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旅游管理 > 招生学校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 地区: 北京、福建、山东等
  •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
  • 学制:2~3年
  • 学费:¥1.30~13.50万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在原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基础上于1964年10月成立的,是全国第一批本科招生院校。先后隶属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领导。2000年2月,划归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校训精神,以“传承东西文明,促进中外交流”为己任,形成了“融中外、兼知行”的学风、“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教风,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有着独特的办学经验,产生了一批名家名师。新中国早期资深翻译家李越然、苏琦、周锡卿、董乐山、管震湖、李传松、王志佑、王文炯、舒雨等先生都曾在学校工作任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文楼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面毗邻中央商务区(CBD),东面紧靠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现有各类在校生近万人,其中本科生6300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贯培生1000余人。现设22个学院、1个系、2个教辅单位。图书馆现有藏书117万余册,年订外文(包括港澳台)原版报刊约200种、中文报刊约850种;电子图书21万余册;中文数据库45个,外文数据库44个,自建数据库3个。学校现有一级学科13个、本科专业44个(其中有26个语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与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培养翻译博士,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联合培养旅游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分别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共建)。北京市一流专业1个(翻译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外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日语)。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致力构建具有二外特色的高端复合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外语专业强调“技能领先,注重实训”,狠抓“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非外语专业依托优势外语教学资源和多元文化环境,坚持“应用导向,强化实践”,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学生国际视野宽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从二外走出的数万名毕业生,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涌现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原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中联部副部长徐绿平、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原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常振明、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世军、美国新生代华裔电影导演胡安等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杰出人士。学校坚持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学术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设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跨文化研究院、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实验室等6个科研机构,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等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等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备案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批复的首都对外文化贸易与国际交流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哲学社科研究基地、高水平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智库三位一体基础科研平台格局。编辑出版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导刊》《跨文化研究》以及JournalofChineseEconomics等学术期刊。近年来,学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30%以上,高层次科研项目数量连续取得突破,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渐成品牌,高质量科研成果持续增长。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7%,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近60%,绝大多数教师在国外进修或攻读过学位。学校还聘请兼职教授120余名,拥有外国专家60余名。学校有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学校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合作科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等,年均赴外留学学生500余人,来校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学校与墨西哥奇瓦瓦自治大学、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国克莱蒙费朗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巴拿马大学合作共建了6所孔子学院。目前正在筹建波兰华沙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目标是:从现在到2022年,以“国际化、创新性、高水平、应用型”为发展定位,以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内涵发展,将学校初步建成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中国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新型外国语大学。到2035年前后,内涵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国际化、应用型高端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成,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功能定位为鲜明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已经形成,优势特色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全面建成中国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新型外国语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00万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邓小平、叶剑英亲自批准设立的直属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经过3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从招生录取到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学位授予等一整套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体制机制,建立起了适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点的“按所设系、分片教学、集中办院、统一管理”的办学模式。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以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直接领导下,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雄厚的研究力量和教师资源,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事业获得了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一所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健全、拥有6个教学研究部、40个教学院系的现代化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616人,硕士生导师989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一流研究生院,截至2017年底,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含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7个(含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还有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设第八个专业学位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并通过整合自身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成立了工商学院、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三个学院。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5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多方发展对外教育和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多所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从1985年开始招收海外进修生,199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港澳台地区博士、硕士研究生以来,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以自身为基础,正式组建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收第一届本科生392人,高考北京地区提档线文科613分,理科626分。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4100余人,其中港澳台地区研究生61人和外国留学研究生28人。截止2017年底,研究生院共授予博士学位5149人,硕士学位6393人,硕士专业学位4569人。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学有所成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学成后分赴各条战线,并迅速成长为推动经济建设、深化理论探索、促进学术研究、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任院长为周扬、温济泽、胡绳、江流、浦山、方克立、李铁映、武寅、刘迎秋,现任院长为黄晓勇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90万

    ]
  •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南开大学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南开大学占地455.18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88万平方米。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办学。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有专业学院24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本科专业8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3个,天津市工程中心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111”创新引智基地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04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74人、硕士生导师865人,教授791人、副教授831人。有两院院士10人(人事关系在本校8人)(其中:中科院9人,中国工程院1人),“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2人(13人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0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教育部“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82人,天津市杰出人才5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0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55人。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902人,其中本科生14708人,硕士研究生8731人,博士研究生3463人。有网络专科学生58317人,网络本科学生37680人。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科研成果。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精品课35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11项成果获2016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2016年,被SSCI收录论文39篇,被CSSCI收录论文1297篇,被SCI收录论文1392篇,EI收录论文817篇。近十年来,SCI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12564篇,累计被引用次数210847次,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5位;篇均被引用次数16.78次,在全国累计被引用次数较多的高校中保持第1位。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全方位服务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国APEC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津南研究院、统计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201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第二批“2011计划”认定,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首个获批的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珍视“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育人的基本环节,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创业服务和项目预孵化的实体平台。制定实施《南开大学“十三五”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出台《本科生素质发展辅学指导意见》,建立“立公增能”学生素质发展辅学支持体系,全面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南开大学以优良校风著称,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南开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国际知名的320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承建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等9所海外孔子学院,2012年、2015年两次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学校承担了国家汉语对外教育培训任务,推出了牛津项目等一批水平较高的海外学习项目,参加了达沃斯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主办了“‘一带一路’中西文化对话”、“‘一带一路’建设与天津发展的新机遇国际研讨会”,筹办了“天津论坛”,承担了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FPU)秘书处工作,首批入选国家汉办“新汉学国际研修计划”,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设立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南开大学先后授予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经济学家扬•米尔达尔、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等10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著名作家金庸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将继续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强势学科、教育质量提升、科研创新、服务滨海、国际化六大战略,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9.30万

    ]
  •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以南开大学经济类专业为基础,并从华北、东北地区高校汇聚一批经济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师组建起来的。原名为河北财经学院,1969年10月1日划归天津市领导,更名为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5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财经大学。沧桑砺洗,春华秋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成为天津市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现占地近1400亩,建筑总面积约5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0余万册。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渤海之滨,校本部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在市中心设有马场道校区。近年来,新建了数字化的逸夫图书馆、16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城,18万平方米与世界著名大学建筑相比绝不逊色的新教学楼群。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建筑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谐相融、优雅宜人。学校学科体系日臻完善。改革开放初期,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最早设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硕士点和会计学、统计学博士点的院校之一。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可以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的院校,拥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现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2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教育,以及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从业资格培训等在内完善的人才培养序列,是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41人,教授、副教授人数占教师总数44%,有58%的教师具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教师总数19%。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评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委、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学校聘请了25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客座、兼职教授和礼聘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欧元之父蒙代尔博士,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博士等国际著名的经济学专家都曾作为客座教授来我校讲学。学校拥有一支很强的科学研究队伍,尤其在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方面,有很多研究成果处于学科前沿,一些专家教授在国内本学科领域享有较高的盛誉和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本科生12335人、研究生2331人。为了在激烈的财经教育竞争中占得优势,学校不断强化“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生命线”的意识,提出“量质双赢”的应对策略,通过开展教学质量年,实施优质教学工程,推出了学生选教师、学生评教、聘请校外专家组成教学质量督导组、建立起高灵敏度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等一系列过硬的教改实招,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在教育部进行的五年一轮次的首批本科教学评估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学校把“培养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的人才”确定为人才培养目标,将“宽口径、厚基础”同育人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多个优秀学生集体获国家级、市级表彰;曾连续16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学生曾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天津赛区)、天津市大学生数学竞赛、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曾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第一名。学校女篮获得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八连冠,十届总冠军,2016年又以全胜战绩成为全国学运会女篮两支种子队之一,两名球员入选中国奥运女篮,参加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创大学生球员入选国家队新历史,2017年其中一名队员再次入选国家队。学校定向越野队屡次在国内各重要赛事中夺冠,并代表国家队出征国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定向运动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学生积极参与志愿、公益事业,在达沃斯论坛、融洽会、大运会等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色;已有3000余名学生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我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第二位女大学生均出自我校,截至目前,已有十位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是我国最早拥有与国外合作举办学历教育并授予美国MBA学位资格的院校之一。学校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在国内高校首创开设了四年制“中国经济通商”本科专业,并从美国、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招收外国留学生,教学由单纯的语言进修提升为涵盖学士、硕士、博士的各层次人才培养教育。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项目资格,是中美人文交流专项学历生奖学金项目、中欧人文交流专项学分生奖学金项目培养院校,承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冬季汉语强化项目培训工作。同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合作关系。是英国公认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首批在我国设立的两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中心”之一,被授予白金级教育机构;此外,还开设有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合作项目精算师、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等专业方向,国际执业教育体系不断丰富。学校在英国、美国开设孔子学院,深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能源金融)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办学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经过历史的积淀,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严谨的校风学风。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合格毕业生。广大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优良的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领军人物,从而使天津财经大学的育人品牌得到社会公认。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与之相对应,招生生源质量屡创历史新高,在多数省、区、市新生录取分数线远远超过当地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形成了招生就业"入口"和"出口"的良性循环。天津财经大学将按照“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主动有效地为国家和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建成特色突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2个,附属医院16家(其中5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4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3361人,研究生19903人,留学生3486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2936人。两院院士(含双聘)46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本校申报入选)163人(其中含青年千人10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校申报入选)9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校申报入选)115人。复旦大学学术影响力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数17个,位列国内高校第3名,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进入全球1‰。U.S.News世界学科排名中,有4个学科跻身世界前20,数量在国内并列第二。在QS世界学科排名中,复旦有20个学科位列世界前100,总量在国内排名第三。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4个;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中国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落户复旦。在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40位,在U.S.News全球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121位,均列国内高校第3位。复旦大学与境外2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本科生境外访学人数占年级人数比例超50%,居全国高校领先地位。2016年全年学生海外交流3574人次。学校有四个校区,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8.22万平方米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近年来,学校秉承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前身学校"自强不息"、"格致诚正"的精神和学思结合、中外汇通的传统,追求"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规范,按照《华东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华东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和《华东师范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目标,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着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朝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稳步迈进,力争在2020年左右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校目前设有3个学部: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30个全日制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外语学院、对外汉语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理工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国际汉语教师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亚欧商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4个书院:孟宪承书院、经管书院、大夏书院、光华书院;6个实体研究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管理型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另有设在学校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截至2017年9月,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089人,专科生4人;在校研究生18,57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309人,硕士研究生15,262人(含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4,167人);在校留学生2,342人。学校有教职工4,105人,其中专任教师2,269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815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0人,"青年千人"入选者1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3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国家教学名师入选者6人,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6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7人,上海市"东方学者"入选者30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及后备"入选者23人,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8人,"紫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31人(聘期内56人),"双百人才计划"入选者(含紫江优秀青年学者、紫江青年学者)129人次。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可授予19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3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国家一级 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I类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II类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学校理工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2个上海市高校智库。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学校主办和承办23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印刷型文献总量近 454万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 140 个(415 个子库)。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现有24所附属中小学、2所幼儿园和2所民办幼小初高一体化学校(正式招生办学)。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法国高师集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2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法国高师集团成立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科学与社会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家汉办所属的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8所孔子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80万

    ]
  •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学校创建于1954年,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学校排名USNEWS 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84位,排名QS 2019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50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院,拥有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学生总数2700多人,夜大学学生5800人左右。学校现设88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6个;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入选学科数位居上海市属高校第二;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4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培养人才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1个上海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2个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和决策咨询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教师教育中心”落户学校,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的全球影响力。学校主办或承办25种学术期刊,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是全国三大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之一。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十二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64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3项(含子课题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含2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各类省部级项目861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148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 11项。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优秀拔尖人才辈出。现有教职员工2917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24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社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人以及上海领军人才2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入选者11人,上海市“曙光计划”人才入选者39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51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30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入选者14人,上海市“晨光计划”入选者28人,上海市“阳光计划”入选者23人等。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办学资源丰富。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3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305余万册;有100多个电子文献数据库和8个具有馆藏特色的自建数据库;馆藏古籍近12万册,善本古籍1350多种,于2009年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在学校的上海高校瓷器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之一。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六个国家的7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有三所孔子学院。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情系教育的理念,在“厚德、博学、求是、笃行”校训的引领下,传承弘扬“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大家。同时,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其中有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小学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卓然的成绩,不断拓展深化着师大教师教育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贯彻“特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秉持“厚基础、重实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素养,重点实施卓越教师与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提升、一流学科引领、国际化驱动等四大发展战略,力争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以上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18年12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7.50万

    ]
  •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舒立春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4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32个学院(部),10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43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96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968人,其中教授572人、副教授1115人,博士生导师331人、硕士生导师13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资深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9人、"长江学者"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2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十二五"期间,学校国家级科研立项数量达9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20.35亿元,获"973"项目、"863"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000余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50个,出版专著800余部,自然科学在SCIE、EI、ISTP在三大检索论文数量达5400余篇,人文社会科学在SSCI、A&HCI、CSSCI三大检索论文数量达3600余篇。"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余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50余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6省市5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0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泰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3所。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管理活校"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而坚实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60万

