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农业学 > 招生学校
农业学
农业学
  • 地区: 吉林、上海、山东等
  • 班型:周末班
  • 学制:2~3-5年
  • 学费:¥0.80~18.00万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重庆师范大学 文脉深厚,教泽流长。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西部教师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办学历史源于1906年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终秉承“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西部、扎根重庆、服务全国,建立起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完备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起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的特色办学格局。师道尊严,彬彬济济。学校现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留学生570余人。在职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800余位。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外杰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等国家级专门人才26人。有教育部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10余人次。踵事增华,锐意兴革。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完备,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一级学科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4个市级重点一级学科;现有17个二级学院,72个本科专业。有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学校科研成果颇丰。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5项;发表ESI热点、高被引论文、三大检索论文2660篇,出版高水平专著166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等标志性成果59项,其中,“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科技奖的重大突破。学校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8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国家级规划教材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4项。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三等奖,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100余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16个。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得全国奖项283项。26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3次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殊荣,在美国、英国、卢旺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举办“孔子学院”“汉语师范学院”,实现举办孔子学院的五大洲布局。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森林校园、美丽校园。含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北碚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688亩。纸质图书270余万册,本地镜像电子图书104万种,本地镜像资源容量达55TB,数据库46个等。编辑出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地理教育》《当代幼教》等学术刊物。其中,《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2014“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报告”扩展期刊。学校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4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等3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全国首批部校共建“重庆新闻学院”。奋进扬蹄,乘风破浪。习近平、贾庆林、贺国强、刘延东、许嘉璐、彭佩云、韩启德、张梅颖、郑万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学校视察;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多次来校关心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数据截至2019年1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0万

    ]
  •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联系浙江大学,18次莅临指导,对学校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描绘了高水平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5739978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575983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08.4万册。截至2017年底,浙江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3673人(其中:本科生24878人,硕士研究生18048人,博士研究生10747人),在校留学生(含非学历留学生)6843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4116人)。有教职工8657人(其中:专任教师3611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文科资深教授9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项目)23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学者)10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9人。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学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ESI前10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二;8个学科进入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5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一。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校友中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有200余人。学校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成长创造了优越条件。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22%,本科毕业生海内外深造率达到61.97%。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近年来,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权威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科研总经费等主要科研指标保持全国高校领先地位,在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创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库。“十二五”以来,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7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敦煌学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在为加快进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而奋斗。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传播与创造知识,弘扬与引领文化,服务与奉献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0.8万

    ]
  •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发展阶段,几易校址,数历分合。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9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业大学。经过几代工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由学校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成为全国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5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入选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学校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09.92亩,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70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设有27个学院1个部。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16个;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药学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9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40.77亿元。图书馆面积4.6万余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1080万余册,中外期刊53768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48人,其中专任教师2118人,正高级职称教师48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94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0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3人、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浙江省特级专家8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40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35人。截至2017年底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9159人;在读各类研究生9663人(博士研究生78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2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63人);成人教育学生15600余人;留学生1706人。学校现有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牵头建设)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基地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新型高校智库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4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11个、B类7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四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根据ESI2016年11月数据统计);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获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21位教授被聘为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精品课程5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个,省优势专业18个,省新兴特色(国际化)专业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MBA项目通过全球商学教育三大权威国际认证之一的AMBA认证。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在近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15项。学校先后有4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截至2016年底,学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0位。2017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5.8亿元。学校坚持厚德健行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建校63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2003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三年在各类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国际级奖43项、国家级奖229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2017年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6.22%,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8.69%,本科生出国升学率为27.73%。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土耳其、瑞典、芬兰、奥地利、爱沙尼亚、马来西亚、泰国、加纳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近8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并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海外智力、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学校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共有来自100余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本科、硕士、博士专业课程。学校深入推进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现拥有6家全资校办企业、4家参股企业。其中,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工程总承包研究和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有浙江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杭州航海仪器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化运作,拥有全国高校百佳食堂,构建了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浙江工业大学理应勇挑重担,努力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区域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50万

    ]
  • 浙江海洋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海洋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60年来,学校数易校址、历经变迁,积淀形成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为我国东部特别是浙江省海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海洋特色日趋鲜明的办学之路。学校现有新城校区和定海校区2个校区,其中,主校区新城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枕山环海,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两次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习近平在学校视察时,对学校坚持海岛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学校继续走艰苦奋斗之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办出特色,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李铁映、姜春云、赵洪祝、郝建秀、路甬祥、韩启德、周铁农、蒋树声、董建华、何厚铧、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学校或办学题词时,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张德江、李强、夏宝龙、铁瑛、李泽民、李丰平、柴松岳等历任省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学校工作,对学校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8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4亿元。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其中水产学科位列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三、海洋科学学科位列第四。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4个,省新兴特色专业8个。现设有10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举办独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0907人;教职工1034人,其中专任教师74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3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86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144人。拥有双聘院士10人,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51人才工程”等79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海洋精神、人文素养和合作竞争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教学成果曾获国家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共建)以及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教学实验基地,是海洋类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共建)。近5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性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50余项、省部级奖3210余项,其中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累进创新专项奖”金奖1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学生获“2016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社会实践系列调查报告集《蓝色报告》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来信肯定。“海洋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首批校园文化品牌。涌现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范群,“2010感动中国候选人物”钟杏菊,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张本,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徐君卓,“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赛芬,“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沈竑,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叶益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海潮,银泰集团创始人沈国军,勇救同事壮烈牺牲的“人民教师”王成海等一批优秀校友。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近5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6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20项,到校科研经费年均超过1亿元。主持完成了我国首部海域基准价核定标准《海域基准价核定规程》、《海域价格评估规范》,完成世界首个石首鱼科鱼类--大黄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及鮸鱼、乌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2名教师连续进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十二五”以来,学校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主持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奖68项,省部级奖中一等(特等)奖17项。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及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建有西轩渔业科技岛,拥有供教学和科学考察用船舶2艘(“浙海科1号”、“浙渔科2号”),其中“浙海科1号”进入国家海洋科学考察船序列。出版《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设有国家海洋出版社浙江分社。中国水产学会渔文化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资源管理分会、浙江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学会、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等挂靠我校。学校以社会服务为载体,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道路,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整体水平。近年来,重点实施深化产教融合工程,全面对接“智慧海洋”建设,与地方共建江海联运技术研发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中心、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等决策咨询机构,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大学科技园、海洋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拥有国家级计量认证、海域使用论证、渔业船舶设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和浙江省海域评估、浙江省海域基准价核定等资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渔业、船员、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专业技能培训,设有全国渔业验船师培训基地、浙江省远洋渔业培训中心、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舟山培训中心等培训组织,年培训人数超过2万人次,是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舟山市首批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深化与国(境)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与科研合作。建有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国(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建立了8个中外(境外)科研平台,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设立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及多个双硕士项目,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双学士项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学校是“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培养资格单位、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和培养单位、“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单位、中国-中东欧“16+1”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是全省具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之一,设有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俄语等级考试点。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紧密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需要,坚持立足东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为战略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加强协同创新,推进国际合作,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提升学生竞争力和教师影响力,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园区、海洋科技引智载体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具有深邃涵养、勇立潮头的海洋品格的一代英才。(2019年3月更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22亿元。设有16个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6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ESI学科领域全球前1%学科3个;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8个。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9900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2400余人,留学生835人,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89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高级职称7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Member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省“万人计划”6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151人才”重点和第一层次18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7人,省级创新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长期以来,学校始终秉持“求真、敬业”的校训,弘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具有“肯干、实干、能干”品质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拥有国家级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建有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本科生在全国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800余项。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涌现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0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先后与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贵州等省的50多个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浙江省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2次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2014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被中宣部列为“最美科技人员”。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地区)的8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联合培养人才,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学校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进入新时代,学校将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高举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实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朝着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进!(2019年4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2年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宁波大学;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大量帮助和广泛支持,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目前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宁波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1个学院,建有7个省一流A类学科、6个省一流B类学科、2个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据ESI公布的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5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317名(其中科学技术学院9825名),各类研究生6099名,成人教育学生19255名。学校现有教职工2650余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600余名。现有正高职称人员369名,副高职称人员774名,博士学位人员936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共享院士5名、加拿大两院院士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人才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名,国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特级专家1名、省“千人计划”8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名。学校坚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拥有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精品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课程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十二五”期间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2015年专业竞争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位列第88名,研究生教育质量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学校是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本科高校前列,是“全国就业工作典型高校50强”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内五大创业教育模式之一。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注重学术和科技创新,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8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社科研究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10%行列;获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有效发明专利量列全国高校前50名。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已与60个国家16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拓了中澳MBA、中法旅游管理本科及硕士、中美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中加汉伯项目、ACCA/CGA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设了国际工商管理全英文大类,建有10个本科和3个硕士层次的国际化专业;与冰岛大学、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学校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在校留学生2400余人,其中学历生1471人。学校与港澳台交流日益频繁,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开展了校际学术以及学生交流与合作;与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20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3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万人计划”项目。学校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4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0.2万平方米;2015年,启动新建宁波大学梅山海洋科教园和慈溪校区,新增办学用地1400亩,在建工程面积47.3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拥有1家直属附属医院、7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和8家教学医院。今天的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学校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占地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现设有24个学院(教学部),61个本科专业,拥有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3个。学校有教职工1400多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00余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入选“国家杰出专业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陇人骄子”各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4人、领军人才30人;突贡专家、特贴专家、教学名师等74人。学校从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普通本科在校生16700多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2万余人,涌现了首位华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陈化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等一大批知名校友。“十三五”以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0多项,到位总经费达3.2亿元,有116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66项,授权专利462项;出版专著教材17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0余篇。目前,全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90多项,在草业科学、动植物育种、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动物健康养殖、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日本、埃及等国家的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双方学者相互考察访问,进行科研协作和派遣教师进修、留学,并与美国等国家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等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使我校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在73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几代农大人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截止日期:2019年1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2014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2013年,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建校七十多年来,一代代农大人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农大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22536人,成人教育学生8412人。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3803亩,校舍面积62.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786.01万元。校本部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云南省教育厅农学文献信息中心;拥有各类纸质图书162.66万册,纸质期刊662种,电子期刊3.05万余种,电子图书258.63万种,可使用中外文数据库71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正致力于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现设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48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1人,有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7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5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云南省“云岭学者”人才培养工程5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学校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有农业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6个专业学位类别。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5个;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49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校还建有24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及22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始终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开学养正,育人为本,因材施教,呕心培育边疆民族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汤惠荪、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园艺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七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苗岭壮乡,成为开创“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全国杰出创业女性”李海燕自主创办的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成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省市两级龙头企业昆明兴海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红,其公司连续5年产值超亿元;昆明轩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明富,创办集生产、物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企业,不到2年就完成1亿元销售。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30%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按照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内涵发展的要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了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经、管、理、文、法、教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框架;先后两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形成国家、省、学校三个层面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共获准立项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52项、省级200项;建设了课程开发系统、自主学习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科研基地以及教学管理五大教学平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32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2015年,连续11年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评优秀,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欧盟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务院综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100多项,科研经费达11.7亿元,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70余项。审定登记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甘蔗、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系)150余个。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三农”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政企商相结合与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其中,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全文发表,创建的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冬季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累计推广应用2亿余亩;李铮友教授等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曾养志教授等潜心研究西双版纳微型猪近交系35年,繁育28世代,近交系数达99.96%,居国际领先水平;盛军教授团队围绕云南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在生物多酚代谢免疫调节技术、普洱茶和辣木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为一批龙头企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学校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教兴农之路,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大力推进校地、校企间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以服务“三农”为主体,多项社会服务工作为支撑点的“一体多点”科技服务新格局,社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昆明、普洱、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余个州(市),与67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多年开展“3+3”校县联合行动,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自2015年,开展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发挥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学校连续七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年度社会扶贫先进集体”;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先进集体”“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洛文尼亚、泰国等23个国家75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12年7月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我校挂牌。2014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外国留学生院校。与荷兰劳伦斯坦应用技术大学开展“2+2”模式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开展多项科研合作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获教育部批准,与该校合作举办了学校首个本科层次“土木与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签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等开展本科生培养项目。与泰国大学联合培养泰语专业本科生。与日本京都府立大学、鹿儿岛大学等开展学生交流项目。长期承办科技部、农业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亚洲专项基金等部委或国际组织委托的援外农业科技国际培训。主持GEF、EU、ADB等资助的20余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常年聘请外专、外教10余名,每年有30多名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院士和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或被聘为客座教授。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大力弘扬“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三农”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云南省兴滇人才、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部级劳模等100余人。有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1人,全国人大常委1人。培养出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杨继斌;全国大学生百名自强之星刘艳华;全国百名优秀大学生胡颖;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冠军韩桂明;首届全国城市电视台业余主持人大赛最佳主持人刘亚萍;全国新丝路杯模特大赛云南赛区冠军徐靖等优秀大学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6年受到团中央表彰,校男子篮球代表队连续多年获云南省高校篮球比赛冠军。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云南省德育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和昆明市文明单位称号。办学70多年来,学校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继往开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之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国际上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万

