项、国家级二等奖12项、国家级三等奖9项、省部级特等奖22项等大奖。学院文化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行业特色、时代特征和育人特性,在承袭历史中不断发展,迄今形成了质量管理文化、科技创新文化、院企共建文化、社团文体文化、师生导学文化等文化项目品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院经过70年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成绩斐然,形成了围绕交通领域的软硬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格局。

二、工程专业简介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有组织的一群人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

目前,工程在职研究生主要报考方式为专业硕士,考生需要通过全国联考及招生院校复试,考试合格的学员,经院校择优录取后,可入校学习。

学完全部课程、修满院校规定学分、通过课程考核、完成论文答辩的学员,可获得院校授予的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证书和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

三、专业方向

船舶与海洋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湖北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简称:武汉理工 地区: 湖北 学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4.20~12.8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武汉理工大学 > 招生简章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非全日制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2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历史源于1946年的国立武昌海事职业学校,现位于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批省级基层教学组织;轮机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所设专业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个一级学科,武汉理工大学是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的首先获批的16个高校之一,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列为国防特色学科。

学院有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博士点,有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含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绿色船舶与环境保护、轮机工程)、工程力学、结构工程、水利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6个硕士点,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水利3个专业硕士领域,并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动力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建有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统仿真及控制研究中心、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柴油机智能控制分实验室、低速机电控系统试验研究室、海洋工程机电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极地与海洋环境技术分实验室、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等。与招商局工业集团、中船工业集团、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有科研与教学基地,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学院坚持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宗旨,对接国家战略。现有专职教师151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75人,讲师32人。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3人,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楚天学者1人,楚天学子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武汉英才3人、产学研特聘责任专家2人,校级特色专业责任教授2人,精品课程名师2人,校青年拔尖人才3人。现有本科生2064人,硕士研究生1057人,博士研究生182人。

学院建有“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学科引智基地(111基地)和“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设有南安普顿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高性能船舶技术联合中心、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智能船舶和运输联合研究中心、首尔国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联合研究中心、布鲁内尔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安全与完整性联合研究中心、里斯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极端载荷与响应联合实验室等国际交流和合作平台。密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卓越教育理念”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突出船海学科特色优势,围绕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唤醒、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实训三项重点工作,实施“萌芽计划、骨干计划、卓越计划”三大计划,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重视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学院涌现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江佳炳、“湖北省最美新生标兵”庞海祥、“湖北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路鹏等一大批优秀学生代表。近五年,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赛事中共获奖122项,其中包括国家级特等奖2项、国家级一等奖10项、国家级二等奖12项、国家级三等奖9项、省部级特等奖22项等大奖。学院文化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行业特色、时代特征和育人特性,在承袭历史中不断发展,迄今形成了质量管理文化、科技创新文化、院企共建文化、社团文体文化、师生导学文化等文化项目品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院经过70年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成绩斐然,形成了围绕交通领域的软硬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格局。

二、工程专业简介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有组织的一群人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

目前,工程在职研究生主要报考方式为专业硕士,考生需要通过全国联考及招生院校复试,考试合格的学员,经院校择优录取后,可入校学习。

学完全部课程、修满院校规定学分、通过课程考核、完成论文答辩的学员,可获得院校授予的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证书和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

三、专业方向

船舶与海洋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湖北

·相关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非全日制MBA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设有控制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学院设有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力电子与...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非全日制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致力于培养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的艺术设计高端人才,设置有设计学、艺术学...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非全日制美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致力于培养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的艺术设计高端人才,设置有设计学、艺术学...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非全日制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致力于培养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的艺术设计高端人才,设置有设计学、艺术学...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非全日制英语口译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于2001年,由原武汉工业大学外语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外语部合并组建而成。...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非全日制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于2001年,由原武汉工业大学外语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外语部合并组建而成。...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非全日制MEM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源于1898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土木科,拥有120余年的办学历史,位于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非全日制机械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简介 汽车工程学院位于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是学校特色学院,创办于1958年。学院设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