    ]
  • 重庆师范大学 文脉深厚,教泽流长。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西部教师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办学历史源于1906年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终秉承“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西部、扎根重庆、服务全国,建立起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完备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起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的特色办学格局。师道尊严,彬彬济济。学校现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留学生570余人。在职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800余位。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外杰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等国家级专门人才26人。有教育部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10余人次。踵事增华,锐意兴革。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完备,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一级学科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4个市级重点一级学科;现有17个二级学院,72个本科专业。有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学校科研成果颇丰。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5项;发表ESI热点、高被引论文、三大检索论文2660篇,出版高水平专著166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等标志性成果59项,其中,“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科技奖的重大突破。学校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8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国家级规划教材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4项。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三等奖,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100余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16个。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得全国奖项283项。26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3次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殊荣,在美国、英国、卢旺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举办“孔子学院”“汉语师范学院”,实现举办孔子学院的五大洲布局。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森林校园、美丽校园。含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北碚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688亩。纸质图书270余万册,本地镜像电子图书104万种,本地镜像资源容量达55TB,数据库46个等。编辑出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地理教育》《当代幼教》等学术刊物。其中,《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2014“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报告”扩展期刊。学校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4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等3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全国首批部校共建“重庆新闻学院”。奋进扬蹄,乘风破浪。习近平、贾庆林、贺国强、刘延东、许嘉璐、彭佩云、韩启德、张梅颖、郑万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学校视察;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多次来校关心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数据截至2019年1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70万

    ]
  • 浙江海洋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海洋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60年来,学校数易校址、历经变迁,积淀形成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为我国东部特别是浙江省海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海洋特色日趋鲜明的办学之路。学校现有新城校区和定海校区2个校区,其中,主校区新城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枕山环海,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两次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习近平在学校视察时,对学校坚持海岛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学校继续走艰苦奋斗之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办出特色,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李铁映、姜春云、赵洪祝、郝建秀、路甬祥、韩启德、周铁农、蒋树声、董建华、何厚铧、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学校或办学题词时,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张德江、李强、夏宝龙、铁瑛、李泽民、李丰平、柴松岳等历任省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学校工作,对学校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8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4亿元。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其中水产学科位列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三、海洋科学学科位列第四。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4个,省新兴特色专业8个。现设有10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举办独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0907人;教职工1034人,其中专任教师74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3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86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144人。拥有双聘院士10人,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51人才工程”等79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海洋精神、人文素养和合作竞争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教学成果曾获国家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共建)以及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教学实验基地,是海洋类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共建)。近5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性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50余项、省部级奖3210余项,其中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累进创新专项奖”金奖1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学生获“2016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社会实践系列调查报告集《蓝色报告》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来信肯定。“海洋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首批校园文化品牌。涌现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范群,“2010感动中国候选人物”钟杏菊,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张本,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徐君卓,“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赛芬,“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沈竑,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叶益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海潮,银泰集团创始人沈国军,勇救同事壮烈牺牲的“人民教师”王成海等一批优秀校友。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近5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6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20项,到校科研经费年均超过1亿元。主持完成了我国首部海域基准价核定标准《海域基准价核定规程》、《海域价格评估规范》,完成世界首个石首鱼科鱼类--大黄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及鮸鱼、乌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2名教师连续进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十二五”以来,学校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主持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奖68项,省部级奖中一等(特等)奖17项。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及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建有西轩渔业科技岛,拥有供教学和科学考察用船舶2艘(“浙海科1号”、“浙渔科2号”),其中“浙海科1号”进入国家海洋科学考察船序列。出版《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设有国家海洋出版社浙江分社。中国水产学会渔文化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资源管理分会、浙江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学会、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等挂靠我校。学校以社会服务为载体,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道路,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整体水平。近年来,重点实施深化产教融合工程,全面对接“智慧海洋”建设,与地方共建江海联运技术研发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中心、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等决策咨询机构,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大学科技园、海洋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拥有国家级计量认证、海域使用论证、渔业船舶设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和浙江省海域评估、浙江省海域基准价核定等资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渔业、船员、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专业技能培训,设有全国渔业验船师培训基地、浙江省远洋渔业培训中心、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舟山培训中心等培训组织,年培训人数超过2万人次,是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舟山市首批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深化与国(境)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与科研合作。建有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国(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建立了8个中外(境外)科研平台,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设立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及多个双硕士项目,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双学士项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学校是“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培养资格单位、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和培养单位、“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单位、中国-中东欧“16+1”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是全省具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之一,设有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俄语等级考试点。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紧密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需要,坚持立足东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为战略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加强协同创新,推进国际合作,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提升学生竞争力和教师影响力,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园区、海洋科技引智载体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具有深邃涵养、勇立潮头的海洋品格的一代英才。(2019年3月更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22亿元。设有16个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6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ESI学科领域全球前1%学科3个;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8个。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9900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2400余人,留学生835人,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89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高级职称7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Member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省“万人计划”6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151人才”重点和第一层次18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7人,省级创新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长期以来,学校始终秉持“求真、敬业”的校训,弘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具有“肯干、实干、能干”品质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拥有国家级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建有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本科生在全国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800余项。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涌现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0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先后与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贵州等省的50多个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浙江省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2次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2014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被中宣部列为“最美科技人员”。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地区)的8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联合培养人才,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学校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进入新时代,学校将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高举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实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朝着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进!(2019年4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尤其是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 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8000余人,含本科生23100余人、研究生3500余人;留学生近1400人,其中学历生1000余名。学校下设工商管理学院(含浙商研究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含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商学院、杭州商学院(独立学院)、章乃器学院(创业学院)、MBA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法语联盟)、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等25个学院。学校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并着力体现“大商科”人才培养特点。现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试点、17个省级“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6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2018年,普通类招生计划数位列全省高校第二,且招生计划全部在一段线上完成。27个招生专业(类)的在浙录取平均分均在600分以上,约占93.1%。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自2008年我省开展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以来,学校稳居前5位。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覆盖25个招生领域),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学校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省“一带一路”建设智库,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2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同时还拥有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中阿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有关政策建议获国务院、商务部、外交部和省委省政府等领导的批示或采纳。学校统计学科团队研发的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关村电子产品指数等10多个指数具有市场风向标地位。学校主办的浙商博物馆,成为展示浙商成就、传播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的重要窗口。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双双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以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CSSCI)“四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商业经济与管理》被评为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入选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是浙江省3个高校出版社之一。学校现有教职工2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72余人,博士生导师88人,正高职称330余人,副高职称690余人,博士87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万人计划”、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016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学校国际学生近1800人,分别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地区,分布在全校17个学院39个专业,已有17个本科、25个硕士和10个博士专业实行全外语教学。与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在东亚研究、食品安全、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商务、商务汉语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已成为比利时最大的汉语培训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65.80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教工路校区和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亿元,教学用计算机8217台。图书馆纸质图书363余万册,数字资源90000GB。浙江工商大学秉承“诚、毅、勤、朴”之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融合发展,力争一流”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截至2019年2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2年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宁波大学;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大量帮助和广泛支持,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目前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宁波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1个学院,建有7个省一流A类学科、6个省一流B类学科、2个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据ESI公布的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5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317名(其中科学技术学院9825名),各类研究生6099名,成人教育学生19255名。学校现有教职工2650余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600余名。现有正高职称人员369名,副高职称人员774名,博士学位人员936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共享院士5名、加拿大两院院士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人才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名,国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特级专家1名、省“千人计划”8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名。学校坚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拥有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精品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课程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十二五”期间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2015年专业竞争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位列第88名,研究生教育质量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学校是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本科高校前列,是“全国就业工作典型高校50强”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内五大创业教育模式之一。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注重学术和科技创新,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8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社科研究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10%行列;获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有效发明专利量列全国高校前50名。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已与60个国家16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拓了中澳MBA、中法旅游管理本科及硕士、中美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中加汉伯项目、ACCA/CGA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设了国际工商管理全英文大类,建有10个本科和3个硕士层次的国际化专业;与冰岛大学、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学校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在校留学生2400余人,其中学历生1471人。学校与港澳台交流日益频繁,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开展了校际学术以及学生交流与合作;与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20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3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万人计划”项目。学校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4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0.2万平方米;2015年,启动新建宁波大学梅山海洋科教园和慈溪校区,新增办学用地1400亩,在建工程面积47.3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拥有1家直属附属医院、7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和8家教学医院。今天的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程光旭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800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有6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68篇博士论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称号,16篇硕士论文获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17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5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学校现有教师175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1%。教师中有教授475人,副教授696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0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8人(含短期项目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8人,陕西省“三秦学者”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计划入选者44人,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等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7502人,研究生 17343人(其中全日制学生8341人,非全日制学生9002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66034人,外国留学生1100 余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0项;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8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建设专业9个,培育专业9个);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项目(包含1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0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7项,教育部项目 152 项,连续3年位列前茅。出版著作737部,发表学术论文6340篇,119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共争取纵向科研项目116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中央财政技术成果转化重大专项1项。出版及参编学术著作166部,其中专著72部,发表学术论文8589篇,58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授权专利806项,其中发明专利642项,国外发明专利2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民族教育工作,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被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 428 万册,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77个平台,234个数据库。学校还设有教育博物馆,由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四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成立已三十余年的学校出版总社是全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高校出版社之一,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网络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出版传媒企业,在人文学术、大众文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出版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先后有600余种图书获国家或省部级大奖,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编辑出版有四十多年办刊历史的8种中学教学参考专业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学术期刊,其中7种刊物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亚美尼亚等30多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3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学校自196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培养了来自全球103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5600余人。学校设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HSK汉语能力考试中心”,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在美国建有2所孔子学院。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百年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首批陕西省示范高中,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西安市曲江一中、奥林匹克花园学校、绿地浐灞小学、万科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后勤信息化建设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当前,陕西师范大学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00万

