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沈阳农业大学 > 招生简章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 简称:沈农
  • 地区: 辽宁
  • 类型:农林类、公办
  • 学制:2.5~3年
  • 学费:¥3.60~7.5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非全日制兽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8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由原沈阳农学院首任院长张克威教授兼任系主任,1994年更名为畜牧兽医学院。经过60年的建设,几代牧医人的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学院已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畜牧兽医和水产养殖教育、科研、实践体系,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畜牧兽医和水产养殖行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一、学科及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畜牧、兽医、水产3个学科。其中畜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3个学科方向,其中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科由生物技术学院管理,以柞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原名动物生产学科),1999年学科调整后更名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是辽宁省在此领域唯一的硕士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在动物胚胎工程技术方面逐步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研究特色,目前是沈阳市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的依托单位。学科建有农业部新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有效性评价中心,辽宁省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养猪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廋肉型猪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市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马属动物科学研究所,猪、禽代谢实验室,实验动物室,动物胚胎工程研究室,饲料分析实验室,养猪研究所,科研种猪场和科研种鸡场。具备饲料有机养分分析,矿物质元素分析,肉品品质分析,动物胚胎移植,胚胎冷冻保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细胞克隆胚胎和分子生物学的现代分析设备。

兽医学科于2016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017年入选辽宁省“双一流”特色建设学科,2019年取得招收“直接攻博”学生资格,同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下设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3个学科方向。基础兽医学学科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原名动物生理生化学科),2001年与其他学科整合成为基础兽医学学科,2007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预防兽医学学科于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临床兽医学学科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有辽宁省人兽共患病研究工程实验室、辽宁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人畜共患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中蒙“一带一路”人兽共患病研究联合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沈农-禾丰宠物科学研究所和沈阳农业大学现代牛业研究中心。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要家畜疫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获批组建。

水产学科成立于200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学科建有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寄生虫防控实验室、辽宁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二、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5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51人(含德育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学术硕士研究生导师46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青年突出人才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特聘教授1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入选者9人、千层次入选者5人、万层次入选者2人,辽宁省“兴辽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辽宁省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入选者2人,辽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辽宁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1人,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库成员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校天柱山学者4人,天柱山英才7人,天柱山青年骨干教师9人。5名教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或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学院现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素质强、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三、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在籍学生1727人,其中本科生1296人,全日制研究生33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5人。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实验室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近3000台/件,总价值近1亿元。同时,拥有辽宁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在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设有省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在沈农-禾丰动物医院、辽宁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事业单位设有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系以来,从牧医走出的学子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工作在各条战线,取得了骄人成绩。

四、科学研究

学院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外重点项目/中外合作研究项目、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科技部常规性科技援助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科研经费逾5000万元。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教材20余部。

五、对外合作交流

学院非常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以学术报告会等形式,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已与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这些单位的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现有10余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奖助学金,用于资助学生培养,金额近50万元/年。

二、兽医学专业简介

兽医学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包括家禽、家庭宠物、野生动物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现代兽医学不仅要保障畜牧业的发展,还要减少人畜共患疾病的危害,提高动物性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改善环境卫生,可以说是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学科。

本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他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

它是生物医学及社会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医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以畜牧业发展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方向

兽医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3.60万

七、招生地区

辽宁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简称:沈农 地区: 辽宁 学制:2.5~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60~7.5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农林类、公办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沈阳农业大学 > 招生简章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非全日制兽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8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由原沈阳农学院首任院长张克威教授兼任系主任,1994年更名为畜牧兽医学院。经过60年的建设,几代牧医人的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学院已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畜牧兽医和水产养殖教育、科研、实践体系,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畜牧兽医和水产养殖行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一、学科及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畜牧、兽医、水产3个学科。其中畜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3个学科方向,其中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科由生物技术学院管理,以柞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原名动物生产学科),1999年学科调整后更名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是辽宁省在此领域唯一的硕士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在动物胚胎工程技术方面逐步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研究特色,目前是沈阳市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的依托单位。学科建有农业部新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有效性评价中心,辽宁省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养猪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廋肉型猪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市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马属动物科学研究所,猪、禽代谢实验室,实验动物室,动物胚胎工程研究室,饲料分析实验室,养猪研究所,科研种猪场和科研种鸡场。具备饲料有机养分分析,矿物质元素分析,肉品品质分析,动物胚胎移植,胚胎冷冻保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细胞克隆胚胎和分子生物学的现代分析设备。

兽医学科于2016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017年入选辽宁省“双一流”特色建设学科,2019年取得招收“直接攻博”学生资格,同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下设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3个学科方向。基础兽医学学科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原名动物生理生化学科),2001年与其他学科整合成为基础兽医学学科,2007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预防兽医学学科于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临床兽医学学科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有辽宁省人兽共患病研究工程实验室、辽宁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人畜共患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中蒙“一带一路”人兽共患病研究联合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沈农-禾丰宠物科学研究所和沈阳农业大学现代牛业研究中心。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要家畜疫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获批组建。

水产学科成立于200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学科建有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寄生虫防控实验室、辽宁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二、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5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51人(含德育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学术硕士研究生导师46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青年突出人才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特聘教授1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入选者9人、千层次入选者5人、万层次入选者2人,辽宁省“兴辽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辽宁省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入选者2人,辽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辽宁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1人,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库成员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校天柱山学者4人,天柱山英才7人,天柱山青年骨干教师9人。5名教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或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学院现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素质强、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三、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在籍学生1727人,其中本科生1296人,全日制研究生33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5人。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实验室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近3000台/件,总价值近1亿元。同时,拥有辽宁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在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设有省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在沈农-禾丰动物医院、辽宁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事业单位设有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系以来,从牧医走出的学子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工作在各条战线,取得了骄人成绩。

四、科学研究

学院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外重点项目/中外合作研究项目、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科技部常规性科技援助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科研经费逾5000万元。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教材20余部。

五、对外合作交流

学院非常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以学术报告会等形式,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已与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这些单位的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现有10余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奖助学金,用于资助学生培养,金额近50万元/年。

二、兽医学专业简介

兽医学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包括家禽、家庭宠物、野生动物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现代兽医学不仅要保障畜牧业的发展,还要减少人畜共患疾病的危害,提高动物性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改善环境卫生,可以说是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学科。

本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他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

它是生物医学及社会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医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以畜牧业发展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方向

兽医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3.60万

七、招生地区

辽宁

·相关阅读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非全日制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简介 植物保护学院是1952年建校伊始的院(系)之一。经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植物保护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和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非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在我校创办农业电气化专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养合格的信息...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非全日制能源动力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在我校创办农业电气化专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养合格的信息...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非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在我校创办农业电气化专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养合格的信息...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非全日制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简介 (一)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学院前身土壤农化系是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复旦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和东北农学院土壤肥料系合并而成...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非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全国最早建立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1994年成立食品科学系,2001年组建食品学院。三十五年的栉风沐雨,...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非全日制生物与医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是由校直属的辽宁省酶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原基础部的生物技术专业以...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非全日制农村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历史悠久,其发展的起点为1938年创建的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并入当时的沈阳农学院,成立农学系,设农...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