    ]
  •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学校的前身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学校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新增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行列。学校占地2703亩,设有30个教学单位,有全日制在校生18388人。现有教职工121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77人,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668人,校外导师30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云岭学者1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人,省科学技术创新人才4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7人、后备人才1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学校建有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6个,各类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创新团队17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0余项。2017年,获批科研经费10289.54万元,合同交易数为228项,合同成交总额18508.31万元,位居全省高校首位。学校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本科专业74。学校致力于培养“品德、知识、技能、个性”为一体,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林科类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路径创新”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林学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向,发挥区域、行业和学科优势,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竹藤研究、木质科学与技术、高原湿地等方面在国内有一定优势,一些领域居于国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蚁类、鸟类、鱼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受到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彰和奖励。学校重视交流与合作,所有本科专业均面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招收留学生。与泰国马哈沙拉堪皇家大学、柬埔寨国立农学院等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备忘录,加入喜马拉雅大学联盟。马里孔子课堂在孔子学院奖学金评估中取得全国第10位的良好成绩,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马里巴马科人文大学孔子学院获批成立,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批准,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学校新建亚太林学院。学校现已建成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设施较为完善、环境十分优美的红土高原上的绿色人才摇篮,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树木树人,至真至善”的校训,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校,服务小康,改革兴校,国际视野,社会需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全面推进“八大改革”,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加快建设“八个西林”,努力把学校建成西部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中心、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的研发中心、云南林业科技咨询与工程服务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林业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合作交流中心,成为西部有显著优势、国内有鲜明特色、南亚东南亚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为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8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中心等在内的科研机构40余个。建设有首批云南省特色新型智库培育单位。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藏书资料340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5~2017年连续3年在云南省主要社科期刊中影响因子数据排第一位;2014 年“中国边疆学研究”栏目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建设”名单;2018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7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云南省A级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云南省A级期刊,具有专业性、唯一性、国际性等特点。学校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农学11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93个本科专业,拥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一流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未获一级学科授权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76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35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建有国家太阳能质检中心、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40余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9个。有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有云南教育决策咨询智库、中国西南周边地缘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智库2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011-2017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18项,科研经费7.67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1项,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点)项目17项;教师共出版著作674部,其中A类出版社190部;共发表论文13988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475篇,CSSCI论文1088篇;共获203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参与完成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1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125项);共获授权专利17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42项,3项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委立项。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887人,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6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16000余人次,是云南省在校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主动服务云南跨越发展,当好云南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先锋,加快建设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有着“绿城”美誉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也是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一省一校”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有着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1939年成为国立大学,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是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1992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迈上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大学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新世纪以来,经过国家“211工程”建设、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广西大学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学校现设27个学院,学科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学科门类,有98个本科专业(2017年招生79个,其中有24个专业按9个大类招生),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广西重点建设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有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努力服务社会,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其中,王丕建教授长期从事牛、猪杂交改良研究工作,在国际水牛会议上获“科学先驱者”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张先程研究员主持的“籼型杂交水稻”项目获1981年国家特等发明奖;卢克焕教授(第二完成人)承担的“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日波教授主持的 “高活力a-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双飞教授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学校作为主持单位,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其中曾建民教授主持的“反重力近终形铸造技术及其应用”、王巨丰教授主持的“大幅度降低雷击事故率、跳闸率和断线率的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关键技术研究”、王双飞教授主持的“轻工过程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关键设备及工程化技术集成创新”项目成果分别是我校首次获得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获广西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其中梁恩维教授主持的“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辐射成份和物理起源”和石德顺教授主持的“水牛体细胞克隆和干细胞建系关键技术与机理的研究”项目成果包揽2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年唐纪良教授主持的“十字花科黑腐病菌Ⅲ型分泌系统调控机理及其效应子研究”项目成果获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学校还紧密结合区域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校市、校厅、校地、校企科技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沈培康教授目前已率先创建了世界上唯一年产1.5吨的三维石墨烯小试生产线,并建成年产15吨的中试生产线。余克服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自2014年以来连续对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珊瑚礁进行系统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国内唯一的第一手研究样品,对我国南海及沿海地区保护与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6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3项,申请发明专利2800件,获授权发明专利451件,30件专利技术成果成功转让或许可实施,2017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27项。新世纪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5项,占广西有史以来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近半数(45.5%)。其中2017年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3项,立项数比2016年增加27.8%。“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3项。学校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南开大学等28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中国—东盟研究领域唯一的中国国家级创新团队。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62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18人,有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员1人,有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73人(包括延长退休24人),终身教授4人。其中,专任教师2110人,博士生导师325人,硕士生导师1783人。目前我校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外籍教授、专家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中国科学院“国外引进杰出人才”(百人计划)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青年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2007年至今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获得项目数居地方“211工程”高校前列。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学校连续12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教育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高校”、“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度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大学KAB创业俱乐部荣膺全国十佳。8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8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李林、党鸿辛、陈太一、沈善炯、卢鹤绂、文圣常、施汝为、韩斌等8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还有许多校友成长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各行各业的专家、骨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学校有各类在校学生8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6993人,全日制普通硕士、博士研究生8113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23人,2016年全年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及港澳台生1679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27837人。学校大力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教学科研装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园占地面积47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6.23亿元,图书馆实体馆藏总量377万余册(件),电子图书587万册,电子期刊3.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82个,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已形成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重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有效支撑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西大学的发展。2016年1月8日,彭清华书记来校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确立了“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2016年9月20日,陈武主席来校主持现场办公会,提出“要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培养成长的排头兵”。2016年9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随后林蕙青副部长来校视察,明确学校为广西“一省一校”政策的重点扶持高校。2017年6月,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经自治区党委同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大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广西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表明广西大学“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纳入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办好广西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希望,标志着学校进入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目标和引领的新阶段。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今天的广西大学,正牢牢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朝着努力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培养成长的排头兵。学校将继续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致力于知识创造与传播、文明传承和创新、社会引领与服务,推动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90万