    ]
  •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学校现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1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学校设有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部等14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4个,本科专业59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1个,有省级优势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6个,校级院士工作室6个。2017年1月,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迈入国际一流学科行列。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和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4项;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53项。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75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4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29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出版著作288部,SCI三区以上收录论文1406篇,EI收录期刊论文1761篇;共获授权专利6146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在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中,我校位列第31位,该项排名已连续8年进入全国高校50强,居省属高校第1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知识产权运营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网络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素质能力大赛、精品项目建设、易班应用等重大工作和活动中成绩优异,学校成为唯一一所蝉联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一等奖的高校。科大学子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殊荣。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培养了近15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2014年、2018年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高等学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在5年一次的全省“五一”评选表彰活动中,成为唯一一所在2012年、2017年连续两次获得“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高校。站在新的起点,陕西科技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和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改革为动力、党的建设为保证,深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最具世界影响的大学之一。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9月,进入中国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近年来,云南大学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遵循“开放合作、集成创新、协调共进、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的总体要求,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实施综合创新战略、人才强校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合作共建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着力推进“树木树人计划”、“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云南大学已成为一所以民族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文、史、哲、经、法、教育、理、工、农、医、管、艺术等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学校民族学、生态学排名第2,政治学排名第6,生物学排名第9。微生物学、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全球ESI前1%。学校下设个26个学院、13个研究机构、1个公共课教学部,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有本科专业94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IBM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项,拥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9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1个“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非结对学术机构,1个省级研究中心,7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4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云南大学现有教职员工2956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474人,管理岗位337人,工勤岗位145人。专业技术岗位中教学科研人员1901人,具有正高职称的436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22.9%,具有副高职称的832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43.8%。目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083人,占教师队伍57%,硕士984人,占教师队伍的51.7%。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快速增加。现有院士6人(含双聘、特聘、外籍),国家“千人计划”创新项目入选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4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4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5人,“云岭学者”13人,“云岭教学名师”4人,“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3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114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31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20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5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2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12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5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0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有10篇论文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文、理科版等学术刊物,其中,《思想战线》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十一种期刊之一。学校积极主动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缅甸等五国语种翻译出版工作顺利推进,“南海古地图研究”为我国南海主权争端提供实物依据,“阳宗海砷污染治理”、“跨境生态安全和国际河流研究”等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缅油气管道”报告、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大走廊等成果上升为国家重大决策;“生态修复和污染河流治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控制”等研究成果在高原湖泊治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占地面积4551.8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0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29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43余万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面向未来,云南大学将继续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开放合作、集成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早日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8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中心等在内的科研机构40余个。建设有首批云南省特色新型智库培育单位。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藏书资料340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5~2017年连续3年在云南省主要社科期刊中影响因子数据排第一位;2014 年“中国边疆学研究”栏目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建设”名单;2018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7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云南省A级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云南省A级期刊,具有专业性、唯一性、国际性等特点。学校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农学11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93个本科专业,拥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一流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未获一级学科授权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76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35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建有国家太阳能质检中心、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40余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9个。有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有云南教育决策咨询智库、中国西南周边地缘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智库2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011-2017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18项,科研经费7.67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1项,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点)项目17项;教师共出版著作674部,其中A类出版社190部;共发表论文13988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475篇,CSSCI论文1088篇;共获203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参与完成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1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125项);共获授权专利17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42项,3项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委立项。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887人,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6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16000余人次,是云南省在校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主动服务云南跨越发展,当好云南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先锋,加快建设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云南财经大学 【办学历程】云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1979年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并于次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8年合并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合并云南省财贸学校,2006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07年教育部公布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等级,2013年成为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单位,2014年获批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经过66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兼有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教授精英】学校现有教职工1799人,专任教师1195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4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省级高层次人才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人,省委联系专家6人,云岭学者4人、云岭教学名师4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31人,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2人,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21人,兴滇人才提名奖1人,师德标兵3人,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5人,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校教学名师和高校教学名师各9人和17人,“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8人。学校聘任首席教授10人,特聘教授33人。【学科专业】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6945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511人,设有18个学院、1个教学部、61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精品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5项,试点学院改革项目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有省级特色专业5个,重点建设专业7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虚似仿真实验中心2个,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工程4项,教学团队6个,精品课程19门,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东南亚南亚精品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重点教学实验室1个,区域经济合作国际人才培养基地1个。学校形成了覆盖面广的制度性课程专业建设体系。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学校占地1285.3亩,在昆明市区(含龙泉路南院和北院)和呈贡马金铺两地办学,设置11个独立专职研究机构,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和2个省院省校教育合作咨询共建学科,6个2016年省级一流学科,是云南省覆盖经济学和管理学博士、硕士授权点最集中、最全面的学校。【科学研究】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课题立项160项,省部级课题252项;出版著作700余部,其中一类出版社出版185部;公开发表论文6050余篇,其中核心A类以上论文586篇,被CSSCI(含扩展版)收录论文828篇;建成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6支、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3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支、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高校新型智库2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4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国际教育】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等3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机构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其中与美国库克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英国爱丁堡隆比亚大学、法国瓦岱勒教育集团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合作举办国际会计、国际商务、金融学、酒店管理学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与泰国兰实大学在泰国合作举办的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三家境外办学机构。【素质能力】学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学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组织单位,多次获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奖;学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成果优秀奖。我校启动了第二课堂“IDO”经历痕迹体系,打造高校学生第二张成绩单项目,被团中央确立为全国高校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统计建模大赛及英语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表现优异;学生社团“蓝色力量协会”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户外运动协会”、“微笑志愿者协会”被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评为“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校团委多次获评全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各类志愿实践活动,获得“善行一百”爱心劝募团队全国第六名优异成绩,“中国-南亚博览会”先进集体等国家级、省级表彰。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还被云南省授予“学雷锋示范点”称号。近年来,女子网球队分获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第十七届单打冠军及团体第五名,第十九届女子甲组单打亚军、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单打、双打及团体冠军、第十四届云南省运动会大学组女子甲组冠军;男子篮球队分获十七、十八、十九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云南赛区选拔赛冠军,十六、十八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南赛区第六名和第五名;女子篮球队分获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云南赛区选拔赛第三名、第五名、第四名、第二名。男子和女子篮球队分获2016年云南省在昆高等学校校园篮球排球足球周末联赛冠军和亚军。【理念愿景】六十六年薪火相传,几代人躬耕树蕙。学校秉承“好学笃行,厚德致远”的校训,坚守“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云财精神,扎根云岭,坚持内涵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区域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10万余名经世致用高级人才,为云南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边疆开放与繁荣、民族团结与进步、社会和谐与稳定作出突出贡献。学校将抢抓历史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发挥经管优势,密切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建校之初,以王克仁、齐泮林、曾景、萧文灿、王佩芬、朱厚锟、尹炎武、李独清、李锐夫、杨宪益、姚奠中、夏元瑮、谢六逸、谭戒甫、向义、熊铭青、郝新吾、汤炳正、赵咸云、梁祖荫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他们艰苦办学,传薪继火,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10月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贵阳师范学院,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6年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双方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的新局面;2017年成为贵州目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学校地处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座落在云岩区、白云区(求是学院)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万人(含求是学院学生10755人、研究生3200余人)。设有24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学校学科综合实力位居贵州省高校前列。现有4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2个二级学科)、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107个二级学科)、6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授权点,79个本科专业,具备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推免权。有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4类共11项:一流专业项目5个(含培育项目1个)、一流课程项目2个、一流平台项目2个、一流师资项目2个,2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4个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10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现有在职教职工2618人,其中师资1802人,师资中有教授310人、副教授647人,有545人具有博士学位、965人具有硕士学位。学校师资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4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贵州省核心专家3人、省管专家27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6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8人、省青年创新人才奖3人、省青年科技奖12人、省高层次创新人才18人(千层次人才13人、百层次人才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6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7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5人、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人才奖6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师资队伍中有“候鸟型”特聘教授23人(其中院士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是全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17年1月,学校荣获“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2017年6月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1个国家级教育综合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1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BFT)贵州省考试培训中心、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贵州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贵州省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中心、贵州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贵州省教师教育现代化教学实习基地、全国外语水平考试贵州考试中心、信息技术及应用培训基地、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培训中心、贵州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贵州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贵州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贵州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贵州省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基地、省级优秀校园文化育人基地、贵州省高考评卷基地、贵州省美术设计类专业考试基地、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术科考试基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中国·贵阳大数据旅游研究(实训)基地”、贵州省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贵州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贵州生态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等挂靠在学校。学校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教育部111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1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1个贵州省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全省高校唯一),2个院士工作站。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是贵州省司法厅首批批准的“物证司法鉴定所”、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贵州省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出版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贵州师范大学报》等报纸刊物,其中,《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贵州省一级期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3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含课题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5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81项,全校科研经费近5.2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0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国际级文艺奖2项;获批专利316项,出版学术著作339部。学术论文被SCIE、SSCI、SCI、EI、ISTP、ISSHP、CSSCI、CSCD收录4600余篇。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高、功能强,无线网络覆盖大部分公共区域及图书馆阅览区域,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数字化校园服务全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62万余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报刊2300余种,有中、外文电子图书157万余种册,提供使用中外文数据库72个,自建本省特色数据库21个,数字资源总量达96.35个TB,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贵州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服务单位,建设有“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中学示范图书馆模型”、“学前教育专题室”、“幼儿园示范图书馆”等,免费开放服务。学校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先后与美国、英国、葡萄牙、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分别与美国、葡萄牙、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瑞士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开展有师生交流项目。开放办学力度进一步加大,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之一,与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有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HND),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开设有本科国际通识教育课程(IGEC),学校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可组织实施相关汉语水平考试。学校历经七十七年风雨,代代贵师学人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修身治学,殚精竭虑,形成了特有的学人品质和学校品格,熔铸了“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凝练了“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培养培训了26万余名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成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师范大学,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省部共建为契机,继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突出特色,推动跨越,为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注: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20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30万

    ]
  •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建校初期经历了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等阶段,1956年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并开展本科教育。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09年4月,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201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为我校单列博士招生计划,目前已招收5届,2018年已有2名博士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民族学为博士授权一级学科。2018年青海省教育厅、财政厅立项我校民族学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省内一流建设学科。建校69年来,青海民族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发挥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职能,紧扣国家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为青海和藏区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并以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新时代新青海建设的重要支撑。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坚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了8.9万余名来自于民族地区、服务于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各民族人才,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推进藏区民主改革,为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特殊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1个民族的13918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本科生9400名,硕士研究生1609名,少数民族学生7769名,占在校学生的55.82%;藏族学生4884名,占在校学生的35.09%。学校现有24个学院,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8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九大门类,其中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33个,占比为56.9%,理工医类专业25个,占比为43.1%,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和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6个省级、校级研究机构;有1个院士工作站、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有71间智慧教室。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4种以民族学与文化学为重点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跻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核心期刊行列。学校现有1139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720名,正高级职称人员155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3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72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学者1名、青海省优秀专家10名、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名、青海省教学名师3名、青海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1名、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3名、领军人才18名、拔尖人才29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1个、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及讲座教授33名、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41名。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5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6项、冷门“绝学”项目2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40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308部,发表论文1863篇,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报告70余项。学校分东序、西昆、南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50.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账面总值约6.1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2.78万册、电子图书93.67万种、其中民族文字图书12万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78750册(其中善本 380 部),2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馆藏总量、汉文线装图书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数量位居青海高校首位。校园网主干带宽10000Mbps,校园出口带宽1300Mbps,网络信息接入点12000个,实现了有线网和无线网一体化认证的全覆盖。建有容纳3000多人的多功能体育馆和充足的运动场地,正在建设1.6万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现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38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教育部安排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此外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对口支援关系。到2025年,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培养体系完备、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学科特色优势明显、教学质量较高、育人能力较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到2035年,建成整体水平达到青藏高原区域一流,在藏区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到2050年建校100周年时,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西部地区一流大学。(以上数据截止2018年12月10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20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多人。学校已发展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人文强桂的“主力军”、科技兴桂的“生力军”、广西国际教育的“排头兵”。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学校历史文化丰厚。学校前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32年,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建校以来,杨东莼、薛暮桥、陈望道、欧阳予倩、林砺儒、陈翰笙、夏征农以及曾作忠、张云莹、谢厚藩、陈伯康、林焕平、钟文典、伍纯道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荟萃学校,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30多万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学校时,勉励师生“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学校科教平台较高。现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79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美术学)跻身全国前40%,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B+档,排名进入全国前20%。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物理学等6个学科,获得广西一流学科项目资助。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化学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12大门类,文科的学科门类、博士点、硕士点及自治区级文科重点学科均位居广西高校前列。现有1个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西卓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全校馆藏纸质图书341.8261万册,中外文期刊596832册,电子图书2226566册。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等一批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基地。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学校设立了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学校师资素质优良。学校有专任教师1822人,具有高级职称940人,占51.59%,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1561人,占85.67%;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约120人次,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约20人次,国家级各类人才称号已经齐全(包括双聘院士);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约100人次。学校教改成果显著。学校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所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在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和广西高校中名列前茅;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优秀奖1项。现有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1个,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8门,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自治区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1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0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显著,近两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了1金3银2铜的好成绩。此外,学校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的使命与担当,确立了“引领广西、打造品牌、服务基础、走向海外”的教师教育发展思路,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摇篮”,形成了涵盖各级各类师资培养的“全覆盖”体系,构建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为推动广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学校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校科研立项数和科研经费均获得大幅增长,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12项,其中,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78项,科研经费(R&D经费)总计约4.78亿元,1096多篇学术论文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785篇,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68项。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了重大仪器专项、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到目前为止,科研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2项,授权专利706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立项数连续7年均跻身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93项,其中一等奖25项。2部教材获得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11月,作为全国首批转企试点的高校出版社,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是中国首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集团和广西首家出版集团。近年来,先后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领先建成具有成熟的完整产业链的跨国出版集团。现拥有分别位于桂林、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克罗地亚等国家的30多家企业。在近些年行业机构组织的综合评估中,综合实力稳居中国大学出版社前十。先后有20多种图书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重大奖项;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教材管理先进集体、先进高校出版社,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良好出版社、先进出版单位等荣誉;入选全国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知识服务模式(综合类)试点单位,两次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连续5年进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排名20强;曾被评为深圳读书月“年度致敬出版社”、上海书展“最有号召力的出版社”、北京图书订货会“读者最喜爱的出版社”等荣誉。学校国际交流广泛。现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海外设有3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奖学金”国际学生接收单位。2008~2018年间,共接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国际学生16000余名。2018年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学校王城和育才校区曾是越南学校的办学点,从这里走出了10多位越南国家领导人,40多位越南省部级领导,是目前国内接受和培养越南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也是全国唯一在越南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2018年学校成立了越南研究院,着力打造越南研究智库平台。学校社会声誉良好。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绿色大学”等称号。学校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在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学校教务处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学校高教研究室连续3次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科研处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先进集体”“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2017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性高校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95万

