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导语】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已正式公布,根据北京理工大学文件《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所示。为了方便广大考生,以下是在职研究生资讯网小编整理的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详细信息:
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为“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工程博士”、“科研经费支持博士培养计划”(含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中关村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启元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机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国家急需人才专项)、“国际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博士”、“人工智能协同攻关联合培养博士”、“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五个项目。相关招考工作安排如下: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3.经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
4.定向就业的应届毕业(或在读)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现正在履行合同约定的在职人员考生,需征得定向就业单位的同意。
报考“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的考生录取类别只能为“定向就业”,考生应为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重点型号、重大工程等项目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骨干人员,或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程技术骨干。
5.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境外获硕士学位者需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6.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含)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23年9月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需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备相应的外语能力且有相关证明。②已在所要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具有已实现转化应用的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含国防),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思想政治理论及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7.报考硕博连读类别的“科研经费支持博士培养计划”、“国际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博士”、“人工智能协同攻关联合培养博士”、“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博士”项目的考生需在本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研究及创新能力,并达到硕博连读申请条件:
①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科研能力和博士培养潜质;②硕士在学期间,所学课程全部通过;③指导教师推荐;④申请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延伸后能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或有可能取得创新性成果。
申请硕博连读科研经费支持博士培养计划考生原则上限于本校在读二年级硕士研究生。
二、招生目录
(一)“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工程博士”招生专项计划30个,招生学科如下:
| 
					 招生领域代码  | 
				
					 招生学科  | 
				
					 招生学院  | 
			
| 
					 085401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含量子技术等)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
| 
					 085402  | 
				
					 通信工程 (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
| 
					 085403  | 
				
					 集成电路工程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
| 
					 085404  | 
				
					 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学院  | 
			
| 
					 医学技术学院  | 
			||
| 
					 085405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学院  | 
			
| 
					 085406  | 
				
					 控制工程  | 
				
					 自动化学院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
| 
					 085407  | 
				
					 仪器仪表工程  | 
				
					 光电学院  | 
			
| 
					 085408  | 
				
					 光电信息工程  | 
				
					 光电学院  | 
			
| 
					 医学技术学院  | 
			||
| 
					 085409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命学院  | 
			
| 
					 医学技术学院  |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
| 
					 085410  | 
				
					 人工智能  | 
				
					 自动化学院  | 
			
| 
					 计算机学院  | 
			||
| 
					 085411  |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 
				
					 计算机学院  | 
			
| 
					 085412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 
					 085501  | 
				
					 机械工程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 
					 医学技术学院  | 
			||
| 
					 085502  | 
				
					 车辆工程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 
					 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 
			||
| 
					 085504  | 
				
					 航天工程  | 
				
					 宇航学院  | 
			
| 
					 085506  | 
				
					 兵器工程  | 
				
					 机电学院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
| 
					 085509  | 
				
					 智能制造技术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 
					 085510  | 
				
					 机器人工程  | 
				
					 机电学院  | 
			
| 
					 085601  | 
				
					 材料工程  | 
				
					 材料学院  | 
			
| 
					 医学技术学院  |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
| 
					 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 
			||
| 
					 085602  | 
				
					 化学工程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 
					 医学技术学院  |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
| 
					 085801  | 
				
					 电气工程  | 
				
					 自动化学院  | 
			
| 
					 085802  | 
				
					 动力工程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 
					 085808  | 
				
					 储能技术  | 
				
					 自动化学院  | 
			
(二)“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
1.“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科研学术博士招生计划19个,科研工程博士招生计划61个,具体招生学科及导师如下:
| 
						 联合培养单位  | 
					
						 招生学院  | 
					
						 招生学科  | 
					
						 招生导师  | 
					
						 招生计划  | 
				
| 
						 昆明物理 研究所  | 
					
						 物理学院  | 
					
						 070200物理学(学术)  | 
					
						 刘瑞斌等  | 
					
						 2  |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08540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工程)  | 
					
						 胡晗  | 
					
						 1  | 
				|
| 
						 光电学院  |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工程)  | 
					
						 马旭  | 
					
						 1  | 
				|
| 
						 自动化学院  | 
					
						 085406控制工程(工程)  | 
					
						 汪首坤  | 
					
						 1  | 
				|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1201J2国民经济动员学(学术)  | 
					
						 刘铁忠  | 
					
						 1  | 
				|
| 
						 120200工商管理(学术)  | 
					
						 张斌、王兆华、佟岩  | 
					
						 3  | 
				||
|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  | 
					
						 赵先、王建才、王科  | 
					
						 3  | 
				||
| 
						 中国工程物理 研究院  | 
					
						 物理学院  | 
					
						 070200物理学(学术)  | 
					
						 张安宁等  | 
					
						 3  | 
				
| 
						 光电学院  |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工程)  | 
					
						 
							杨苏辉、王霞、  | 
					
						 4  | 
				|
| 
						 计算机学院  | 
					
						 085404计算机技术(工程)  | 
					
						 牛振东  | 
					
						 1  | 
				|
| 
						 电信科学技术 研究院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08540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工程)  | 
					