    ]
  •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20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多人。学校已发展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人文强桂的“主力军”、科技兴桂的“生力军”、广西国际教育的“排头兵”。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学校历史文化丰厚。学校前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32年,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建校以来,杨东莼、薛暮桥、陈望道、欧阳予倩、林砺儒、陈翰笙、夏征农以及曾作忠、张云莹、谢厚藩、陈伯康、林焕平、钟文典、伍纯道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荟萃学校,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30多万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学校时,勉励师生“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学校科教平台较高。现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79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美术学)跻身全国前40%,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B+档,排名进入全国前20%。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物理学等6个学科,获得广西一流学科项目资助。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化学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12大门类,文科的学科门类、博士点、硕士点及自治区级文科重点学科均位居广西高校前列。现有1个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西卓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全校馆藏纸质图书341.8261万册,中外文期刊596832册,电子图书2226566册。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等一批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基地。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学校设立了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学校师资素质优良。学校有专任教师1822人,具有高级职称940人,占51.59%,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1561人,占85.67%;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约120人次,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约20人次,国家级各类人才称号已经齐全(包括双聘院士);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约100人次。学校教改成果显著。学校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所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在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和广西高校中名列前茅;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优秀奖1项。现有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1个,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8门,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自治区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1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0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显著,近两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了1金3银2铜的好成绩。此外,学校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的使命与担当,确立了“引领广西、打造品牌、服务基础、走向海外”的教师教育发展思路,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摇篮”,形成了涵盖各级各类师资培养的“全覆盖”体系,构建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为推动广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学校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校科研立项数和科研经费均获得大幅增长,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12项,其中,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78项,科研经费(R&D经费)总计约4.78亿元,1096多篇学术论文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785篇,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68项。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了重大仪器专项、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到目前为止,科研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2项,授权专利706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立项数连续7年均跻身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93项,其中一等奖25项。2部教材获得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11月,作为全国首批转企试点的高校出版社,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是中国首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集团和广西首家出版集团。近年来,先后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领先建成具有成熟的完整产业链的跨国出版集团。现拥有分别位于桂林、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克罗地亚等国家的30多家企业。在近些年行业机构组织的综合评估中,综合实力稳居中国大学出版社前十。先后有20多种图书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重大奖项;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教材管理先进集体、先进高校出版社,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良好出版社、先进出版单位等荣誉;入选全国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知识服务模式(综合类)试点单位,两次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连续5年进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排名20强;曾被评为深圳读书月“年度致敬出版社”、上海书展“最有号召力的出版社”、北京图书订货会“读者最喜爱的出版社”等荣誉。学校国际交流广泛。现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海外设有3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奖学金”国际学生接收单位。2008~2018年间,共接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国际学生16000余名。2018年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学校王城和育才校区曾是越南学校的办学点,从这里走出了10多位越南国家领导人,40多位越南省部级领导,是目前国内接受和培养越南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也是全国唯一在越南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2018年学校成立了越南研究院,着力打造越南研究智库平台。学校社会声誉良好。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绿色大学”等称号。学校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在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学校教务处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学校高教研究室连续3次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科研处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先进集体”“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2017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性高校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由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于1999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含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历史沿革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办学规模学校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34877人(校本部28047人),其中研究生2992人;总占地面积14897亩(校本部11625亩),校园占地总面积3360亩(校本部2630亩)。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0.92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5亿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02万元。学科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3个,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种。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79个,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含8个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770人(校本部2268人),其中专任教师1711人(校本部138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61人(校本部77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32%(校本部55.9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352人(校本部11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02%(校本部85.94%),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3.09%(校本部48.91%)。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6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2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80人、草原英才团队23个,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有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2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2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教学工作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8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农业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立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级6项、自治区级36项。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0个、重点建设专业5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优质精品课程4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26项)。建校66年来,共培养各类人才15万余人,遍布祖国各地,一大部分已成为自治区农牧业生产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技术骨干。科学研究“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2000项,科研进账经费逾10亿元,其中,包括杰青、优青、重点项目、重点国合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项,总经费2.47亿元;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总经费1.14亿元。2017、2018年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特色动物基因组及乳酸菌等研究领域的3项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10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3项。立项建设校级科技创新(培育)团队30个,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农业部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团队9个。建成国家级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和人文社科基地)56个;自治区教育厅认定的协同创新培育中心2个正在建设之中。社会服务201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入选“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教师12人。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呼和浩特、阿拉善盟等盟市和土右旗、清水河、和林县等旗县以及伊利、蒙牛、蒙草抗旱、内蒙古金宇、赛诺羊业、民丰薯业等大型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0余项,推广新成果、新技术60余项。自主培育研制的益生菌菌种、兽用疫苗等成果实现了转化,签约金额累计5000余万元。开放办学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和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马利克管理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中心”“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近五年,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交流200余人,国外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等活动的专家教授700余人次。加强国外留学生培养,从2005年开始接收自治区政府奖学金本科层次留学生、2008年开始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和博士留学生、2017年开始接收“丝绸之路”国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截至目前,共招收来自蒙古、俄罗斯、加拿大、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12个国家的留学生407人。2012年学校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至今已成功承办商务部多边援外培训9期、双边培训2期,累计培训了来自44个国家的244名农牧林业相关官员、学者与技术人员。社会荣誉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获得“雷锋大学”称号、被授予“全区五一劳动奖章”,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务处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和“优秀教务处”等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动物科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兽医学院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校史展览馆被确定为“内蒙古大学生德育基地”。(2018年11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万

    ]
  •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西部大开发、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历史性机遇,着力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走特色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在校教职工2657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7353人,研究生2742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212人,在校留学生150余人。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学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学科被选为自治区“一流学科”立项建设。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木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等12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40项。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34.7%。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9个。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5人,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被遴选为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内引才312工程”,23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5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阿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实验室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完善两个体系(“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学校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各创新要素,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5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4项。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建立了“清真牛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应用推广了一批技术、装备。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创新与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结成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关系。立足于区域特色和优势学科,先后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2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和综合改革”的原则,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西部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10万

    ]
  •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位于乌鲁木齐市美丽的老满城。学校前身为八一农学院,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隶属于新疆军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58年,学院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始终坚持“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办学宗旨,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祖国西部谱写了人才培养的壮丽篇章。学校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中。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全日制在校生19531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594人,专任教师950人,其中教授140人,副教授310人,有博士学位的335人。近五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建成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先后有37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先进荣誉。围绕现代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区域发展等领域建有国家重点学科、部委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级高峰、高原学科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5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900项,到位经费近4亿元。我校已成为新疆农业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的重要支撑。校本部占地面积117.72万㎡,拥有南山实习林场、三坪农场教学实习基地等6个校属实习基地9万余亩,152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学校固定资产12.3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价值2.68亿元,校舍总建筑面积65.47万㎡。学校是自治区首批绿色大学,自治区文明单位,校园绿草如茵,铺青叠翠,学习环境优美。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学院成为全球100所示范孔子学院之一。成立“新疆中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业院校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六十多年来,新疆农业大学培养的12万名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屯垦戍边、稳疆兴疆的伟大事业。展望未来,新疆农业大学将继续以人才强校为根本、学科建设为支撑、教育质量为生命、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社会为己任、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围绕区域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向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目标奋进。(数据更新时间:2018年4月25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党和国家领导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百年校庆亲笔题词。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听取我校关于生物产业的汇报。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亲笔回信。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占地面积495万㎡(7425亩),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学科优势特色明显。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等3个学科为A+,生物学为A,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3个学科为A-。据美国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7年9月统计数据显示,我校共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植物学与动物学领域进入全球前1‰行列,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6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26196人,其中本科生18763人,研究生7433人。硕彦俊秀荟萃。现有教职工2632人,其中教师1528人,教授38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专家24人,万人计划专家14人,长江学者28人,国家杰青20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6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教学团队7个。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8项。“十二五”期间,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0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8种。科技实力雄厚。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6个,部省级研发中心2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十二五”期间,获批科研项目5388项,经费31.29亿元。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优异。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十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以来三度荣膺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00万