    ]
  • 内蒙古大学 【历史沿革】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于1957年高起点创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1956—1968),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起点的师资队伍,带来名校积淀悠久的治学传统和崇高大学精神,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办学基础和优良学风校风。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201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高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双一流”建设首选支持高校。【机构、学科与专业设置】学校由校本部、交通学院、满洲里学院以及艺术学院、鄂尔多斯学院校区构成,另设有1所新机制新模式独立二级学院——创业学院。校本部设有20个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含7个工程领域),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设有87个本科专业,有100个本科教学实验室、58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现有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门国家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在校生人数】全校有各类在校生30305人。其中,本科生19257人、研究生6580人,校本部本科生12287人、研究生6392人、来华留学生年接收量800余人。在校生中,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35%左右。【人才队伍】全校有在编教职工2836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861人,教授275人、副教授581人;校本部有教学科研人员1047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占64.5%,教授218人、副教授337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全国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99人、创新团队16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4个、教学团队23个。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33人;1个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科学研究】学校在蒙古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领域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6个;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5个。“十二五”以来,共完成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488项、新获批立项759项,完成自治区科研项目624项、新获批899项,到账科研经费6.2亿元。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自然科学重大重点项目4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项、重大委托项目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各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哲学科学成果奖187项,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26项。基于Web of Science统计结果,2016年学校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增长到2010年的5.2倍。【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在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能源与新材料、矿物资源利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民族文化大区强区建设、战略决策与咨询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面向地方发展的贡献度与日俱增。实现了牛羊繁殖生物技术体系的完善与产业化应用,建立了牛、羊和骆驼生态养殖新模式;集成草地适应性放牧利用技术、退化草地综合改良技术和刈割草场持续利用技术,进行了现代家庭牧场生态畜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解决马铃薯行业产业中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在传统蒙药基础上,利用现代药学技术开发创新蒙药;针对原矿杂质矿物质提纯分离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系列膨润土深加工专利技术;为自治区发展战略性新兴光伏产业、建设光伏小镇与现代农牧业融合示范基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开发出以蒙古文为主的多语种手机电子词典软件和蒙古文与基里尔蒙古文相互转换系统、国内首款蒙古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系统等。【对外交流合作】学校与国(境)外的9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师生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和深入。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与日本爱知大学合作设有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设有中英企业数字实验室。学校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有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是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学校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年接收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的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巴基斯坦、老挝、越南、乌兹别克斯坦、也门、吉尔吉斯斯坦、波兰、美国、加拿大、加纳、卢旺达、多哥、几内亚、赞比亚等20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800余人。【办学条件】全校占地面积4772亩,建筑面积97.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7亿元。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1845亩,建筑面积61.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99亿元。图书馆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联合目录项目)B级成员馆、省级中心馆,全校印本文献372.3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95个、电子图书410余万种、全文电子期刊4.6万种。校园网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单位和办公与生活区,校园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地区主节点。【办学目标】学校遵循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办学基本方针:既要注重质量与水平、在全国达到一定高度、成为自治区最高学府,又要承担起繁荣发展内蒙古文化、培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任务;坚持“立足北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办学理念,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日益成为祖国北部边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面向未来,在党和国家的特别关怀支持下,学校坚持走质量、内涵、特色和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与水平,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由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于1999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含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历史沿革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办学规模学校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34877人(校本部28047人),其中研究生2992人;总占地面积14897亩(校本部11625亩),校园占地总面积3360亩(校本部2630亩)。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0.92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5亿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02万元。学科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3个,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种。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79个,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含8个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770人(校本部2268人),其中专任教师1711人(校本部138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61人(校本部77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32%(校本部55.9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352人(校本部11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02%(校本部85.94%),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3.09%(校本部48.91%)。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6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2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80人、草原英才团队23个,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有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2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2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教学工作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8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农业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立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级6项、自治区级36项。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0个、重点建设专业5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优质精品课程4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26项)。建校66年来,共培养各类人才15万余人,遍布祖国各地,一大部分已成为自治区农牧业生产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技术骨干。科学研究“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2000项,科研进账经费逾10亿元,其中,包括杰青、优青、重点项目、重点国合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项,总经费2.47亿元;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总经费1.14亿元。2017、2018年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特色动物基因组及乳酸菌等研究领域的3项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10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3项。立项建设校级科技创新(培育)团队30个,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农业部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团队9个。建成国家级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和人文社科基地)56个;自治区教育厅认定的协同创新培育中心2个正在建设之中。社会服务201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入选“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教师12人。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呼和浩特、阿拉善盟等盟市和土右旗、清水河、和林县等旗县以及伊利、蒙牛、蒙草抗旱、内蒙古金宇、赛诺羊业、民丰薯业等大型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0余项,推广新成果、新技术60余项。自主培育研制的益生菌菌种、兽用疫苗等成果实现了转化,签约金额累计5000余万元。开放办学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和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马利克管理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中心”“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近五年,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交流200余人,国外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等活动的专家教授700余人次。加强国外留学生培养,从2005年开始接收自治区政府奖学金本科层次留学生、2008年开始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和博士留学生、2017年开始接收“丝绸之路”国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截至目前,共招收来自蒙古、俄罗斯、加拿大、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12个国家的留学生407人。2012年学校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至今已成功承办商务部多边援外培训9期、双边培训2期,累计培训了来自44个国家的244名农牧林业相关官员、学者与技术人员。社会荣誉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获得“雷锋大学”称号、被授予“全区五一劳动奖章”,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务处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和“优秀教务处”等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动物科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兽医学院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校史展览馆被确定为“内蒙古大学生德育基地”。(2018年11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坐落于首府呼和浩特市,始建于1960年,是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设立的财经类高校。经过58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理学、法学、工学、文学融合发展,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财经大学。学校秉承“崇德、尚学、明理、包容”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强化特色、突出应用、开放合作、服务地方”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发挥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经济管理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再教育基地,全国少数民族蒙汉兼通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的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事业贡献力量。学校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1700多人。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BA(工商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MF(金融硕士)等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7个专业设置蒙汉双语授课班;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19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9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5个教学辅助机构;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2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4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4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团队5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5人。学校占地总面积1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办学条件处于自治区高校一流水平。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是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实验室、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硬件实验室是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3.7多万册,电子图书96万多种,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EBSCO、超星移动图书馆、CSSCI、SSCI等60个主要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数据库,全馆采取大开放格局,设立集藏、借、阅、咨询、检索一体化的阅览室,实行“一站式”自助化服务,实现了现代化的图书信息管理。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配套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并实践“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双证”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基地班)培养模式、蒙汉双语授课等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方面,按照“优化结构,强化重点,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了一批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专业,丰富专业内涵,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建设水平,构建了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在民族教育方面,形成了分层分级教学、“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特色,蒙汉双语授课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部专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本科一批招生,连续多年录取线高于自治区最低控制线。学校将就业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全年解决就业、全程指导就业的工作格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于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建校5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已经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财政系统、审计系统、金融系统、税务系统、工商系统中的骨干与中坚力量,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现有2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自治区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平台,6个自治区级学术创新团队,17个校级虚体研究机构。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70余项、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各级各类项目逐年稳定增长。发表各级各类论文4400多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70多部;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20余项。学校《财经理论研究》是全国高校社科百强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期刊之一,《民族财经研究》是全国唯一的蒙古文版财经类专业期刊,《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是自治区优秀学报。五十八载栉风沐雨、创新发展,内蒙古财经大学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十三五”期间,学校围绕“大财经、大整合、大开放、大发展”来谋篇布局,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为全面建成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西部大开发、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历史性机遇,着力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走特色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在校教职工2657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7353人,研究生2742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212人,在校留学生150余人。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学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学科被选为自治区“一流学科”立项建设。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木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等12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40项。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34.7%。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9个。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5人,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被遴选为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内引才312工程”,23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5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阿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实验室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完善两个体系(“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学校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各创新要素,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5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4项。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建立了“清真牛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应用推广了一批技术、装备。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创新与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结成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关系。立足于区域特色和优势学科,先后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2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和综合改革”的原则,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西部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地处国家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现任党委书记尚钢、校长赵凌云。
    一、历史沿革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1984年8月,更名改制为湖北大学。2013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文件,共建湖北大学。二、办学条件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等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6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5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7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240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96.5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11个。三、人才培养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8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400余人。有3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10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曾荣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批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6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试验计划项目。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品牌专业、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等社会公众平台。学校是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高校,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460项。新世纪以来,湖北大学较早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目标,较早开办了包括国家文科和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在内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近20个,率先实施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楚才计划”,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通识教育学院。此外,还积极组织实施了相近学科联合培养、文史哲打通培养,以及按一级学科大类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通过大力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6年,成功获批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获一等奖。校五人制足球队自2003年组建以来连续12次获全国冠军,3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中国在该项目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校龙狮团获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北狮项目2个世界冠军。四、学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材料科学与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与哲学文化、生物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有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8个学科在湖北地区高校中排名前三。现设有18个学科性学院,本科专业80个。有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1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16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9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五、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24余人,其中正、副教授815人,博士生导师130人、硕士生导师606人。学校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千人计划”5人、“万人计划”3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有湖北省“百人计划”21人、“楚天学者计划”97人,35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27人获批国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六、科研与服务2012年以来,学校年度科研经费总量连续5年过亿元。现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是3个湖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和1个国家级、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学校牵头与有关单位(企业)联合组建了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湖北大学——贵州地税电子税务研究中心、湖北省精细磷化工技术研究院、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和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整合校内人文学科组建了高等人文研究院。学校在新型材料、生物技术、化学化工、基础数学、专门史、教师教育、旅游开发、地方文化建设、区域规划与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现建有30余个校企研发中心,与省内各市(州)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具有旅游规划和土地规划甲级资质,主持完成全省40%以上的旅游规划。积极参与“智库”建设,相关专家学者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方案,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湖北省委决定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全省“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进入“在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排行榜”前十名。七、国际交流学校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并先后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与波兰雅盖隆学院合作建立孔子课堂。其中,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于2010、2012年两次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于2010、2012年、2016年三次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学历生资格,现有本、硕、博等各类国际学生300余人。“湖北大学巴西研究中心”和“湖北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双双获得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与研究中心,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接收湖北省教育自费留学服务中心,外事工作与留学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八、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已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20万人,用人单位一致赞誉湖北大学毕业生“留得住、用得上”,学生普遍具备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做事踏实的“三实”精神。一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湖北乃至全国党政管理、教育科技、新闻出版、企业经营等领域的精英和骨干力量,拥有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等众多杰出校友。学校被誉为“培养优秀干部、优秀教师、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摇篮”。九、发展目标面向未来,学校将立足湖北、服务地方、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在“十三五”末期,力争实现若干核心指标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向全国高校100强迈进的目标;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努力建成有较高国际影响和重要国内贡献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校园精神:“习坎”精神:自强不息克难奋进学校负责人:党委书记:尚钢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凌云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豪爽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檀坤华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世敏副校长:蒋涛党委副书记:侯勇党委常委、副校长:钱建国地址:武昌主校区: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邮编:430062;汉口校区(知行学院):武汉市谌家矶街兴盛路特一号,邮编:430011;阳逻校区(通识教育学院):武汉市新洲区阳逻平江东路630号,邮编:430415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3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4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截至2017年底,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14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17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549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73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5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长期项目入选者15人、创新短期项目入选者17人、外专项目入选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3人、讲座教授1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4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0人,“四青”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4人次,“973”首席科学家9人,牵头“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0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39人(42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5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含原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23人。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连续成功举办6届“国际课程周”。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7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二。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3700余人。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41项。2017年,学校科研经费达19.53亿元。2016年度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高校第5位,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6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包括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335家。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外150多个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2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和咨询项目1.3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附属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14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双方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四川大学图书馆现有纸本文献67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08个,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8.5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7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28万余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当前,四川大学已经确立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70万

    ]
  •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邓良基教授、校长郑有良教授。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625万册(件)。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7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8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第4。从2015年起,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其中:教授355人、副教授569人;博士生导师248人、硕士生导师68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7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人选9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3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3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学校是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5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30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15项。学校是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9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建有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农业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创新团队9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2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主办的《四川农业大学学报》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学校还是2012年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16万

    ]
  • 海南大学 新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原名“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为了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的封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经中央批准创建以橡胶和热带农业为主攻方向的特色大学——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是海南省内唯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农业部直属高校。她与创建于 1954年的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体制,简称“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的“双子星”。建校初期,“两院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深厚的爱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冲破了国际上认定的北纬15°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植胶禁区”,创造了北纬18-24°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的神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维度最北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橡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同时也奠定了“两院”在国内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热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原海南大学是1983年经国务院和教育部批准,在原海南师范专科学校、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和海南行政区农学院(海南农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合并优势专业和办学资源,组建原海南大学。建校以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海外侨胞的鼎力资助下,老一辈的海大建设者经过艰苦创业,在3000余亩的滨海荒地上建起了现代化、人文气息浓厚的美丽校园,成为哲、经、法、文、理、工、农、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海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科研成果,为海南培养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落实“科教兴琼”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9.00万

    ]
  •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1年4月,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签署共建暨南大学协议。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和研究生院,有62个系,十余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9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学校的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我校7个一级学科上榜,其中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中药学并列全国第五,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并列全国第八,基础医学列第十一,光学工程列第十四。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25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长江学者”15人,“千人计划”专家15人,“杰青”获得者18人,“珠江学者”36人,教授673人,副教授848人,博士生导师623人,硕士生导师1270人。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教育”国家级培养项目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9项,国家级精品类课程20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截至2018年3月,在校各类学生5589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862人,研究生926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78人、硕士研究生8183人)。来自114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1745人,高居全国第一。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令国人振奋。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83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11-2017年,学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3项,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1篇。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35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66个国家设立106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2732人,其中本科生1752人,研究生264人。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本部在广州市石牌。校园占地总面积212.1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7.37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0.17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46万册。学校设有22所附属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0所。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在新的世纪,全体暨南人将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00万