						 杨凯、郑重  | 
					
						 2  |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工程)  | 
					
						 叶修竹  | 
					
						 1  | 
				||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工程)  | 
					
						 孙厚军  | 
					
						 1  |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  | 
					
						 机电学院  | 
					
						 085506兵器工程(工程)  | 
					
						 申强  | 
					
						 1  | 
				
| 
						 自动化学院  | 
					
						 085406控制工程(工程)  | 
					
						 邓志红  | 
					
						 1  | 
				|
| 
						 中国航空 研究院  | 
					
						 光电学院  |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工程)  | 
					
						 江毅、陈思颖  | 
					
						 2  | 
				
| 
						 085407仪器仪表工程 (工程)  | 
					
						 胡摇、王姗姗  | 
					
						 2  | 
				||
| 
						 西安近代化学 研究所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085602化学工程(工程)  | 
					
						 
							黎汉生、王振华、  | 
					
						 4  | 
				
| 
						 西南技术物理 研究所  | 
					
						 物理学院  | 
					
						 070200物理学(学术)  | 
					
						 尹璋琦等  | 
					
						 3  | 
				
| 
						 中国空间技术 研究院  | 
					
						 宇航学院  | 
					
						 085504航天工程(工程)  | 
					
						 武志文,石保禄  | 
					
						 2  | 
				
| 
						 光电学院  |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工程)  | 
					
						 常军  | 
					
						 1  |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08540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工程)  | 
					
						 张军  | 
					
						 1  | 
				|
| 
						 生命学院  | 
					
						 085409生物医学工程 (工程)  | 
					
						 张永谦  | 
					
						 1  | 
				|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工程)  | 
					
						 罗森林  | 
					
						 1  |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31研究所  | 
					
						 宇航学院  | 
					
						 085504航天工程(工程)  | 
					
						 魏志军、李军伟  | 
					
						 2  | 
				
| 
						 机械科学 研究总院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085501机械工程(工程)  | 
					
						 
							王西峰、王德成、  | 
					
						 4  | 
				
| 
						 宇航学院  | 
					
						 085504航天工程(工程)  | 
					
						 胡更开  | 
					
						 1  | 
				|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计算机学院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  | 
					
						 黄河燕、礼欣、 宋丹丹  | 
					
						 3  | 
				
| 
						 085410人工智能(工程)  | 
					
						 冯冲、宋大为、 毛先领  | 
					
						 3  | 
				||
| 
						 085404计算机技术(工程)  | 
					
						 薛静锋、杨松、 余皓然  | 
					
						 3  | 
				||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  | 
					
						 胡昌振、黄玮、 徐蕾  | 
					
						 3  | 
				|
| 
						 兵器科学 研究院  | 
					
						 宇航学院  | 
					
						 085504航天工程(工程)  | 
					
						 姜毅  | 
					
						 1  | 
				
| 
						 机电学院  | 
					
						 085506兵器工程(工程)  | 
					
						 娄文忠、徐豫新、 邓宏彬、王亚斌、 张建国、马峰、 王树山、王雨晴  | 
					
						 8  | 
				|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085502车辆工程(工程)  | 
					
						 王伟达  | 
					
						 1  | 
				|
| 
						 光电学院  |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工程)  | 
					
						 许廷发  | 
					
						 1  | 
				|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  | 
					
						 金城  | 
					
						 1  | 
				|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08540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工程)  | 
					
						 单涛  | 
					
						 1  | 
				|
| 
						 自动化学院  | 
					
						 085406控制工程(工程)  | 
					
						 方浩  | 
					
						 1  | 
				|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工程)  | 
					
						 盛新庆  | 
					
						 1  | 
				|
| 
						 材料学院  | 
					
						 085601材料工程(工程)  | 
					
						 薛云飞、刘金旭  | 
					
						 2  | 
				|
| 
						 设计与艺术学院  | 
					
						 130500设计学(学术)  | 
					
						 巩超  | 
					
						 1  | 
				
2.“中关村实验室联合培养”科研学术博士招生计划6个,科研工程博士招生计划4个,具体招生学科及导师如下:
| 
					 招生学院  | 
				
					 招生学科  | 
				
					 校内导师  | 
				
					 实验室导师  | 
				
					 招生计划  |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3900网络空间安全 (学术) 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 (工程)  | 
				