    ]
  •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现已形成了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相关学科优势明显,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学校现设14个教学院(部),举办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17000余人。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列入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7个,其中,国家粮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平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现有办学用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51余万册,上线商业数据库(数据平台)56种,电子图书68万余册,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建有教学实验室(中心)27个,其中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7亿元。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潜心治学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400人,专任教师8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9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和省部级高端人才和专家名师70人。学校聘有国家“高端外专”人选、湖北省“百人计划”和“楚天学者计划”等50余位知名学者,陈焕春院士、印遇龙院士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马勇、杨金海等专家名师担任学校特聘教授。学校科研优势突出。近年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93项;出版著作、教材700余部;截至2018年3月底,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9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获授权专利645项,其中发明专利183项。多年来,在“大食品”领域,学校协同具有一流学科的高校,汇聚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聚集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学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单位”、“首批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完全学分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强化学习、应用、探究、创新“四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以“常青科技文化艺术节”、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优秀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8项。近年来,学校先后建成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大批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均荣获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他们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良好素质,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学校面向世界,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与港澳台地区高校也有密切的往来和交流。学校实施国际学生学历教育项目,招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学生。学校获批“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具备公派优秀本科生出国留学资格。学校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数十项荣誉。砥砺风雨,谱就华章,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敬业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数据更新至2018年5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地处国家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现任党委书记尚钢、校长赵凌云。
    一、历史沿革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1984年8月,更名改制为湖北大学。2013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文件,共建湖北大学。二、办学条件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等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6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5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7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240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96.5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11个。三、人才培养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8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400余人。有3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10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曾荣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批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6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试验计划项目。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品牌专业、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等社会公众平台。学校是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高校,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460项。新世纪以来,湖北大学较早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目标,较早开办了包括国家文科和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在内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近20个,率先实施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楚才计划”,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通识教育学院。此外,还积极组织实施了相近学科联合培养、文史哲打通培养,以及按一级学科大类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通过大力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6年,成功获批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获一等奖。校五人制足球队自2003年组建以来连续12次获全国冠军,3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中国在该项目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校龙狮团获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北狮项目2个世界冠军。四、学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材料科学与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与哲学文化、生物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有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8个学科在湖北地区高校中排名前三。现设有18个学科性学院,本科专业80个。有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1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16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9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五、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24余人,其中正、副教授815人,博士生导师130人、硕士生导师606人。学校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千人计划”5人、“万人计划”3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有湖北省“百人计划”21人、“楚天学者计划”97人,35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27人获批国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六、科研与服务2012年以来,学校年度科研经费总量连续5年过亿元。现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是3个湖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和1个国家级、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学校牵头与有关单位(企业)联合组建了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湖北大学——贵州地税电子税务研究中心、湖北省精细磷化工技术研究院、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和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整合校内人文学科组建了高等人文研究院。学校在新型材料、生物技术、化学化工、基础数学、专门史、教师教育、旅游开发、地方文化建设、区域规划与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现建有30余个校企研发中心,与省内各市(州)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具有旅游规划和土地规划甲级资质,主持完成全省40%以上的旅游规划。积极参与“智库”建设,相关专家学者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方案,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湖北省委决定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全省“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进入“在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排行榜”前十名。七、国际交流学校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并先后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与波兰雅盖隆学院合作建立孔子课堂。其中,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于2010、2012年两次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于2010、2012年、2016年三次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学历生资格,现有本、硕、博等各类国际学生300余人。“湖北大学巴西研究中心”和“湖北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双双获得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与研究中心,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接收湖北省教育自费留学服务中心,外事工作与留学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八、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已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20万人,用人单位一致赞誉湖北大学毕业生“留得住、用得上”,学生普遍具备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做事踏实的“三实”精神。一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湖北乃至全国党政管理、教育科技、新闻出版、企业经营等领域的精英和骨干力量,拥有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等众多杰出校友。学校被誉为“培养优秀干部、优秀教师、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摇篮”。九、发展目标面向未来,学校将立足湖北、服务地方、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在“十三五”末期,力争实现若干核心指标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向全国高校100强迈进的目标;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努力建成有较高国际影响和重要国内贡献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校园精神:“习坎”精神:自强不息克难奋进学校负责人:党委书记:尚钢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凌云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豪爽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檀坤华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世敏副校长:蒋涛党委副书记:侯勇党委常委、副校长:钱建国地址:武昌主校区: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邮编:430062;汉口校区(知行学院):武汉市谌家矶街兴盛路特一号,邮编:430011;阳逻校区(通识教育学院):武汉市新洲区阳逻平江东路630号,邮编:430415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发展源于1965年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内迁自贡的化学工艺专业。化学工程学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最具特色和实力的学院之一,是2002年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四川省高等学校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四川省省属高校中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化工类专业、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示范专业。化学工程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学缘结构合理、勤于教研、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9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7人。学院围绕化工类专业群进行学科建设,拥有化学工艺四川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和药学学校重点培育学科。学院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五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达2400 余人。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制药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于2014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西部地区省属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化工类专业。化学工程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拥有国家级创新中心--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省级协调创新中心--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协调创新中心、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实验中心、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室等重点平台,设有化工研究所、制药工程技术与应用研究所、自贡市医药产业政企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科研平台。学院现有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五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5年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和学科发展,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项目总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9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0余篇,授权专利120余项,获得各类成果奖30余项。化学工程学院注重科研、实践对学生多元化培养的推动作用。学院拥有一个教育部工程教育实践基地,与二十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协议,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交流生到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四所国内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每年组织100余名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院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学生综合素质较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供不应求,每年各专业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均在95%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化学工程学院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科研平台:国家级创新中心: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省级协调创新中心: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协调创新中心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我校第一个通过认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省重点学科:化学工艺省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示范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校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实验室化学工程学院院徽释义化学工程学院院徽由院徽主体、圆形结构、文字数字三部分组成。院徽主体由“化”、“工”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H”、“G”变形组合而成的烧瓶构成。主体运用流畅粗线条的方式表现,使其看起来廓形硬朗,简约利落,表现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院徽圆形结构以同心圆为主,寓意学院师生团结一心,院企合作携手共赢,体现了化工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依托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院徽标准中文字体采用“四川轻化工大学”校徽标准字体,体现了学院依托学校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寓意着学院全体师生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荣辱与共;院徽英文字体采用容易识别,易读性比较高的“SITKSA TEXT”衬线字体,表达着学院积极开拓国际视野的世界情怀和中西融合、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与标准中文字体的巧妙结合带来一种舒适的视觉感受。院徽内环底部嵌入的“1965”数字,寓意着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发展源于1965年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内迁自贡的化工类专业。是四川轻化工大学办学历史最长、最具特色和实力的学院之一。院徽整体配色由白色和绿色组成,绿色代表着生命力、活力和自信,也反映着国家社会对于环保、绿色化工行业的新要求;白色寓意着化工师生端庄、自律的精神风貌;黑色代表庄重,反映了化工师生严谨、严肃的治学精神。配色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较有较高的辨识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邓良基教授、校长郑有良教授。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625万册(件)。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7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8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第4。从2015年起,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其中:教授355人、副教授569人;博士生导师248人、硕士生导师68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7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人选9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3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3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学校是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5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30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15项。学校是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9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建有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农业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创新团队9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2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主办的《四川农业大学学报》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学校还是2012年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陈永灿、校长董发勤。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4131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教学科研研仪器设备值已达7.16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20万余册,电子图书781万余册。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4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9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42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8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千人计划”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6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碳纳米材料”和“特种高分子”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0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有“军民融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有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0多项。学校在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的排名中位列第106名(统计时间节点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学校有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管理学原理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3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团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8个国家级、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51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2.24%。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2018年12月17日更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含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420余人,高级职称550余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80余人,聘有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兼职46项。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16万

    ]
  •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及各界有识之士支持下,部分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合并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学校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经过70余年的发展,学校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育人理念,“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和“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校园精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在职教师培训基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基地,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学校是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现有71个本科专业,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学科实力和优势突出,生态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天文学、中国史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生态学与生态治理学科领域、政治学与社会治理学科群纳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拥有省级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四川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落下闳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会、四川省昆虫学学会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川北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科普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拥有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生态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研究院等科技转化与社会服务科研机构。学校先后汇聚了一大批名师大家。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著名古代文学专家郑临川、周虚白、傅平骧,哲学专家李耀仙,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发展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近1000人,具有博士、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400余人。现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77人;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6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33000余人。“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245项、省级554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20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62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7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15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168项,省部级项目25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562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7篇(4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数据库,4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榜”),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1024篇;出版学术专著238部,2项科研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合作),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中1项为合作)、三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合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其中1项为合作)、三等奖38项(其中1项为合作);国家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科技创新服务。先后与南充、绵阳、德阳、巴中、阿坝等地市州签署校地合作协议;与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等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与法国兰斯大学、丹麦VIA大学等签署校校合作协议;组建“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西华师范大学德阳附属中学”;与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卧龙、蜂桶寨、唐家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署了合作协议。发挥学科优势,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平武大熊猫国家公园等研究机构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多次牵头承担了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全国调查研究项目;与地方政府就基层治理、川陕苏区党史研究与宣传、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地方立法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投资建设了唯一一所由高校参与建设的50BiN中国节点望远镜,建立了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天文学研究机构的科研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丹麦、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双向学术交流、教师互派访学、学生交流等项目。近年来,学校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项目”、“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各类项目选派师生分赴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或地区攻读学位、访学或科研合作,形成了对外交流合作的良好局面。学校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语言生和学历留学生,近两年累计招收来自美国、尼泊尔、老挝、巴基斯坦等16个国家留学生来校学习,来华留学生教育初具规模。学校环境优美,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学校建有北湖、华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有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电子图书22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3个,珍藏古籍5000余种、7万余册,图书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治蜀兴川的生动实践,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更优、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开放办学水平更高、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目标而努力奋斗。(以上数据截止时间:2018年3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25万

    ]
  •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70余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余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63余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李大胜教授,校长为刘雅红教授。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95个本科专业,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和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含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微生物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教授、副教授1500余人,其中,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37人,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等省级人才9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博士生导师342人,硕士生导师1274人。学校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设有26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6万余人,研究生6000余人,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33人。有国家级精品(含双语)课程1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含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主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校形成了以丁颖创新班为突破点,以主辅修、双学位、国际联合办学为主线,以平台加模块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6篇,论文学科涵盖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0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2个,国家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4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广州)、农业农村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广东省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木材及木制品检验站均设在学校。学校教学服务条件优越。图书馆藏书872.45万余册(含电子文献);校园网可与互联网千兆高速互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视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可为师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的各种手段;有直接为大学生服务的校内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有14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55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4个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各类运动场地。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五大洲的33个国家和地区的98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假期交流项目;与港澳台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加强。每年都有大批国(境)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学校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攻读学位或进行科研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我校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将坚持崇尚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扬校、学风塑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方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农林学科创新发展、理工学科择优发展、人文社科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居国内一流,优势和特色学科与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更新日期:2019年1月23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学校交通便利,湛江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立体式交通体系,湖光校区距离高铁站仅12公里。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2万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4万余人。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华南海洋高等教育重镇,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欧广源、李容根、刘昆同志和现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同志还先后担任学校董事会主席。学校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航海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77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分别进入“B-”“C+”和“B-”档次,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0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983人,其中专任教师1235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91人、博士学位者442人;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278人;双聘院士5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先后有123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4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培养对象。现有10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名省级教学名师、8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3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5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达77.9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7.5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设备值3.9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8.4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3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近20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茂名市世和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学济,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4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86项;科研经费达7.4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获得授权专利590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蚌有核珍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水多环芳烃分析检测方法”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该品种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公顷,实现产值116亿元,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使湛江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广东海洋大学展馆展示了学校服务国家海洋事业的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得到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等领导的点赞。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开发海洋,科教领航。目前,学校正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更新日期:2018年06月26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河北省文明单位,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学校前身是2003年4月由原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含2002年4月并入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分部)、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河北工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2月更名为河北工程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老校区总占地面积2125亩,校舍建筑面积89.7万平方米;新校区总占地面积4098亩,校舍建筑面积97.31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现有教职工218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86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453人,留学生157人。现有双聘院士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和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河北省高端人才2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4人,河北省“巨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河北省优秀回国人员1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47人。拥有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馆。拥有功能完备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26万册。建有万兆光纤主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以及无线覆盖网络。学校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学校为独立设置和编制经费单列单位。学科门类齐全,工程特色鲜明。现有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85个本科专业,其中与工程相关的专业68个,占比达80%。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水资源水环境调控及综合管理。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临床医学硕士、法律硕士、兽医硕士、会计硕士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7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8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4个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建校67年来,学校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管、政界精英。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是河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青蓝众创空间通过河北省科技厅众创空间认定。2014年以来,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竞赛、“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396项,其中,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铜奖1项;获第25届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一等奖1项;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北方赛区暨总决赛)获全国总决赛亚军,并获大赛一等奖。大学生凌云车队2015、2016、2017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十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承担10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98项。发表1027篇SCI、EI收录期刊论文。获175项职务发明专利。获128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1项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建设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以及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作为水利部综合事业管理局全国首所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高校,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合同节水管理”写入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与天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天津医科大学等京津高校开展合作;与天津大学、中国船舶重工718研究所等共建“冀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邯郸基地”;与邯郸18个县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获评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集体”。在全省首家开展创新驱动百家企业行活动,奔赴百余家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安全会诊、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附属医院坚持在服务社会中发展,获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附属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中考取得了迁入新校址以来的最好成绩。文化传承与创新成绩斐然。倾力打造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工程人”精神、工匠精神为“双核”,红色文化、古建筑文化、自强文化、竞技体育文化、节水文化、民主文化、民生文化等特色文化为羽翼的“大工程文化”。建立“甘丹书院”“紫山讲堂”“道德讲堂”,成立全国高校第一个“一二九师”精神研究会,深入传播红色文化。积极构建古建筑文化,建立古建筑构件展室并在此基础上筹建古建筑博物馆,现拥有古建筑构件1650件,其中北齐佛塔砖系列藏品国内罕见,学术价值巨大。强化学校文化育人功能,2006年以来,共有11名学生持续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一项朗诵作品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实现了我省高校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注重体育文化建设,“十二五”以来,在中国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冠军33项。代表河北省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获得亚军1项、季军1项,1名学生打破河北省大学生女子10000米竞走历史记录,获奖牌数和分数均实现河北省大学生田径甲组历史性突破。在河北省第十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上田径单项获20个冠军、23个亚军、7个季军,1名学生打破保持15年的河北省大学生三级跳远记录。国际交流与合作初显成效。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波兰、乌克兰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6所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27所高校开展了双学位和交换生项目,招收有来自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技术大学、乌克兰国立化工大学等开展师生交流交换。作为唯一主编单位,与英国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SCI和EI同时检索学术期刊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作为第一主编单位,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英国朗堡大学、乌克兰国立建筑技术大学联合创办Scopus 数据库收录期刊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十二五”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跨越发展。当前,学校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新校区建设等千载难逢的机遇。机遇承载使命,挑战考验担当。全校师生将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砥砺奋进、锐意进取,为早日建成工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10万