    ]
  •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96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 3025亩,校舍面积155万平方米,图书374万册。学校物理学列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有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培育)4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含5个攀峰重点学科,14个优势重点学科和3个特色重点学科,共18个一级重点学科和4个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和教育学3个学科进入全国高校前10%;化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学、数学和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 1%。学校拥有84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专任教师197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09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6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40人。现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0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长江学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6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珠江学者26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894人,硕士研究生7553人,博士研究生842人,博士后在站98人,留学生1019人,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有国家级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发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有6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工程实验室、2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国际合作基地、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等。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7个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此外,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学校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已与国(境)外1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引进智力与优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合作办学、举办国际会议、出版学术成果、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其中,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等联合组建的“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学校国际化科技进程迈进了新的阶段。学校与加拿大卑诗省高贵林市、法国留尼旺大学、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大学共建了三所孔子学院。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优势,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基地、教育研究与政策咨询智库、教师终身学习与资源共享平台。作为广东各阶段教育的“工作母机”,学校一直承担着全国高校中最大规模的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任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教育部 “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先后落户我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并率先持续开展中英、中美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培训,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学校依托教育心理等学科优势,强化教育研究,全力打造南方教育高端智库,在珠三角、粤东西北努力建立若干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心)。学校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优质附校资源辐射各地。学校在服务港澳台教育发展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先发优势,是最早在香港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被誉为澳门师资三大力量之一。80多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优良传统,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广东、辐射港澳、面向世界,致力于培养卓越教师、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引领中国南方教师教育,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务,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7.80万

    ]
  • 广东财经大学 1983年5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6月,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5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7100多人的省属重点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三水校区坐落在三水森林公园旁。现有校舍约7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439万元,图书534余万册(含电子图书);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1772项。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8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5人、副高职称教师398人,612人具有博士学位;有硕士生导师293人、博士生导师9人、博士后合作导师21人;拥有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1支省级教学团队、4支省级科研团队、5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特设“南岭学者”岗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16人次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1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人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项目,3人入选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项目;有广东省、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4人,广东省教学名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16人。2013年首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培养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几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与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共建的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物流”2门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是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基地获批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2017年,学校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协议,共建国际商学院、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佛山研究生院、佛山现代服务业研究院以及现代服务业孵化和创新创业基地等“四院一基地”,突出实践创业、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国际化三个办学特色。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历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9%,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学科专业建设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坚持商法融合,促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3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4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金融、税务、保险、审计、法律、出版、工程、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艺术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学校获批成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科学研究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拥有4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教育统计应用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华南商业智库;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2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87项,省部级项目326项,实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在《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6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31篇;出版各类著作214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9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行中,我校以22篇学术论文被全文转载位列全国高校第86位,在综合指数排名中我校列第68位。《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特色栏目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社会服务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紧密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66位专家教授被聘为省市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应急管理顾问和省市人大立法顾问、财经顾问等。学校先后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广州市社科联共建“广州市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与广东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建校政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与广州合锦嘉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建南沙自贸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基地,与广州市地税局共建全国首个校政合作的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与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广东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清远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东莞虎门镇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东莞电子商务研究院,与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共建广东福利彩票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基地,与广东省税务学会、博智税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互联网+财税研究中心,与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广州科技金融协同创新研究院,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共建广东财经大学瑞华审计研究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培养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参与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打造能够胜任国际化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为路径,充分借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涉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着力构筑教学与管理人员国际化培训平台:持续实施“专任教师海外访学工程”,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师资海外研修基地”佩斯大学站和西澳大学站,分批选派教师和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出席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参加课程学习或业务培训。着力构筑科学研究国际化合作平台:立项建设9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类项目;建成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教育项目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创设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教育交流中心。着力构筑应用型高端人才国际化培养平台:与国(境)外70多家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实施41个国际化教育项目;创办了3个中外合作本科实验班;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海外实践教学平台”德国基地、新西兰基地、意大利基地和阿根廷基地;成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院校和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着力构筑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化交流平台:不断打造具有学校品牌和特色的计划外国际教育与培训项目体系,并与德国歌德学院合作成立了华南地区首家德语培训和德语考级权威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歌德语言中心”;初步构建了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国际学生招生与培养工作。学校坚守“正心诚意,求真向善”的精神,践行“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秉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立足广东,面向社会,服务发展,努力强特色、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数据截至2018年9月30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近90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立足珠三角区位优势,强化大学的使命与担当,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大学,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广州大学正在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迈进。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完善的科研设施。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全,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397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243人,博士研究生149人,有91个本科专业,涵盖十大学科门类,具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838人,全校人员中博士1186人,副高以上职称者1169人;教学科研人员1878人,其中博士1127人,占60%,副高以上职称者1005人,占53.51%。拥有两院院士4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领军人才3人。其他以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为代表的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承担了一批973项目、863项目、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校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了一批创业团队。拥有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等高水平的艺术团体和一批科技文化含量高、学生乐于参与的学生社团和文化品牌项目。先后与30个国家或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2002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法旅游学院;先后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和伊朗马赞德兰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与淡江大学、帕多瓦大学、林雪平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科研平台和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学校坚持把办学发展深度融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4—2017年,学校承担社会服务项目3087项,经费76555.34万元。“博学笃行、与时俱进”。今天的广州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个面向”,深度实施与广州发展的“三个对接”,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开放办学和创新引领,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9.00万

    ]
  •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兼有文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的多学科财经类大学。学校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至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滹沱河畔,地处石家庄市西部生态区滨水景观带,占地2950余亩,绿化面积达40%以上,被誉为“花园式”校园。学校分北、南、西三个校区办学,校本部设在北校区,主要举办本科、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南、西校区为独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校实行二级管理,现有15个本科学院、4个教学部(中心)以及研究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独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院。学校设有经济研究所、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道德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研究院、雄安开发研究院等46个实体和非实体性研究机构。学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谋大事、抓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学校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教职工1964人,其中专任教师1110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14人,博士和在读博士407人,占专任教师的36.7%,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管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社科优秀青年专家等137人次。学校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其中“产业经济学”为河北省优秀重点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0个本科专业。在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中,学校被纳入一流大学第二层次建设序列,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一级学科被纳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学校面向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31600余名(含独立学院学生10160名),继续教育学员29600余名。学校招生就业工作态势良好,招生、就业率均名列省内前茅。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全面实施学分制,建立了3-6年弹性学制、双学位制、荣誉学位制和专业主辅修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科教融合,产教结合,创建了“校企合作,协同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构建了专、学硕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推行“创新学分”“执(职)业资格证书置换学分”制度。研究生招生机制、培养机制、奖助机制以及导师评聘机制的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等国家级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0余项,省级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30余项。近年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0多项。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科技竞赛支持体系,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奖数量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自然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项目58项,其它各类课题150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8800万元,科研立项成果在数量、质量和层次上逐年稳步提高。学校主动以科研创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和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关重大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68项成果得到俞正声、张高丽等国家领导人和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他省部级领导的批示。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4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长期保持合作与交流关系。中外合作办学进展顺利,学校自2013年开始,与美国芝加哥康考迪亚大学先后合作举办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2个合作办学专业招生情况良好,毕业生得到美方和社会各方认可。学校在传播中国文化、推广汉语方面成果显著,目前已与加德满都大学、赞比亚大学共同创办了2所“孔子学院”。其中,赞比亚孔子学院荣获“先进孔子学院”和“全球示范孔子学院”称号。学校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及孔子学院奖学金培养工作单位之一。我校现有来自40多个国家留学生近200人。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院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与中东欧国家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建校67年来,山西财经大学秉承“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和“明礼诚信、艰苦创业”的晋商精神,弘文励教,薪火相传,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9万余名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均衡协调发展,财经特色凸显。学校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学科优势和特色,经、管、法、文、理、工、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大学。现设有21个教学单位、10个实体型科研机构和35个非实体型科研机构,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本科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专业,7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1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可在15个本科专业授予双学士学位。立足服务社会,科研成果丰硕。学校牢固践行“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立足科研资源与智力优势,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导向,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充分利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太原培训中心的平台优势,主动承接各项任务,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为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编辑出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财经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主办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经济高峰论坛”、“每周一讲”与“振东管理大讲堂”等,努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财经智库。2017年,学校共获得各类项目25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获得各类奖项28项,出版各类著作教材43部,在SCI、SSCI、E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在CSSCI、CSCD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7篇,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13次,学校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注重内涵建设,素质教育彰显。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特色与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荣获5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2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精心营造“鲜明、厚重、开放、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风建设,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山西财大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高等院校工程算量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活动中连续取得优异成绩。山西财大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2017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0.51%,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0.94%,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就业创业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坚持开放发展,拓展交流空间。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和国内外的教学资源,积极发展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开发国际合作科研平台,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罗斯福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阿伯丁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等3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政治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3个专业具有接受一般访问学者资格,国际化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师资力量雄厚,教育体系完备。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7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89人,教授、副教授4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4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等54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1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200余名校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担任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现有本科生17000余人,硕士研究生34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9000余人,留学生14人。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分坞城、迎泽和平阳三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1956亩(含东山校区),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近420万册。拥有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体育场馆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以及晋商与票号博物馆、ERP实验室、金融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法庭等现代化教学、科研和实验设施,其中,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学习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翰墨飘香,弦歌回荡!扬帆起航,步履铿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财经大学将瞄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的战略目标,以“建房、挖人、正风、铸魂”为战略重点,通过“创新发展、人才强校、素质立校、文化引领、国际化”的战略途径,弘扬财大精神,砥砺财大品格,科学布局,精准施策,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努力为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00万

    ]
  •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学校设有16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和1个直属教学部门。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工188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8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786人,其中,本科生15596人,硕士研究生2630人,博士研究生339人,留学生221人。有在籍函授生4136人。现有63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73个。2001年和2007年在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培养改革,2018年再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现有科技部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参茸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18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60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60项,科研经费达到11.78亿。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1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分别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全省首家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200余亿元,荣获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的82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联合开展合作办学,是中国政府和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国家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国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学校占地1353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9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公顷,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图书馆藏书285万册。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厚朴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0余万优秀学子。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并作为全省高校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在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40万

    ]
  •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西式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并入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4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yù)、郑辟疆、杨铁樑、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30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4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6964人,全日制硕士生9620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2739人,全日制博士生1649人,临床博士1766人,各类留学生2598人。学校现设131个本科专业;5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5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5个“十三五”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共9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8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目前,全校教职工5180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2487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7人,发达国家院士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为定位,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学校设立了2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近年来,学校学生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200余人次。2013年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并以团体总分全国第二的成绩再捧优胜杯;在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中,1个项目获一等奖、2个项目获二等奖,再次蝉联优胜杯。在近四届奥运会上,陈艳青、吴静钰、孙杨和周春秀四位同学共获得了“五金一银一铜”的佳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特别致信表示感谢。学校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17年,人文社科领域获得国家级项目30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自然科学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0项,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7位,蝉联地方高校第1位,连续六年稳居全国高校20强;2017年,人文社科领域,4项成果获得江苏优秀理论成果奖,1项成果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8项成果获得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其中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领域,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10项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4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85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248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3位,其中“中国卓越国际科技论文”1234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0位; 2017年我校共申报知识产权1336件,授权知识产权1033件(其中国际专利申请80件,授权8件)。2017年Nature Index 及lens平台数据显示,在全球具有创新力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中,苏州大学排名大陆高校首位。学校按照“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8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每年招收来自6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3000多人次。2007年起学校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建立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2011年,在老挝成功创办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该校现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三大校区,占地面积3739亩,建筑面积166余万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近400万册,中外文期刊4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书刊11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82个。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学术期刊,2016年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9篇,在全国1150种高等院校学报转载量排名中名列第7位,在全国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名列第34位。面向“十三五”,全体苏大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第一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在学校发展史上,有著名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学校跻身US News “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列内地高校109位。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2457亩,校舍面积9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4亿元;图书馆藏书295万册。学校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另设有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63个本科招生专业,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服务于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35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近二十万名毕业生,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江苏师范大学校友活跃在海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5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几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作为第一单位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其中特等奖3项),首届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项、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11个。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6部、省级优秀精品课程48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56部。获得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获得“中央支持地方财政专项”46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1个,省级在线开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学校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唯一一家“经典诵读教育”学科(领域)培训机构,获评“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有专任教师1614人,教授309人、副教授54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52.8%,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56.7%,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比例41%。目前我校有“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9人,优青3人。6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3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1人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双聘院士量级人才1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量级人才50人。江苏特聘教授11人,省“双创计划”人才1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4人,“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27人。123人次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55人次入选省“青蓝工程”;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团队20个。学校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现有6个省优势学科、12个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21个学科入榜上海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部省级科研平台30余个。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3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7项(重大项目11项、重点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0项。在SCI/EI/CPCI/SSCI/A&HCI/CSSCI等索引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366篇,其中SCI一区、二区Top等期刊论文370篇,在Science、Nature、PNAS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进入“中国内地高校Top100”,2016年位列54位,江苏省内高校第8位,全球高校排名第428位。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3项,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7项。“中国留学生与民国社科发展”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在“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体系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智库成果,2篇智库报告获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12篇智库研究报告获江苏省领导批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获首届“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报告奖”。形成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高级别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学校积极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彰显。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形成“十五年一贯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获批开设淮海经济区首家雅思考点。与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宁夏中卫、内蒙古满洲里等地方政府建立了校市战略合作关系;与徐州、连云港合作共建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建立校地共建载体平台、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基地180余家。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组建江苏师范大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师范大学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学科性公司。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立师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科技服务等创新业务探索。作为苏北地区唯一的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17获批江苏省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学校主动发挥服务功能,不断为推进校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积极努力。学校加快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发展。作为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留学江苏目标学校”,相继与英、美、澳、俄等国的7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接收46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2018年注册国际学生680余人,其中学历生450余人。与美、澳两所大学联办孔子学院获国家表彰。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获批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和硕士培养资格。在马来西亚设立全球首个海外孟子学院。现设“一带一路”研究院(独联体国家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伊比利亚美洲研究中心和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等国别与区域研究机构,其中3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设立“一带一路”研究院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分院、乌克兰分院、阿根廷拉努斯国立大学分院。与哈佛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知名高校联合建设基因组学实验室、药食植物实验室、聋人认知中心、教育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学分互认项目,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开展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着力打造各类学生成长成才平台。近年来,我校学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综合类一等奖,“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先后四次获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优秀项目办,连续八年荣获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优秀组织奖。校女子足球队多次获得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冠军,主力队员曾入选国家队参加奥运会和女足世界杯。学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江苏省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学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活力团支部”“全国百佳校园足球社团”“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多次获评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教育管理创新项目一等奖”,多个班级获全国、江苏省先进班集体和江苏省“周恩来班”命名表彰,获得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奖项。学校已连续十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四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学校”,五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被授予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获评首批“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学校胜利召开第二次党代会。迈入新的发展时期,江苏师大人将继续发扬“守正出新,坚志勇为”的新时期校园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2018年12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在9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8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2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5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安徽省院士工作站,1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现有教职工2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60余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96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6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0人,13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教学名师,29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4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4900余人,普通本科生22600余人,留学生16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20000余人。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4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6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294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拥有数字资源90种,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书目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5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设立了孔子课堂。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在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 不断开创“实力师大、特色师大、活力师大、开放师大、幸福师大”建设的新局面,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上数据截至2019年3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的多科性财经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高校。2012年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4年入选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学校于1959年5月始建于安徽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校址设在交通路。1983年,校本部迁至龙湖西校区,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迁入龙湖东校区。学校占地总面积98345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1259.85万元。图书总藏量329.52万册,其中纸本馆藏214.83万册,电子馆藏114.69万册。另有在线电子期刊1.6万种,其中中文期刊1万种,外文期刊0.6万种,在线数据库44个。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3个省级研究机构,35个校级研究机构;67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398人,其中专任教师108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02人,硕士博士化率达81.85%。在校普通本科生21099人,硕士研究生1884人。自2010年起,学校进入一本招生,录取分数线在省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及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白皮书(2013-2017)》,学校排名位居181位,在省属高校中列第5位,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列第6位。学校充分发挥办学底蕴和优势,凝练学科特色和方向,设立学科特区,创新学科建设平台,形成了多门类、结构合理、相互支撑、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经管类学科群。应用经济学先后入选省级重大学科和安徽省立项建设的国内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三个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获B-级,在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7个学科榜上有名,上榜学科个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五。学校历来重视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科研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服务品牌和影响力日益凸显。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位列前十、连续四年位列省属高校第二。学校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着力打造财经领域新型高端智库,尤其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影响力日益扩大,特色品牌日益凸显。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选派教师赴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瑞士、丹麦、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修、访问、攻读学位,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先后与美、英、澳、日、韩等国家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共同开展留学生教育和2+2、3+1、3+2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习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优雅,先后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食堂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荣获“全国百佳食堂”称号。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进安财“新经管”建设工程,把安徽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75万

    ]
  •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8个学院(含76个系)和14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31个博士后流动站;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24个专业学位学科授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1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0%(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2078人,占76.5%。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含双聘院士9人),文科资深教授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次,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入选者69人(含“千人计划”青年人才3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讲座教授16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40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7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40000余人(含外国学历留学生1196人),其中本科生19782人,硕士研究生16390人,博士研究生3229人,本研比约为1:1。学校获第五、六、七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30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仅有的两个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十二五”期间,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3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3项;厦门大学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实力居国内高校前列。2016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11亿元。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已与境外3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47所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16所孔子学院,并获批建设“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2014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奠基,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2016年2月,分校举行首批新生开学典礼;分校现已开设12个专业,有在校生1340人、教职员工120多人,获准设立“福建省政府奖学金”。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被中央媒体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并写入中马联合新闻声明。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9000多亩,其中思明校区2600多亩、漳州校区2500多亩、翔安校区3600多亩、马来西亚分校约9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10多万平方米。学校拥有纸质图书馆藏410多万册、电子图书49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91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拥有8家附属医院。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中共厦门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厦门大学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在建校一百年时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80万

    ]
  •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1960年创办于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1983年中共中央确定华侨大学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1997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06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2017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侨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是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之一,也是国务院侨办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董事会由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专家、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曾先后担任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任名誉董事长。国家领导人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现任校长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西鹏教授。华侨大学始终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贯彻“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为海内外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超20万名,其中超过5万名校友分布在境外各地,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华侨大学现有28个教学学院,94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现有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1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学校16个一级学科上榜。2018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我校位列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之综合大学榜单的第28位,总榜单第86位。软科正式发布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3个一级学科,共有中国大陆460所高校的4999个学科点上榜,我校本年度共有20个学科上榜(2017年度为19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数排名为并列第83名。华侨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672名,其中专任教师1792名。有双聘院士6人;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以及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高端人才近400人次;拥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华侨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551人,研究生5953人,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和外国学生4969人,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近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等百余项标志性成果。华侨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生在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赛、德国iF设计大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赛事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模拟联合国大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内大赛中成绩骄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浓厚,学生男子篮球队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二十届赛事中荣获九次全国总冠军;连续四届与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联合举办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并于2018年获该赛事全球总冠军,成为中国首支获得该赛事男子世界冠军的高校篮球队;林丹、谌龙、李雪芮等华大学子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学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形成了“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连续两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华侨大学重视创新能力提升。建设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70余个。近年来,学校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量持续增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40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86项。学校高水平论文影响力持续提升,在2018年最新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内地高校第70位,位列全球高校第426位;在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正式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内地高校第65位。学校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内高校智库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第2。华侨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鲜明。已与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设立了84个办事或招生机构,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华侨大学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教育部批准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创办了“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和“安哥拉政府科技人才班”等一系列华文教育品牌项目。学校目前形成了一校两地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214.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3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各类图书资料共472余万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华侨大学将始终坚持“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特色兴校之路、人才强校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增强为侨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数据截至2019年2月1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巨匠曾在学校任教。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传承创新,学校砥砺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精神,孕育了“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一大批高级别荣誉称号。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现有本科专业85个(2018年招生专业7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7千多人。校本部拥有1800多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4.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0.4%;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9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7项。26部教材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建设教材。先后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7门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卓越教师教育计划1项。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国家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各1个。学生在“挑战杯”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涵盖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艺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8个、高原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有3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A类学科数、AB类学科数均位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A类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5位。学校坚持“顶天立地”,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勇攀科学高峰。获批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全国仅7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之一)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部省级科研平台86个。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700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3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近五年来,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400多项,其他各类课题近3000项,其中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项,3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1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围绕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生动实践,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多途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打造一批富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新型智库,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努力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台湾40多所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海外华文教育初具规模、特色彰显,迄今已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17个国家派出志愿者共计16批895人(次),与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印尼阿拉扎大学合作创办2所孔子学院、与美国波士顿文艺复兴特许公立学校合作创办孔子课堂,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习近平等中央领导访问印尼期间与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亲切交流。学校主办多种学术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教育部名栏建设学报、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有纸质图书总量近400万册,电子图书近300万册,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代表性报刊的收藏享誉海内外。校园网络设备完善、应用广泛,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拥有一批高水平体育场馆,运动设施完备,较好满足各类赛事、训练、健身运动的需求。设有福清分校、附中、附小等附属学校,附中是福建省获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最多的学校。走过111年光荣历程的福建师范大学,正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努力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上数据截至2018年10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是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和抚州5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520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学校现设有人文社科学部、理工学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00多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2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有20个领域),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5所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第3名。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4481人(其中专任教师2597人,正副教授1429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项目入选者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国家科技部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学校涌现了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等一批崇尚师德、爱岗敬业的典型。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5660人,各类研究生14864人,国(境)外学生963人。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成立了“际銮书院”,推行跨学科、跨学院培养人才的改革。2014年,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顺利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具备扎实的办学基础。现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种“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4个本科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3项,直接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立项数位列全国第22位,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其中一次性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26位。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在Science、Nature子刊和Cell Stem Cell上发表。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和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建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学校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合作共建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奋力开启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努力提升办学治校、服务国家地方新境界,开创“育人为本、创新驱动、实干兴校、拼争一流”新局面,书写创建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辉煌的奋进之笔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04余万册,电子图书330余万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历史沿革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办学思想学校先后七次迁址,六易其名,四度调整,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以生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办学传统,“质量立校、学术铸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管理兴校、和谐荣校”的重点任务和“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师大精神。学科建设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设有23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现有1个ESI全球前1%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87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校现有8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近3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获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种,教育部万种新教材5种;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2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从1999年开始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以培养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式培养、开放型教学”为机制,着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专业基础、宽学科口径、高品德素质、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起在省内开始按一本线招生。近年来,学校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社会中坚骨干人才的目标定位,着力满足学生对专业、对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对自主发展多样成长的四个理性选择,2012年起启动“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起开展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1000人),实施本硕、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1年,学校就业工作成功跻身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50强;2012年,学校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015年,在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位居第一,英语、会计学和生物工程排名第二,法学和通信工程专业排名第三,成为全省唯一所有参评专业都位居前三的本科高校;2016年获批教育部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全国地方师范大学首个、江西省唯一获批的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学校被专家组称为“一所具有历史底蕴、文化情怀、名校气质的模范大学”。科学研究学校现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分子筛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湿地与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1个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6个省“2011 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立项建设项目(1个实验室和2个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2个省工程实验室,4个省社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社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10个省级软件科学(高校工程、实验示范)技术中心。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重大专项课题、“973”计划前期预研项目、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7项,国家软科学项目4项;获得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省高校哲社研究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30余项。2012年以来,学校年度科研项目立项总经费均超过1亿元,近4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居全国师范院校前10位。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41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重大委托项目3项,年度项目的立项总数列全国高校第7位,在全国师范类院校和全省高校中均列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76项,列全国高校第112位,全国师范院校第5位。学校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2017年2月发布的2017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位居全国高校中排名第71位。学校共办有期刊5个,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心理学探析》等3种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心理学探析》等2个刊物为CSSCI来源期刊。师资队伍学校校本部共有在编教职工2626人,其中专任教师1742人,博士716人。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2.16%;拥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3.7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84.67%。国家级优秀人才方面,学校现拥有院士3人(双聘),国家“千人计划”人选4人,“青年千人计划”人选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双聘),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14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在省级优秀人才方面,目前学校拥有江西省教学名师1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40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36人(含柔性引进10人),江西省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7人。学校2017年入选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学生竞赛学校注重通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是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校团委在全国师范院校中第一个获得由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等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专业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如“蓝天”环保社团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获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学校报送的《纯洁.朝气.责任—努力培育青年精气神塑造青年新形象》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音乐学院合唱团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专业组声乐类金奖;杨文军同学成为历史上首次蝉联皮划艇项目奥运冠军的运动员,金紫薇和她的队友们实现了中国赛艇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并在第16届亚运会上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劳义同学勇夺亚运会男子100 米决赛冠军,成为我国在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男子百米冠军;2011年,寿旻超同学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斩获三枚金牌,创下江西省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学校2012年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一金两铜,刷新江西高校参加该项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十三、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三等奖,实现江西高校参加该项竞赛特等奖“零”的突破,并成功跻身全国50强行列,成为全国“挑战杯”竞赛发起高校;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的“创青春创业实践挑战赛”金奖,并填补了江西在该类别赛事的金奖空白。在第四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学生获奖总数列全国第1位(并列)。2017年9月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体总分跻身全国20强并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奖。教师教育学校坚守地方师范大学使命,发展教师教育办学传统、优势和特色,在全国率先“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被确定为全国实施“农村师资支持计划”试点高校,现已成为江西基础教育教师人才的摇篮、教师骨干人才培训的基地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培养了一大批各地中小学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中坚骨干力量。学校坚持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融合、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大学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合作,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模式创新;构建了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力取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取向的教师养成教育体系。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项、“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立项建设2门、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项,2017年入选教育部“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院校。从2013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本科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建立了全省日访问量最大的“江西教师网”,有效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机考办公室、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等均设在我校;承担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核大纲”“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室”等教师教育项目的研制和开发建设工作。社会服务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始终以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服务为使命,充分发挥在江西科学发展中的“人才库”、“发动机”和“智力源”作用。解放后,学校积极支持和帮助筹建地市大专院校,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近年来,学校注意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以及在我省独有的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等学科优势,打造赣鄱文化平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充分发挥传统基础学科和理工类应用学科优势,优化创新科研服务体系,取得了以“五朵金花”——“糖、剂、布、膜、湖”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成果;学校积极参与江西省科技振兴计划,总投资1亿多元的“年产1500吨汽油抗爆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实现了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大突破;LED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成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依托学校纳米纤维技术、由学科科研人员创办的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亿平方米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电池隔膜产品生产基地在南昌高新区隆重奠基,项目总投资达6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将在60亿元以上,是我校又一项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功案例;方志远教授六登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国史,先后评选为《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和“最受欢迎节目”。大学科技园2011年成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2012年成为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3年获批全国师范院校第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积极发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2015年创办智库内刊《江西发展研究》,刊发的34篇研究报告均获省领导批示。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有30余份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55次,其中中央领导批示1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8次。国际合作学校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28所高校实施学分互认、师生交流等项目,招收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校学习,与10余个海内外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学校现建有孔子学院2所,2008年,学校与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共建了该国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并被评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2012年,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共建第二所孔子学院。学校长期聘请一批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其中外籍教师Constance Gibson荣获国家“友谊奖”。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校友工作自办学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30万名,一大批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中坚骨干人才,现在江西近半数中小学特级教师、60%以上的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80%以上的高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是江西师大的毕业生,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赖大仁,全国优秀教师余斌华,全国模范教师彭娟等。学校校友中还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这其中既有中正大学时期校友两院院士黄克智、曾庆元,重点大学校长解沛基、刘振群、尹长民、贝效良、林增平、蒋建平,著名制浆造纸专家陈嘉翔,国家最高出版荣誉奖—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徐柏容,著名诗人公刘,著名军旅作曲家李非,著名书法家沈鹏,原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等,也有师院或师大时期校友如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原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原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沈德咏,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上洋,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萌,国家信访局局长、党组书记舒晓琴,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卫平,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力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罗熹,中国泰康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刘经纶,世界500强企业江西省铜业公司前董事长李保民,江西首富、江西济民可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义海,江西恒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永辉,北京快乐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趣分期创始人罗敏等。学校在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杰出政要校友排行榜中位居全国高校第78位,2016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全国高校第83位,201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居全国高校第126位。“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学校《“十三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要求,朝着建设一所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发展定位而奋斗,努力在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伟大实践中再谱新篇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历史沿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省管。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 学校已列入省级学位委员会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也是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设有77个本科专业,涉及有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建有省级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教育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3项(工艺美术、电子商务、动画)。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24人,专任教师1336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8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57人,硕士生导师321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25人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2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二级教授13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18人,“赣鄱英才555工程”入选人员1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提名称号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入选人员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7人,“江西省模范教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8人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3人次。办学条件 学校现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62亩,校舍建筑面积67.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6,27.48万元,纸质图书254.07万册。建有文科综合、基础化学、电工电子、基础物理4个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校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4个,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1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在校生规模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694人,研究生1238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研究生及大学生在全国创新创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868项。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科学研究 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厅批准组建的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的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省级科研项目893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15项;获发明专利66项。学校出版发行《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3种学术刊物,《职教论坛》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在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历年文章全文转载量名列全国职教类期刊第一、全国教育类期刊中位居前列,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教刊物之一。职教基地 学校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被江西省确定为江西省城镇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职业技能鉴定站。截止“十二五”期末,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84期,培训职教师资11308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芬兰、瑞士、丹麦、德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摩洛哥、印度、韩国、日本、匈牙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了本科学历学位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合作研究等项目。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并选派本校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大学学习深造。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已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江西省第11所)。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拓展硕士学位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积极探索境外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新的合作办学模式。学校具有招收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留学生的资格。现有来自于俄罗斯、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进修汉语或接受学历教育。学校还先后举办了多届中美、中日和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职业教育考察团也多次来校交流,洽淡合作项目。发展愿景 学校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领域“北有天津、南有江西、优势互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被社会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目前,学校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战略主题,以学科突破为主要引领,显著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服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实施差异化发展和融合发展战略,力争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近年来山东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的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目前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国内高校第八位),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70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办学格局。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在职教职工7759人(不含附属医院)。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0822人,研究生17984人,留学生3407人。学校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共有教授1082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受聘为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48人,终身教授10人,人文社科一级教授16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22人,"青年千人计划"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6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59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6人。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特别是经过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在青岛办学时期的辉煌与发展,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2015年8月,学校成功举办了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成立115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创造了大会举办以来在注册参会国家数量、发展中国家历史学家参会人数和青年学者参会人数等多方面最高纪录。上世纪末三校合并以来,新发展的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上下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推动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早日建成具有山大特色的"综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90万