    ]
  •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国家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首批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高校。河北农业大学是全国开展高等农业教育最早的高校之一。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直隶农务学堂,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历史时期,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森林系整建制调整到北京,参与组建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整建制调整到内蒙古,参与组建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农田水利系整建制调整到武汉,参与组建了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现与武汉大学合并)。1995年与原河北林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河北农业大学。2000年原河北水产学校、原河北畜牧科技学校先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百年积淀,河北农业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117年来,学校坚持“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开创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培育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与表彰,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实现育人、兴校、富民目标成为学校的矢志追求。学校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有5个校区(保定东校区、保定西校区、秦皇岛校区、定州校区、渤海校区),校园占地181万平米,建筑面积134.4万平方米;纸质型图书与文献247余万册;仪器设备总值7.44亿元,固定资产25.6亿元;附属实验农场3700余亩,林场40000余亩。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在职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99人;教授及相应职称者453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者916人;博士生导师204人,硕士生导师635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管专家等人才116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历经百年发展,河北农业大学已经形成了以农学优势学科为引领,“工、管、理、经、文、法、艺术”等学科“入主流,有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设有26个学院、2个直属系、2个教学部,有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强势特色学科,1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列入河北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河北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工程硕士领域;设有89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40908名,全日制研究生272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387名,博士研究生341名。河北农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以复合应用型为主的高级专业人才。学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率先在全国制定实施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先后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近百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9项;建设国家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22个,省级项目109个。进入全国就业工作50强,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先后培养毕业生30多万名,涌现出了一批批兴业英才、学术骨干、管理才俊,如董玉琛、刘旭、杨志峰、赵春江、郭子建等8名院士,塞罕坝优秀毕业生群体,君乐宝集团创始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魏立华,世界青年领袖石嫣等。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承担科技创新项目数量、经费总量和获奖等级、数量上一直名列省内高校前茅。拥有“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试验站、协同创新中心)5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19名、省级57名。“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1357项,到位科研经费9.7亿元,审定新品种74个,专利498项,三大索引论文2448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52项,其中国家二等奖6项。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成立了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主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得到有关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与保定市政府签署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以“六个一”模式携手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战略品牌;重点打造集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为一体的多个产业特色基地。与石家庄市、邢台市、长城汽车等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在全省六大生态类型区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325个,区域综合试验站9个,现代农业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41个,推广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技术1000余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其中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日本信州大学等23所国外院校或机构开展了合作项目;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业与兽医药大学、非洲科学院等6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承接国家教育对外援助学历学位和短期培训项目,先后培训发展中国家学员572名。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三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两次被授予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2011、201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涌现出了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改革先锋——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国、被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的“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等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更新时间:2019年3月26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10万

    ]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学校现有秦皇岛、开发区、昌黎3个校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1424亩),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7亿元,馆藏图书文献177万册、电子图书151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354种,各种类型数据库33个。有国家认证的电子生物标本馆1个,附属职业中学1所。学校设有研究生部、动物科技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物理系、体育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058人、硕士研究生487人。现有专任教师104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85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69人,其中教授143人;有“双师型”教师563人;外聘教授33人,其中院士2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90人,教育部及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1人。学校设有69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工、理、文、法、教育、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拥有生物学、园艺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教育学等6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农业硕士、教育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体育硕士等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建有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获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6项。学校建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设有省级院士工作站、燕山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冀东文化研究中心和秦皇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秦皇岛瀚海国际化语言风景研究中心、秦皇岛市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等。近3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294项;被SCI、EI收录237篇,出版学术著作136部;获外来科研经费总计4226.35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7项,其中一等奖4项;鉴定、审定新品种12个,获得授权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5项。学校坚持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21个。有3支科技服务团队被授予“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1人被授予“河北省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称号。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合作建有意大利语语言培训与测试中心。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近3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人文素质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68项,其中国家级274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稳定在90%以上,平均考研(公务员、选调生)录取率16%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省长特别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学校校训:敏学、修身、乐业、创新。办学地址:秦皇岛校区-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360号;昌黎校区-河北省昌黎县城关镇四街河东113号;开发区校区-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西大街106号。联系电话:0335-8058347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0万

    ]
  •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农业学府,建国前山西省两所本科高校之一,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第七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省政府与农业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山西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山西省第二批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百年学府,历史厚重。学校始建于1907年孔祥熙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后发展为私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私立铭贤学院,与山西大学堂一起,开创了山西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1951年改私立为公办,成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成为改革开放初全国99所重点大学之一。在111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铸就了“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办学精神,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培育了“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 锤炼了“追梦、实干、吃苦、钻研、坚韧”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学校先后培养了13万余名各类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家、政治家和党政干部,如太谷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张维琛,原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赵振鑫、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郝德青、中央党校副校长侯维煜、外交部纪委副书记朱霖、八路军129师新编第10旅30团政委马定夫、吉林省委书记王大任、河南省委书记张树德、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安民、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谭绍文、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交通部部长李清、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山西省政协主席郑社奎、山西省政协主席金银焕、山西省纪委书记冯芝茂、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汤祊德、山西省政协副主席聂向庭、山西省人大副主任张铭等;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如2012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中科院院士王志均,中科院院士席承藩,中科院院士郭承基,工程院院士朱尊权,中科院院士庄文颖,中科院院士高福,全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王绶,养猪专家张龙志,养羊专家吕效吾,养牛专家冀一伦,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王韧等。农科为基,特色鲜明。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农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近年来,学校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初步构建了以农科为核心,向上游生物学科和下游食品学科双向延伸,其他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现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城乡建设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等16个教学单位。学科专业涵盖了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本科专业63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3个,省级优势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4个,“1331”工程优势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学科1个,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成人函授本科专业15个,成人函授专科专业5个;主考的自学考试本科专业4个,主考的自学考试专科专业2个。人才荟萃,育人为本。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造就具有“高尚品德、自信气质、务实精神、专业本领”的农大风格、农大气派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518人,教职员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1086人,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青年三晋学者”6人,省“百人计划”入选者3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省“131”人才项目第一层次柔性引进院士12人,第二层次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67人。学校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1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先后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0余项。学校成立了山西省首家创业学院,建成了“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两个“省级众创空间”,打造了“双创”教育的农大品牌。有博士生导师69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省级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3个,省级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8人,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8个。学校积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长达百余年的合作历史,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培养本科生,累计派出1100余名学生。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等10余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先后有来自伊朗、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来校求学。需求导向,创新驱动。现有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农业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梨原种保存及扩繁基地”;省“1331工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育人协同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战略联盟)2个、重点创新团队1个,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创新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农药登记试验资质单位、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西分中心等资质6个;国家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山西省众创空间1个,挂靠学校省级以上学(协)会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5人、岗位专家22人,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学科技术带头人4人,新兴产业领军人才3人,省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8人,农村科技特派员137人,省科技创新团队8个。学校在小麦、大豆、杂粮、猪、羊、肉牛、羊驼、草地生态、环境兽医、兽药、食用菌、设施蔬菜、欧李、现代农业装备、食醋等十多个研究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十二五”以来,学校汇聚校内外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扎实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取得各类科技成果900余项,晋汾白猪、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晋岚绒山羊3个动植物新品种相继通过国家审定,连续五年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立足“三农”,服务山西。学校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山西农谷建设中,瞄准“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功能农业(食品)研发高地、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平台”和“山西农谷综合性、专业性科创中心”的目标,建设以“一城五区多平台”为内容的山西农谷科创城。秉承“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技播撒三晋大地”的理念,面向11个市、90余个县区开展技术服务,有近百支科技服务团队活跃在全省农业生产第一线,形成了十大优势和特色科技服务体系,涌现出十三支品牌服务队伍,有35个项目列入了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28个项目列入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项目,24个项目列入国家和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在全省和周边10余个省份推广晋汾白猪、红枣防裂果、食用菌栽培、谷子生产机械化、钙果、大豆、羊驼、设施蔬菜等80余个新品种,161项先进实用技术,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在全省开展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与吕梁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助力攻坚深度贫困吕梁行动”,组织六个团队,分赴六个贫困县,开展产业技术帮扶脱贫,我校对口帮扶临县项目被选为全国省属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学校发挥农科优势,“十三五”以来累计培训涉农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企业家等30万人次,成为山西省新型农民教育和农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古今交融,读书圣地。校园建设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园中有园,文明和谐,是读书治学的圣地,修身养德的圣地。校园占地面积2243亩,毗邻同蒲铁路、大西高铁、108国道、太太公路、太长高速、龙城高速,到太原市区、武宿机场均在1小时车程内。“山西铭贤学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整保存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是山西省近代教育史、农业发展史、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史的鲜活史料。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校园绿化面积达60万平方米,主校区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百年以上古稀树木有100余株,名贵、稀有树种50余种。学校教育资源雄厚,有纸质藏书180余万册,纸质期刊800余种,电子图书将近300万册,为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及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良好保障。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校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书写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深化内涵发展,推动融合发展,正在扎根三晋大地、争创一流本科学校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数据统计至2018年11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44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9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4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项目47个。11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524人,其中教授2062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137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33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9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5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人选93人。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23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成果。学校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71920人,其中博士生7955人,硕士生18094人,本科生41953人,专科生1614人,留学生2304人。学校聚焦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目前,已经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28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39所,前200的57所。学校与11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32个中外合作平台。学校坚持“统筹谋划、规范管理、科学运营”的指导方针,积极深化校办产业改革。坚持“校企分开,放管结合”,打造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校-吉大控股-投资企业”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依托学校科技、人才优势,借助政府、企业等资金支持,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推进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吉大正元、吉大▪小天鹅、吉大机电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吉大通信设计院成功上市。学校科技园已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现有6个校区7个校园,校园占地面积611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学校在珠海市建有珠海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757万册,已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学校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接近或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起点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吉林大学将努力做到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要求上有所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学校设有16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和1个直属教学部门。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工188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8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786人,其中,本科生15596人,硕士研究生2630人,博士研究生339人,留学生221人。有在籍函授生4136人。现有63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73个。2001年和2007年在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培养改革,2018年再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现有科技部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参茸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18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60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60项,科研经费达到11.78亿。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1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分别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全省首家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200余亿元,荣获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的82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联合开展合作办学,是中国政府和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国家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国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学校占地1353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9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公顷,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图书馆藏书285万册。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厚朴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0余万优秀学子。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并作为全省高校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在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40万