    ]
  •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设有18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800余人。教职工34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博士生导师45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4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著名作家王蒙担任学校顾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受聘学校顾问、海洋发展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2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学校拥有教学和科学考察船舶3艘,包括3500吨级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300吨级的“天使1”号科考交通补给船、2600吨级的“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管),另有一艘在建的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号,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9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4项、人文社科奖励51项,被 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17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704项,授权发明专利918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6项。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68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沿革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师范馆。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70年9月,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1974年4月,迁回济南。1981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同年8月,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办学条件完备目前,学校在历下区和长清区两地办学,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约258.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1.05万平方米。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等52个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研究培训机构。图书馆馆藏书刊447.56万册,数字资源量63TB。学科门类齐全现有24个学院(部),84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6个学科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3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3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中,24个学科参评,其中有13个学科进入B及以上等次,是山东省属高校最好成绩。目前,有全日制本科生31286人、研究生7109人、留学生280人,成人教育学生19529人。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先后分别被授予中国百强中学、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篮)球特色学校等称号。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迁址青州市办学,现有本专科学生10625人,教职工418人,开设53个本专科专业,培养11届毕业生1万余人,赢得良好社会声誉。教学成果丰硕承担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71项。是全省最早承担“国培计划”的高校,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示范性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及先进集体奖,2018年获评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2名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百强,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等。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已建立起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从培养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全省同时拥有这2个培养体系的唯一高校。是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联盟牵头单位。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成果显著,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首位。体现教师教育特点和优势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填补山东省空白。育人质量过硬建校以来,培养近40万名合格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许多严谨求实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搏击商海的企业家。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为侨公共服务示范单位、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示范点等,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近年来,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国家级先优称号,学校连续6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连续25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山师学子连续三届获得残奥会冠军,女排连续7次获中国大学生排球锦标赛和超级联赛冠军。师资队伍精良现有专任教师19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10人,正高级职称361人、副高级职称712人,博士生导师195人。有6名双聘院士。22人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8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6次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5人12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5人10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学校领导连续五届当选山东省委委员。2人次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学科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先后16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优青。29人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科研实力雄厚“十二五”以来,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95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2019年,成为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滚动支持。获得山东省社科重大成果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以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近300项。主办6种学术期刊。学校获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荣誉。交流合作广泛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单位,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2所院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有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个。在韩国、肯尼亚、美国、巴西合作建设4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学堂,是全国省属高校和师范院校合建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借力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背依浮山,面向黄海,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学校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学校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 1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28 亿元,馆藏图书 406 万册,电子图书 140 万册。主办 7 种学术期刊。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学校设有 36 个学院和医学部,100 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 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 11 个学科门类。现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7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涉及 41 个一级学科;拥有博士专业学位类型 2 种,涵盖 18 个培养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类型23 种,涵盖 81 个培养领域。拥有国家重点学科 2 个,山东省重点学科 20 个,山东省一流学科 7 个;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列全国第61位;系统科学和纺织科学与工程 2 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排名前十名。学校在校生 46000 人,其中研究生 9800 余人,本科生 34000 余人,留学生 1600余人。教职工 3963 人,其中,专任教师 2595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435 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1192 人。现有全职院士5人,外聘院士9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 15 人,万人计划学科领军人才2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青 11人,国家优青 5 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 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0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 2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6 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7 人,泰山学者70人,省级教学名师 16 人。5人入选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教育部创新团队 1 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2 个。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 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1 个(国家“111”计划),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7 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7 个,省级特色专业 15 个;国家精品开放课程 4 门,省级精品课程 51 门;国家教学成果奖 6 项,省级教学成果 113项,省级教学团队 7 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5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40余个。“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43项。其中,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6项,列全国高校第74位;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5项,列全国高校第56位。发表SCI收录论文5300余篇,其中2017年发表SCI论文1878篇,列全国高校第69位,增长率列全国高校第5位;2018年已发表SCI论文2400篇。ESI高被引论文120篇。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项(合作)、省部级以上奖励84项、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授权专利1179件。在2019USNews最佳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959位、全国高校第82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列全球第701-800位、全国高校第80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连续五年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从入围百强到2018年的第69位,成为山东省上升势头最为显著的一家医院。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76所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发展各类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合作科研项目200余个。在韩国、美国、乌拉圭建立孔子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合作项目9个。近年来,年均在学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达1600余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大人正肩负着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勇担使命,奋发图强,努力将学校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大学。(2018年12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河南农业大学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了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学校下设20个学院,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4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21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7人,博士学位86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获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3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2人;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4人,中原学者8人,省特聘教授18人。学校建有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动物免疫学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等7个国际和国家研究平台,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教育部高校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和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64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学校建有郑州市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新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1.35万㎡。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学校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办学特色,正在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以上数据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这里曾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7年9月顺利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百余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近60万名各类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学部委员57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150人。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扩大招生、新校区建设等,在提高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扩大发展规模、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河南大学现设有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淮河临床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民生学院、国际汉学院、欧亚国际学院、迈阿密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研部等学院(部),97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3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4人,正副高级职称1700人。全日制在校生5万人,其中研究生近1万人,留学生500人。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5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办有出版社和多种学术刊物,图书馆有纸质图书520万册、电子图书700多万件。校区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所具有厚重历史的高校,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年来,习近平、李克强、江泽民、贾庆林、李岚清、吴官正、李长春等领导同志先后莅校视察,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2004年7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亲笔书写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的题词。2012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为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也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给予重点扶持。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也专门颁布了《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2011—2020年)》,进一步确立河南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河南大学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机遇。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以来,学校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立完善适应于一流大学发展的大学治理体系,学校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攀升。到2035年,以文、理、医、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学科体系更加完善,若干重要学科跻身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学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基础。到本世纪中叶,跻身综合性、研究型、有较大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百年的风雨和磨砺,百年的奋斗与辉煌,河南大学正乘风扬帆,充满信心,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方向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位于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先后称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2015年实现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111计划”。建校95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以“精育良才、教育报国”为初心,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矢志不渝、自强不息,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06.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4.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26亿元,中、外文及电子藏书500余万册,期刊6000余种。设有25个学院,83个本科专业,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学生近5万人。建有全球唯一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办有独立学院(新联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河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化学”和“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特色学科群”分别入选河南省一期优势学科A类学科和特色学科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入选学科数位居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5位、河南省高校第2位(并列)。在2018年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上,我校化学学科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60位,物理学学科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74位,学校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70位、亚太地区高校第126位。河南师范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近2500人,有双聘院士7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1人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实现了河南省该项荣誉的零突破。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和办学性价比均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在河南省前三名。河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学风,熔铸了“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学校是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拥有4个国家级、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在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在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教育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创新奖等专业类最高奖、跆拳道世界杯团体赛冠军以及省部级奖励1000余项,15项创新创业成果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是河南省入选年会成果最多的高校。河南师范大学始终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建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2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共建科研平台5个。“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及优青、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国家星火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8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0余项,授权专利1000余件,其中中国专利金奖1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A&HCI、EI、CSSCI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600部。基础数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环境科学、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一批以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和抗肿瘤、抗病毒系列核苷类药物等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我校作为创始成员单位推动的“中俄文化高校联盟”获得两国政府批准,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共建了“中法联合学院”,标志着我校教育国际化战略迈上新台阶。学校还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鼓励师生“走出去”,同时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常年聘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世纪沧桑砥砺,蕴积涵育;百年春华秋实,桃李天下。作为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河南师范大学始终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与担当,矢志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根植中原文化沃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学校内涵,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2018年9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7个校区,占地2700余亩,建筑面积119余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学校设有24个学院,85个本科招生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湖湘文化研究、课程与教学改革及其哲学与比较研究、现代合成与分离分析化学、蛋白质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9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建学科的“语言与文化”学科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生物学、物理学等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音乐与舞蹈学、体育学等22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目前,化学、临床医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基本科学指标)前1%;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等1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蛋白质化学及鱼类发育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高性能计算与随机信息处理4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生物发育工程及新产品研发”、“量子效应及其应用”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湖南鱼类遗传育种中心,湖南省湘绣传承与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体适能与运动康复等9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多肽药物等2个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拥有5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湖南省道德建设研究基地等8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县域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是国家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含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8人,中组部“千人计划”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7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含学科特区3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等33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4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9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68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7人、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2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14人。学校先后同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9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人员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美国南犹他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拥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和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美国研究中心等三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学校图书馆藏书392余万册,其中古籍22万余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103个。学校主办14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种;学校出版社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毕业生40余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在校学生3.6万人,其中研究生近9000人,长短期国际学生近1600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面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将始终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湖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坚定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型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60万

    ]
  •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党和国家及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创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湘潭大学”校名,并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就传承了红色基因和血脉,寄托了毛主席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1978年,学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一起,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88所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全国16所文理工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建校以来,湘潭大学牢记伟人嘱托,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没有经过大规模合并的情况下以一校之力雄居《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HE)国内高校第45位。湘潭大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进入THE、USNEWS两大权威国际大学排行榜的高校。目前学校是湖南省唯一一所与教育部共建大学、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学科覆盖10大门类,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等4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5个学科跻身2017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9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国防特色学科;1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3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0个专业排名全国前10%,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4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等。教育部创新团队、湖南省自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均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78人(另有外聘教师863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75%;有留学经历的教师达到25%。汇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千人计划”专家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2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1人、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2人等一大批高水平师资和科研队伍。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161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442人。连续两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综合指标排名全国45位左右;是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之一,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31万名毕业生,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向宇,世界知名数学家许进超,国际三维打印制造领域知名专家、世界第一台高强度准分子真空紫外氮原子发生器的开发者余建军,“SLS之父”许小曙,凤凰卫视著名策划人王鲁湘,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胡敏,80后十九大代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万资姿等一大批学术文化精英、省部级干部。学校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500多项;被SCI、EI收录论文数和论文国际被引用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均稳定在70名左右,SCI、EI论文发表数连续五年位居湖南省属高校第一;社科论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和综合指数进入全国高校前5%;5个智库入选中国首批智库索引名单(CTTI);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得立项资助35项,排名全国高校第12位,湖南省第一;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及以上奖励100余项。近五年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余项,申请专利2000余件,科研成果转化率居湖南省高校前列。学校在国际国内的影响日益扩大,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葡萄牙、比利时、捷克、乌干达、加纳、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20多个国家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了30多个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在海外建有西班牙莱昂大学孔子学院与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方入选高校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成立于1958年,坐落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校的前身之一为1958年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从长沙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组建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学校转为省部共建。2003年,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的回归。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0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9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部重点学科;设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国家管理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部级优势专业;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湖南省精品课程。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3万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6万人。博士研究生318人,硕士研究生3712人。现有专任教师1581人,其中,教授(正高)252人,副教授(副高)684人;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500人。有双聘院士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讲座教授7人、湖南省“百人计划”7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3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7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奖”3人;国家创新研究团队1个。学校拥有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及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沙国家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4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心),6个湖南省实验教学中心。设有63个校级科研机构。“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0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1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38项,省部级项目115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共计1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0余部。学校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和《经济林研究》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挪威、奥地利、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3年,获批建立了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的湖南省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教育国际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十二五”期间,来校学习外国留学生近300人次,向国外输送留学生450余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面积达7万余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校舍建筑总面积7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8亿余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89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03万余册。学校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首批建筑节能示范高校,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学校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拥有植物1100多种,是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单位。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夯实“生态、林业”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2018年10月更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20万

    ]
  •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190亩,校舍建筑面积65.4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设有27个学院,即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广播影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亚澳商学院、新华国际商学院、艺术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轻型产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37人,其中教授301人、副教授526人,博士生导师14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4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8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设有MBA(工商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F(金融硕士)、ME(工程硕士)、MFA(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统计学、中国史、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示范基地、3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基地、2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截至2018年2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5万人,其中本科生1.7万人,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800余人。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中心)39个,实习基地20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413.97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图书馆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476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书300余种,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联合国出版署指定的联合国文件托存图书馆。学校设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多号生物标本。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沈阳北部大学区域节点。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近20万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94个国家培养长期留学生11000余人,短期留学生3700余人。学校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精心打造的孔子学院品牌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国际化办学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的要求,辽宁大学秉承“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校训精神,力争经过全体辽大人的扎实工作,早日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应用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00万

    ]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技术工程研究基地”。学校始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 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后历经“东北第一工业学校”、“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发展阶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沈航;201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决定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建沈航。2017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沈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航空发动机学院。学校占地1731亩,建筑面积8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1亿元。截至2018年8月31日,图书馆入藏图书1278083册(包括图书、过刊、学位论文,不包括院系图书),报刊4590种;电子图书683768册。现有各类学生22000余人。学校具有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个博士一级学位点,15个硕士一级学位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现已形成了以“航空装备设计制造与试验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航空宇航学科群和以“航空信息化与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信息科学学科群。学校下设22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0个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中心,9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近年来,先后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一等奖13项;现有省级精品系列课程22门;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科技大赛,获得国家级奖励828余项,创新创业项目156项,竞赛成绩位于辽宁省高校前列。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其中万余人就职于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千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百余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层管理职务,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学校现有“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34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十二五”重大科技平台,成功研制了三款新能源飞机,其中,我国首型电动双座飞机“锐翔”(RX1E),是世界上仅有的按照美国ASTM标准进行适航审定的四款飞机之一,是国家民航管理局颁发“适航型号合格审定证书”的第一款电动轻型飞机。“十一五”开始,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0余项;科研指标逐年提升,近五年内学校科研项目总量年均超过1亿元,基本达到师均经费10万元以上,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019篇,其中:SCI论文458篇、 EI论文842篇、ISTP论文642 篇、中文核心论文1159篇。申请专利共计515 项,其中:发明专利333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软件著作权专利39项;授权专利共计336 项,其中:发明专利149项、实用新型专利151项、软件著作权专利36 项。教师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4项,其中:省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12项、省三等奖12项、市级科技奖 4项。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近千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36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50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5人;现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校级教学名师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72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近百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现有80个国家的1200余名学生在校留学,学历生在校规模名列省内高校首位,是辽宁省内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的20所高校之一,与法国皮卡迪大学、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等125个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五年来,教师因公出国(境)300多人次,学生国(境)外交流近700人次赴国内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学校以“立足航空、明德育人、求实拓新、志在卓越”为办学宗旨,凝炼了“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下,学校将坚持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辽宁、助力振兴作为重要面向,把学科建设、内涵发展作为工作主线,把依法治校、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高协同学科体系、高标准培养质量、高水平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队伍、高品位校园文化,在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的神圣使命中,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9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简介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进入“上海软科”全国最好大学排名200强;2021年,排名又有新跃升。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272人,硕士研究生3670人,长短期留学生1100人。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9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属机构。在黎巴嫩、约旦、乌克兰设有孔子学院共3所,在巴基斯坦开设网络中文课堂1个;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省电化教育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均设在我校。学校现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243人,专任教师1348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7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兴辽英才计划”29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1人,省高校本科教学名师16人,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3个。学校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现有本科专业77个,国家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一流课程91门。学校是优秀应届本科生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剧),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基地,中国政府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基地。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在2020年上海软科最好大学排名中进入TOP200,2021年又提升4个位次。现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教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建有3个国家二级学会,入选“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权威来源机构”。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进入全国同学科前20-30%。教育硕士获批东北地区首批全国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B,位列辽宁第一、东北第二。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4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38个,其中研究基地33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新型智库3个;省级科研团队24个,其中创新团队13个、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科技特派团8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团1个。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207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7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7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517部,授权专利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192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学校秉承开放办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机制、提质增效,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目前,与五大洲32个国家及地区的158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4个;设有黎巴嫩、约旦、乌克兰海外孔子学院3所和巴基斯坦网络中文课堂1个;部级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部级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外派汉语师资岗前培训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和来华分会会长单位、辽宁省来华留学示范建设高校、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政府外事交流员接收和派出单位、辽宁省“两岸大学生交流基地”。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推进“六大突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特色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支柱性、标志性学科专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建成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懈奋斗。(文中数据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渤海大学 渤海大学建于1950年2月,是辽宁省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学校占地225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17个二级学院,48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法、教、文、史、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在校生21900余人。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近200人,博士近500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辽宁省“兴辽计划”教学名师、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千人层次入选者、省级优秀科技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近百人。学校有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项目1个、省一流特色学科项目3个、省重点学科培育项目7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教育厅校企联盟2个、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3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省大学科技园1个、省科普基地1个,其他省级平台3个。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现有省高校创新团队11个。有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专业、试点专业18个,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课程57门,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23部,教改立项105项,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0项,居省内高校前列。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2014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渤海大学在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总排名位列第146位,在省内排名提升到第10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化学等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20%。2016年中国高校科研质量(FWCI)单指标排名全国第3位。根据科睿唯安2019年5月份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渤海大学工程、化学、计算机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是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获“教育部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2014年,渤海大学成为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航海类教育院校,在全国航海类院校中排名第五。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辽宁省一级期刊。“十二五”以来,全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和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2438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321项;发表论文11066篇,被SCI、EI、CPCI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534篇;出版专著685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21项。2011年至今,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6项、科技部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重点科技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45项。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布隆迪等国家的23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的外国企业16家。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院校,共接收4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互派学者讲学,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先后与布隆迪大学、中非班吉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受到国家汉办领导的充分肯定。2014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院校。学校内涵建设明显加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武书连、网大网、校友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内高校评价机构对高校实力排名结果显示,渤海大学综合实力和专项指标,在全国近800所本科公立高校中排名接近二百强,省属高校前八强。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图书馆馆藏图书282万册,仪器设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校园环境优美,林木葱茏,2010年在搜狐网第二届全国高校最美丽校园评比中位列第八,2019年获评“辽宁最美校园”,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辽宁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辽宁省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渤海大学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学校将以现有的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积极发展新工科和新文科,努力把渤海大学建成拥有一流学科专业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国内有知名度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30万

    ]
  •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大学。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总占地650204.9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6余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761人,研究生6453人。学校坚持“引育用”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方针,现有全职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7人,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人选1人,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通过海外院长(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研究员)、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17人。多年来,学校坚持环境育人理念,不断建设精致化校园,多次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大连市人民政府评为“绿化先进单位”“优秀花园式单位”“绿色大学”等称号。东北财经大学坚持学科引领战略,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有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2%-5%行列;工商管理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5%-10%行列;统计学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5%-10%行列;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为B+,进入全国10%-20%行列。学校有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和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布局全面、结构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含法学、非法学)、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翻译硕士等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MBA项目曾在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MBA教学评估中排名第二,学校是全国财经院校第一所正式开办MPA的高校,是全国19个试点开办MPAcc的单位之一。学校现有38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金融学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10个专业为辽宁省示范(特色)专业。此外,学校还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两种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形式,学校是教育部首批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网络教育68个试点单位之一、10个首批评估单位之一。东北财经大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培养具有优良品德、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财经人才。在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中,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来华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成果数量在全国财经高校居于前列。学校全部本科专业在全国第一批次招生,其中招生专业大类8个,涉及专业23个。多年来,学校本科生录取分数连年居于辽宁省前3名、东北三省前5名。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学校在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获得提名论文数量在全国财经高校中居于前列。东北财经大学坚持基础研究引领学术前沿“发声”、应用研究扎根实践“管用”的“顶天立地”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针。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财政部共建基地1个,与地方政府共建的自贸区研究院1个,其他省级以上重点研究机构及科研平台17个(包括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其他类别重点研究机构5个),校级科研机构41个;有辽宁省省级创新团队16个,初步建立了以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部省共建试点基地为代表的智库新模式。学校出版社是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多年来,学校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导向,密切结合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追踪经济改革的前沿和动态,积极服务地方、区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成果质量显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断涌现。自2009以来学校连续9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量名列辽宁省高校前列。学校是省内较早推动高校智库建设的高校,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决策咨询项目,部分决策咨询研究报告所提出的可操作性对策建议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批示,相关资政建议较好地转化为管理者的决策或方案。东北财经大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国际交流,于1994年启动中外合作办学,并逐步形成“高标准、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系统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和国内外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教学语言国际化、教材选用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学生来源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教学管理方式国际化,并不断发展实施交换学生项目、师资交换项目,开发国际合作科研平台,提升国际化办学质量与水平,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宽度、深度上逐步提高。学校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萨里国际学院开展“留学不出国”的全日制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有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3+1”或“4+0”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南缅因州大学、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分别建有孔子学院;获批孔子学院绩效评价与财务管理研修基地;与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合作开展的境外办学项目是我国首批在美国境内向美国大学生授予中国大学文凭的境外办学项目;有国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研究基地,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要批示;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韩国政府资助留学就业项目、孔子学院奖学金的接受院校之一,现已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长短期汉语、商务汉语进修非学历教育在内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学校与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9所高等院校、8个国际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其中50余所大学开展着长期稳定的交往合作。学校是国内首家参与并获得“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高校,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大学项目合作伙伴。会计学专业通过全球三大会计师公会之一的澳洲会计师公会(CPAAustralia)的全面认证。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两个双学位专业获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AACSB机构的认证。遵循“博学济世”校训,坚持人才强校、学科引领、质量提升、国际化、特色发展五大发展战略,东北财经大学正向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突出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00万

    ]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地区: 北京、福建、山东等 学制:2~3年 学费:¥1.30~13.50万
招生方式 同等学力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旅游管理 > 招生学校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