    ]
  •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学校现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68万平方米(含教学实验基地),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亿元,馆藏图书352.5万册。设有24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52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742人,本科生23962人,来华留学生713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7166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560人,其中专任教师160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4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39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153位校外高级专家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1人,“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层次)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具有长白山学者、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高层次人才百余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2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涉及36个专业领域;形成了由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品牌专业为引领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拥有49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个院士工作站,15个省级创新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立了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20余个国家与省级教学平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支撑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活动,形成了挑战杯、龙舟赛、电子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系列品牌,并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近三年出国留学近800人。与英国、芬兰和美国三所大学开展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格校,获评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学校大力发展成人与继续教育,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办学模式。近三年,累计培养1.9万名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实现了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健康发展。学校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示范学校、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改革试点高校、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首批盟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学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还是吉林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当前,全校师生正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精神和“人才至上、发展第一、服务吉林、强大北华”的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内涵建设,为把北华大学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注:以上数据统计日期截止至2018年10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入选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校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1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 294人,其中教授303人、副教授48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7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4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4人(含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龙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203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 134人,其中研究生3 962人、本科生23 017人、外国留学生155人,是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4篇。学校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设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24万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复合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农业部科研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建校至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2项;先后9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1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贡献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建校至今,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学校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亿元,为首批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998年、2013年先后2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12年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14年荣获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新时期的东北农业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有利时机,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满怀信心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奋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万

    ]
  •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协议、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东北林业大学。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研究生院、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种类3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林学、林业工程两个一流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4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有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学校现有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3万余人。自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3万余人。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5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4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有林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工程、野生动物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3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生物质能技术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1个省级智库;另有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局木工机械检测站等60个研究检测机构;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7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96个校外实习基地。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以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商界和企业界精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创新人才,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每年有近200位来自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与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每年派出120多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和科研合作;学校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并积极选派学生通过国家公派渠道赴国(境)外攻读学位。学校大力加强留学生教育培养,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留学生,生源来自五大洲近60个国家。“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78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31项、部省级奖励260项(其中一等奖31项),获得授权专利1600余件。学校连续15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至今连续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1年、2014年和2017年连续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18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继续坚持和丰富办学特色,力争到2022年(建校70周年)使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到2032年(建校8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52年(建校10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黑龙江大学 志存高远,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7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2个学科评为C+类,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4个学科评为C类,数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6个学科评为C-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18年获批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A类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国际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5个学科获批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4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入选国家规划教材40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79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7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1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000余名,各类研究生5000余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近23万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7亿元,馆藏图书40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29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1000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1人。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俄催化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众多国家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及俄罗斯研究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5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7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000余项,其中有10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2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做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黑龙江大学注重通过树立和涵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丰富多样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黑龙江大学曾圆满承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任务,开中国大学承办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之先河;曾成功承办亚洲男篮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黑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关爱平台,开辟了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校长信箱、学业导师网络平台、学生工作热线、后勤服务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和“校园110”热线等。黑龙江大学是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黑龙江大学突出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特色,高度重视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截至目前,黑龙江大学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17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签署了交流协议,同全球近20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先后派出联合培养留学生近3000人,培养外国留学生23000余人。现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办的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俄罗斯政府建立的俄语中心,俄罗斯境内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及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风雨砥砺开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大学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学科为龙头、管理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模式,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省部共建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3月31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10万

    ]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首任校长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担任。学校原隶属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64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学校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北的山野乡间。边疆农村办学45年,学校师生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传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之路。2003年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进入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办学精神,并因优良校风和办学实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120.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6亿元,图书211.21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435人,其中专任教师927人,教授191人、副教授2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5人,占比40.5%;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29人,占比13.9%。学校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王震讲座教授”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农业杰出科研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建有1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头雁”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学校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5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学校面向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2000人。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和输送毕业生13余万人,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学校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获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涵盖7个专业),1个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3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42项,省级571项。2019年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校;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2015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学校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等2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校与垦区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牡丹江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老校区科研所”、“大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安达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八大校垦校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项目共计361项,各级部门科研经费共计3.47亿元。建校以来,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7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励180项,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大豆、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牛重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狮白鹅’选育及‘玉鹅’生态种养模式”“黑龙江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现代化农机关键技术及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10次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乌克兰、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实施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无线电电子大学、哈尔科夫国立城市规划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留学生等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实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实施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学校始终把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觉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现建有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北大荒精神展示馆,充分发挥地缘、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产出了《黑土上的中国》、《淬荒集》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困知勉行,积厚成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正在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数据截止日期:2022年4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齐齐哈尔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她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尔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称号,2007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08年荣获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2011年、2015年、2017年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特色学科获批省“双一流”工程地方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学校已通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近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有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理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育与传媒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哲学与法学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2个学院;还有高教研究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学术理论研究部、图书馆、资产运营管理中心等教辅单位。学校现有76个本科招生专业,隶属11个学科门类,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生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法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育学、美术学、轻化工程、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体育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表演、应用化学、英语、制药工程等17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21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5个教育硕士授权领域,3个体育硕士授权领域,1个会计硕士授权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批准为高教强省优势特色学科。学校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发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表面活性剂与工业助剂实验室、玉米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实验室为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农产品(玉米)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豆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发中心、通用聚合物复合改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个中心为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担任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精细化工培训中心和粮油食品加工技术培训中心为省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学校还拥有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4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并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43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2%,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91人,聘有外籍教师39人。教师中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教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者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校科学研究工作效果显著。近五年来,先后获批各类各级科研课题1218项,其中国家、省部级课题236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1项,发表在核心刊物和被三大检索系统检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逐年递增。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生总数25294人,其中本科生24135人,研究生987人,留学生172人,另有成人生8920人。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图书馆藏书277万册,电子图书81万册,中外数据库34个,社科、外文资料等专门阅览室5个;建有网络多媒体教室和现代语言实验室共计134间,每个多媒体教室均具有主播教室功能,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主控室实现了多媒体教室集中管理和控制。拥有省内一流的体育馆、游泳馆、音乐厅和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学校定期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有《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自然科学版)和《高师理科学刊》3种。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立足龙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贯彻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坚持把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成有特色省属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秉承艰苦创业、奉献边疆的办学传统,面向基层培养踏实敬业、会学善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深化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学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2006年受教育部指派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省内巡演活动,2012年校地合作成功打造的大型风情音画《达斡尔人》荣获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等十一项大奖,入选教育部确定的50个“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相继与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13个国家近70余所院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校际往来、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并取得了积极成果。被教育部确定为“中俄大学生艺术交流基地”和“来华留学生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在66年的办学实践中,齐齐哈尔大学几代人保持和弘扬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了17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人才。他们扎根龙江,遍布祖国各地,以安于基层、吃苦耐劳、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美誉在工作岗位上广泛受到好评。齐齐哈尔大学秉承“养正毓德、精存自生”的校训,正在面向未来,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建设有特色省属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70万

    ]
  •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1952年第一工业机械部船舶工业局筹建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2年11月福建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源自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造船科、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源自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造船科并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年7月上海机电工业学校(源自1933年创办的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机械科和上海水产学院附设上海水产学校(源自1912年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轮机科并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年8月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正式创办,开始招生。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源自1979年创办的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源自1951年创办的华东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苏科技大学。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8年位列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198位,位列“中国最好大学”排名187位。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平台,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目前拥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492亩。一个占地2350余亩的镇江市丹徒新区十里长山新校区正在全面建设之中。学校有15个学院;拥有15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转移机构,11个国家级、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8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台套数30400台(套);纸质图书211.07万册、电子图书270余万种,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蚕业》《蚕业科学》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学校积极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具有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是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类学科专业设置最全的高校之一,是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学校蚕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研究机构,是世界蚕桑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蚕桑科技研究中心和蚕桑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研发提供了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蚕桑品种与栽桑养蚕技术。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7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其中工程硕士有11个培养领域。工程学和材料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有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重点培育一级学科。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结构日趋合理,师资水平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员工20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8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180余人,副高职称人员600余人。拥有工程院院士2人(特聘1人,双聘1人),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千人计划”青年千人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外专百人计划”、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3”各层次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等100余人;拥有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优秀学科梯队7个。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桃李芬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在校普通本科生23129人(含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6279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687人,本、硕、博全日制学历留学生501人。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35个。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计划联盟试点专业,获批省级卓越计划(软件类)试点高校。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13项。连续三届“挑战杯”竞赛成绩优异,两次捧得“优胜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工作办公室,已为部队输送国防生1149名。学校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在我国船舶工业骨干企业中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中我校毕业生占有很高比例。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8%以上。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船舶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注重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相互紧密结合,是创建镇江市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主要高校之一。学校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课题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项目291项、省部级项目385项,科技经费12.67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94项,其中一等奖14项。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项;授权发明专利1372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888篇。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发改委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4个省教育厅和1个中国农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国家培育点;3个江苏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厅、3个农业部、3个中国农科院、1个江苏省农林厅、1个江苏省经信委和1个江苏省经贸委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合作共建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1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4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学校一贯重视与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不断拓宽办学途径。学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建有海外教育学院,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科研与办学合作。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学院设在学校,学校各类奖助学金年总额达2200余万元。其中,江苏永友粮油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30余项。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激励着广大师生和校友砥砺前行,成为一代又一代江科大人创造学校发展新辉煌的精神动力。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江苏科技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卓越,努力推进学校事业跨越发展。展望未来,学校将紧紧围绕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弘扬“船魂”精神,努力达到本科教学一流、优势学科一流、应用技术先进的办学水平,努力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学术交流中心之一,为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长远目标而奋斗。(注:主要数据截止更新日期为2018年5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500余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气象装备、环境工程、通信工程等8个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8个学科领域,学校还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拥有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藕舫学院(创新创业)、滨江学院(独立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四青”人才15人,各类国家级人才工程共50多人,省部级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共440多人次,拥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25个,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达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达53%。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集群计算机中心等27个实践教学平台,拥有一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有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创办有《大气科学学报》(中文核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30万余册,数据库总量40余种,累计中外电子图书总量为171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56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英语竞赛特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车等全国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以上佳绩,连续三年获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达40%,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8.66%、升学率达31.85%。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900多项,获授权专利1800余项。2017年,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40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0项,其中重大1项,全年科技到账经费达3亿元。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建有无锡、苏州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台湾大学、东华大学等5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我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5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厚植大学精神,笃行以生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8年11月更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28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121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6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20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6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9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和国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扬州大学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打造“一院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学校混合教学改革案例入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合学习白皮书》,连续五次捧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师资质态持续优化。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400多人,医护人员19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3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备案名单)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4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2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00多项,年科技总经费6.5亿多元,共有14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十二五”以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6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研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连续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1项成果获第六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智库建设,1项提案获批全国政协重点提案,获得700万元资助的《扬州通史》启动编撰。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有校企联盟900多个,省级校地研发平台32个,校外科技推广基地300多个,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工作已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格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国家和部省级表彰。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阿10+1高教合作、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大学合作联盟、江苏•英国20+20高水平大学合作联盟等项目和平台,先后与50个国家(地区)的2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获批全国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获得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个,国家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44个,获批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4项。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广泛开展留学扬大行动计划,留学生2200多人,生源国68个,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4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集体。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获评“全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连续被评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党委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合并办学20多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形成了文科底蕴深厚、农科优势突出、科学人文交融、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63.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9亿元,图书馆藏书490.52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梦想开启新征程。扬州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对学校提出的“优化组合、转型化合”重要指示精神,发扬“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聚焦一流,全面深化改革,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2019年2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江春、校长程备久。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3 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下设20 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 21928人(包括国际生145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3128人。在职教职工180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89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800多人;现有“国家知名专家”、“知名专家”等国家级人才10名。现有ESI前1%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 80 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 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现有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4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教育部“知名专家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8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26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95个;申请发明专利784项、授权320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4项,国家基金147项。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获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南南合作”项目外语培训定点单位、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中国科协“安徽海智农业基地”。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牵头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搭建了两国高校乃至两国政府农业科研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提出并实施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探索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和“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了“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及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努力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统计数据截止到2018年9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0万

    ]
  •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门户、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福州,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省委省政府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学校设有23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2个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万人,研究生6000多人。拥有本科专业79个,获批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先后七次捧得“优胜杯”。学校现有教职工3110人,专任教师1703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家特聘专家1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8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部创新团队2支,1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学校现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和7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7个学科进入榜单,其中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和风景园林学4个学科进入前10%-20%。6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学科行列。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3个。“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科研计划项目5000多项,科研经费超15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在全球破译小菜蛾基因组、菠萝基因组、甘蔗基因组,首次解析了植物蓝光受体原初光反应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校是菌草技术发明单位,选育出的甘蔗、黄麻、杉木、甘薯、花生、茶叶、蔬菜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主要产区。依托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在“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学校科技成果对接项目连续16年位居所有参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一位。学校是教育部“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在校留学生200余人。学校率先对台湾开展单独招生,与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举办6个闽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了4个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国家留学基金委优本项目等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三面山林环绕,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学校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校园占地4800余亩,另有科教基地1178亩,教学林场4.59万亩,资产总值3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295.32万册。拥有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442万册。(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3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8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国家二类特色专业,4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4年,招收了江西省第一个外籍博士后。2017年获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4人。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创新团队,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南昌市优势科技创新团队3个。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3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特色较为鲜明。拥有江西省唯一独立组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核心协同单位)。建有江西省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个、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基地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高水平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0余万人,涌现了6名院士,14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模范教师,大多数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目前全省100个县市区的现任书记县长中有近30位为农大毕业生。与全省80%以上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和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二五”以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截止2019年2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设有18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800余人。教职工34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博士生导师45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4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著名作家王蒙担任学校顾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受聘学校顾问、海洋发展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2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学校拥有教学和科学考察船舶3艘,包括3500吨级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300吨级的“天使1”号科考交通补给船、2600吨级的“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管),另有一艘在建的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号,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9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4项、人文社科奖励51项,被 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17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704项,授权发明专利918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6项。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学校现有26个学院,16个校级研究院,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其中,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列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拥有工程硕士(含13个招生领域)、农业硕士(含4个招生领域)、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翻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等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70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已逐步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3000余人,在学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则,按照“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人文化”的建设目标,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雄厚、办学设施齐全。学校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05.47万平方米,网络多媒体教室298个,运动场面积16.4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藏书327万册,电子图书337万种(含中外文学位论文),中外文期刊24000余种(含电子期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0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0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并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建设方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学校现有教师2109人,其中教授228人、副教授66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74人。双聘院士5人、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1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1人、“千人计划”专家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1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泰山系列人才1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学校特聘教授33人。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4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1个,获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获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山东省优秀教材15部;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十二五”以来,学生在 “挑战杯”“创青春”、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及国际奖励23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荣获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分类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十二五”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共获批山东省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54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9项;荣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13项,专业学位实践成果奖14项,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篇。学校被评为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术团队,选定主攻方向,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设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设在我校,有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工程实验室。学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了110余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9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5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0余项,其中2006年、2007年各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韩、俄、澳、新等25个国家的8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实质性交流。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与多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2018年度来华来校留学生近700人。大力开展学者互访、学术交流,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聘请高层次的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办学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特色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实施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着力提升校地融合发展能力,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至2019年3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术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农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2%以上,考研率在30%以上,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学校现有在校生34637人,其中本科生3074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889人。另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55人,继续教育类学生13779人。现有教职工2583人,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01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万人计划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泰山系列工程专家47人,其中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4人、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9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专家11人。学校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9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个科技部、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家小麦育种栽培技术创新基地、1个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2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新型智库。学校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145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2亿元,图书馆藏书271万册,电子图书161万册。学校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农民学院等21个学院。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9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0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4项。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克丽,4位“长江学者”、5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12位国家杰青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22万余人。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和崇高精神品质,提出了“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登高必自”的校训,凝练了以“树人、求真、包容、开放”为核心的大学文化,铸就了“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为核心元素的农大精神。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肯塔基大学、佐治亚大学、爱达荷大学、普渡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英国皇家农业大学、雷丁大学、切斯特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法国洛林大学,荷兰应用科技大学,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希腊雅典农业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多哥洛美大学,韩国国立全北大学、公州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义守大学、铭传大学、嘉南药理大学等国(境)外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协议签署备案累计达64所。(截至2018年11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建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四个校区和胶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学校总占地面积522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校园绿化覆盖率59.7%。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铸就了“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2012年被评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被列为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2018年被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3万余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作风严谨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拥有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8个学科门类,设有24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545人,获得博士学位988人(占比50.2%)。学校拥有双聘两院院士4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1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山东智库高端人才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创新团队人才培育计划带头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5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58人。学校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水产学科为山东省一流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7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个。建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与培训基地)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研究中心与基地)2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18个。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设立研究课题,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1978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20世纪70—90年代,连续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夏玉米、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和油料作物增产、促进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以来,在作物育种领域、生物农药领域、动物繁育领域、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与种业生产装备研究领域、动漫艺术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518项,省部级课题901项,科研经费达99744万元;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0个,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4个,登记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31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63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4项。“十二五”以来,70余项技术和品种被山东省和青岛市确定为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42项科技成果向企业转让,累积成果转让资金达2091多万元,学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学校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社会服务成果显著。成立我国第一家合作社学院,面向全国开展合作社高级人才培养、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政策咨询等工作。与29个市(县、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设15个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研究院,在2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分布式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年承担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培训各类人才4万余人次。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评估优秀高校、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优秀文化、大学精神、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教育领航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和打造了“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微电影节”“国旗护卫队”等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品牌。2017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文明校园”“第一届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学校”。学校深入贯彻国际化办学理念,紧密围绕为学科建设服务、为师生服务的中心任务,扩大国际朋友圈,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韩国首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成立了QAU-UBC城市林业研究院、与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澳农业与环境健康联合研究院并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通过互派访问学者、交流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升级合作领域,紧抓重点项目、突破关键环节,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向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青岛农业大学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和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朝着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阔步迈进!(2019年4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也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1952年创建于首都北京。1956年,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2002年8月30日,当时主政河南的李克强总理亲自为学校颁授校牌,并在讲话中指出“河南科技大学是我省继新郑州大学、新河南大学之后组建的第三所综合性大学,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大举措……要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努力办成国内先进、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回河南视察工作,在洛阳时专程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视察指导,他满怀深情地说:希望一附院要像当年他对河南科技大学授牌时提出的要求一样,争创国内一流!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突出内涵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理工农医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有开元、西苑、景华和周山4个校区,其中开元校区占地面积3660余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41000余人,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生23600余人。学校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史、教和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31个学院,97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专业获批省级以上“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有28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三个国家“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专业改革综合试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7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98个;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95人;拥有双聘院士9人,“中原学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省特聘教授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24人。学校有12个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包括子项)等项目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33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等140项;《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学校建有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364万册,中外文期刊18万册;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与美、英、俄、加、澳等欧美国家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与交流,招收学历本科留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和语言进修生;有10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第一附属医院是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以省内高校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推荐,并成功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近3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我国轴承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的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在中国大学网《中国高校毕业生薪资排行榜》中,位列河南高校首位。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和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均位列全国高校第138名。在2018中国非985工程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高校前100强。五年内主持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50名,居河南高校首位。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位高校中,位列全国高校第47名,居河南高校首位。在河南省首次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评选中位列河南高校首位。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和拥有量位列河南高校首位。在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有两个学科的2位教授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高被引学者”,位列全国高校第96名,居河南高校第2位。在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位列全国高校第60位。学校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始终面向国家、河南省及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行业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作为扎实根基,充分发挥在机械装备制造、金属材料、新材料、轴承、齿轮、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机器人、农业工程、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在产学研合作中发展自己、奉献社会。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产学研合作项目入选全国高校特色办学100案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科技大学将牢记李克强总理的殷切嘱托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国内先进、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重仁爱之心创建育人好环境,顺学者之意唱响发展主旋律,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的大学、学者的大学、崇尚学术的大学、具有一流学风的大学”,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光荣任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更新到2018年2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河南农业大学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了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学校下设20个学院,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4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21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7人,博士学位86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获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3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2人;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4人,中原学者8人,省特聘教授18人。学校建有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动物免疫学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等7个国际和国家研究平台,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教育部高校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和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64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学校建有郑州市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新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1.35万㎡。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学校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办学特色,正在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以上数据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位于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先后称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2015年实现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111计划”。建校95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以“精育良才、教育报国”为初心,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矢志不渝、自强不息,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06.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4.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26亿元,中、外文及电子藏书500余万册,期刊6000余种。设有25个学院,83个本科专业,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学生近5万人。建有全球唯一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办有独立学院(新联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河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化学”和“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特色学科群”分别入选河南省一期优势学科A类学科和特色学科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入选学科数位居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5位、河南省高校第2位(并列)。在2018年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上,我校化学学科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60位,物理学学科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74位,学校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70位、亚太地区高校第126位。河南师范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近2500人,有双聘院士7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1人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实现了河南省该项荣誉的零突破。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和办学性价比均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在河南省前三名。河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学风,熔铸了“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学校是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拥有4个国家级、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在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在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教育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创新奖等专业类最高奖、跆拳道世界杯团体赛冠军以及省部级奖励1000余项,15项创新创业成果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是河南省入选年会成果最多的高校。河南师范大学始终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建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2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共建科研平台5个。“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及优青、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国家星火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8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0余项,授权专利1000余件,其中中国专利金奖1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A&HCI、EI、CSSCI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600部。基础数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环境科学、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一批以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和抗肿瘤、抗病毒系列核苷类药物等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我校作为创始成员单位推动的“中俄文化高校联盟”获得两国政府批准,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共建了“中法联合学院”,标志着我校教育国际化战略迈上新台阶。学校还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鼓励师生“走出去”,同时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常年聘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世纪沧桑砥砺,蕴积涵育;百年春华秋实,桃李天下。作为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河南师范大学始终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与担当,矢志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根植中原文化沃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学校内涵,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2018年9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学校的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修业学堂,周震鳞、黄兴、徐特立、毛泽东等先后在此执教。1951年3月由修业学堂发展而来的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94年3月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历经百年风雨,学校砥砺前行,始终秉承爱农为农传统,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现已发展成为以农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等10大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7个,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5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化学、工程科学等5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本科专业8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308人(其中独立学院5947人),在校研究生5392人。现有专任教师150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97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职工187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41人,省级人才354人。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农业农村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创新团队6个,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外聘教师中有“双聘”院士6人,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3人。学校是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建设单位,牵头组建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79个。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0余项;审定新品种300余个;获授权专利1400余项。选育出的油菜、辣椒、茶叶、水稻、玉米、马铃薯、花生、葡萄、棉花、柑橘、生猪、烟草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学校与3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及政府机构、国际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等2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是湖南省最早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的校训和“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建设“质量卓越、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成立于1958年,坐落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校的前身之一为1958年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从长沙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组建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学校转为省部共建。2003年,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的回归。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0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9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部重点学科;设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国家管理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部级优势专业;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湖南省精品课程。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3万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6万人。博士研究生318人,硕士研究生3712人。现有专任教师1581人,其中,教授(正高)252人,副教授(副高)684人;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500人。有双聘院士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讲座教授7人、湖南省“百人计划”7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3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7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奖”3人;国家创新研究团队1个。学校拥有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及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沙国家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4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心),6个湖南省实验教学中心。设有63个校级科研机构。“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0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1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38项,省部级项目115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共计1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0余部。学校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和《经济林研究》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挪威、奥地利、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3年,获批建立了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的湖南省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教育国际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十二五”期间,来校学习外国留学生近300人次,向国外输送留学生450余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面积达7万余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校舍建筑总面积7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8亿余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89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03万余册。学校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首批建筑节能示范高校,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学校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拥有植物1100多种,是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单位。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夯实“生态、林业”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2018年10月更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任党委书记刘广林,校长陈启军。学校坐落在沈抚同城连接带中心区域天柱山南麓,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占地面积10246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沈阳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农业教育的始兴时期-1906年清政府设立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以后经历了奉天农业大学、东北大学农学院和沈阳农学院几个历史时期,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与复旦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成了新的沈阳农学院。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几代沈农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开展的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今天的沈阳农业大学已成为教学和科研并举,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应用型大学。学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1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57个本科专业;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我校农业科学持续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学校设有16个学院、4个教学部(中心、所);有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含沈阳市)科学研究机构88个、基础实验室及实验教学中心19个。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已有2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现有教职工1711人,其中专任教师1224人,教授189人,副教授33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7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73人。专业教师中有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2人,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首批高端人才引进工程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7人,特聘教授20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1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学校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学校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涵盖8个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和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41个,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7个,辽宁省精品课程2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辽宁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76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51项,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70项。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着力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建校以来,学校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本、专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3万人。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爱岗敬业,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现有学生2075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183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4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5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59人,留学生418人,成人继续教育生3191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发扬光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的各类科研项目6600余项,有288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奖励,78%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先后在辽宁省14个市26个县(区)建立了科教基点,选派58名科技人员到当地担任科技副县(市)、乡(镇)长或科技顾问,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兴农”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4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进入“十二五”以来,全校师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学校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今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包括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17个建筑单体的新教学科研区和占地500亩、设施先进的校内新教学科研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位于海城、辽中、彰武等地占地4300亩的校外长期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任务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新的基地建成后将为高水平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保障,极大地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形成了坚韧不拔、坚持发展、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坚持事在人为的沈农精神,创造了沈农速度,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平安校园、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新形势下,学校正在围绕人才队伍、学科建设两大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内涵提升的新局面。沈阳农业大学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以上数据截止2018年12月31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有黄海校区、渤海校区和瓦房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使用海域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现设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教职工近1200人,全日制在校生13600余人。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2个,分布在农业、工程、法律、翻译等4个类别,有46个本科专业。学校学科体系完善,优势特色学科明显。水产一级学科为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四。拥有国家级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大连海洋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承担质量工程项目和教研教改项目。“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7项。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训培训基地。获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4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3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9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3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省级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学校有较为完备的教学科研平台。有农业部刺参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专项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183项,省部级657项。有54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7项。“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刺参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分别于2012年、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刺参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无公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于2013年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北方典型河口滩涂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4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沙蚕生物滤池研制及其在海珍品循环养殖中应用”获2015年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基于生态系统的北方海域全产业链现代海洋牧场生产模式构建与示范”获2017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基于多生物功能群资源恢复的北方河口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应用与示范”获2017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另外,学校获批4个水产新品种:中间球海胆“大金”、菲律宾蛤仔“斑马蛤”和菲律宾蛤仔“白斑马蛤”和虾夷扇贝“明月贝”。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83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84人。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水产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86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2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人,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辽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5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2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51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兴辽英才计划”白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90人,其中百人层次16人、千人层次28人,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9人,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1人,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9人,省、市优秀专家2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6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3人及领军后备人才7人,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培育计划2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4个,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学校拥有浓厚的蓝色育人氛围,形成了以“学贯江海、德润方厚”的校训精神和“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的大海大精神为核心的蓝色大学文化特色。学校积极倡导”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教风,不断培育“明德尚学、志存高远”的学风,精心打造文化品牌项目“蓝色讲坛”,拥有“海洋之声合唱团”等各类文体、科技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不断丰富第二课堂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先后与世界13个国家(地区)的72所院校(机构)签订了友好协议,涉及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学校的对外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大力开展国际教育,拥有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3+1”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举办校际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并且被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确定为“优秀本科生国际项目”实施院校。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招收培养多种模式和层次的来华留学生,学生生源涉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孟加拉、赤道几内亚等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建设“蓝色大学”为发展理念,朝着“特色鲜明、国家一流研究应用型海洋大学”的奋斗目标加速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农业学
农业学
地区: 吉林、上海、山东等 学制:2~3-5年 学费:¥0.80~18.00万
招生方式 同等学力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班型:周末班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农业学 > 招生学校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