					 祝烈煌  | 
				
					 云晓春  | 
				
					 1工程、1学术  | 
			
| 
					 嵩天  | 
				
					 崔翔  | 
				
					 1工程、1学术  | 
			||
| 
					 谭毓安  | 
				
					 陈庶樵  | 
				
					 1工程、1学术  | 
			||
| 
					 沈蒙  | 
				
					 岳银亮  | 
				
					 1工程、1学术  | 
			||
| 
					 计算机学院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  | 
				
					 王国仁  | 
				
					 刘勇  | 
				
					 2学术  | 
			
3.“启元实验室联合培养”科研学术博士招生计划12个,科研工程博士招生计划4个,具体招生学科及导师如下:
| 
						 招生学院  | 
					
						 招生学科  | 
					
						 招生导师  | 
					
						 招生计划  | 
				
| 
						 宇航学院  | 
					
						 085504航天工程(工程)  | 
					
						 王江  | 
					
						 1  | 
				
| 
						 机电学院  | 
					
						 080200机械工程(学术)  | 
					
						 余张国  | 
					
						 1  |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080200机械工程(学术)  | 
					
						 徐彬  | 
					
						 1  |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  | 
					
						 陈亮  | 
					
						 1  |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工程)  | 
					
						 李慧琦  | 
					
						 1  | 
				|
| 
						 自动化学院  |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  | 
					
						 王钢、岳裕丰  | 
					
						 2  | 
				
| 
						 085410人工智能(工程)  | 
					
						 赵江波  | 
					
						 1  | 
				|
| 
						 计算机学院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  | 
					
						 
							宋红、付莹、  | 
					
						 5  |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140100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术)  | 
					
						 陈志铭  | 
					
						 1  |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工程)  | 
					
						 胡伟东  | 
					
						 1  | 
				|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  | 
					
						 吕跃祖  | 
					
						 1  | 
				
4.“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机研究院联合培养”科研学术博士招生计划2个,具体招生学科及导师如下:
| 
						 招生学院  | 
					
						 招生学科  | 
					
						 招生导师  | 
					
						 招生计划  |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3900网络空间安全(学术)  | 
					
						 张子剑、盖珂珂  | 
					
						 2  | 
				
5.“国家急需人才专项计划”科研学术博士招生计划32个,科研经费支持工程博士招生计划47个,具体招生学科如下:
| 
						 专项类别  | 
					
						 招生学院  | 
					
						 招生学科  | 
					
						 招生计划  | 
				
| 
						 新一代电子信息 技术  | 
					
						 光电学院  |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工程)  | 
					
						 1  | 
				
| 
						 085407仪器仪表工程(工程)  | 
					
						 1  | 
				||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  | 
					
						 3  | 
				|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工程)  | 
					
						 4  | 
				||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  | 
					
						 1  | 
				|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工程)  | 
					
						 1  | 
				|
| 
						 集成电路工程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工程)  | 
					
						 7  | 
				
| 
						 人工智能  | 
					
						 宇航学院  | 
					
						 085504航天工程(工程)  | 
					
						 2  | 
				
| 
						 机电学院  | 
					
						 080200机械工程(学术)  | 
					
						 1  | 
				|
| 
						 自动化学院  |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  | 
					
						 6  | 
				|
| 
						 085406控制工程(工程)  | 
					
						 6  | 
				||
| 
						 计算机学院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  | 
					
						 1  | 
				|
| 
						 085411大数据技术与工程(工程)  | 
					
						 1  | 
				||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机电学院  | 
					
						 082600兵器科学与技术(学术)  | 
					
						 3  | 
				
| 
						 085506兵器工程(工程)  | 
					
						 4  | 
				||
| 
						 储能技术  | 
					
						 机车学院  | 
					
						 085502车辆工程(工程)  | 
					
						 3  | 
				
| 
						 085802动力工程(工程)  | 
					
						 1  | 
				||
| 
						 085509智能制造技术(工程)  | 
					
						 1  | 
				||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  | 
					
						 1  | 
				||
| 
						 080200机械工程(学术)  | 
					
						 4  | 
				||
| 
						 新材料(含能材料)  | 
					
						 宇航学院  | 
					
						 080100力学(学术)  | 
					
						 1  | 
				
| 
						 材料学院  | 
					
						 085601材料工程(工程)  | 
					
						 8  | 
				|
|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  | 
					
						 10  | 
				||
| 
						 生物医学装备  | 
					
						 生命学院  | 
					
						 071000生物学(学术)  | 
					
						 1  | 
				
| 
						 085409生物医学工程(工程)  | 
					
						 3  | 
				||
| 
						 智能数字表演  | 
					
						 设计与艺术学院  | 
					
						 1305J1智能数字表演(学术)  | 
					
						 1  | 
				
| 
						 碳中和技术与管理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085502车辆工程(工程)  | 
					
						 2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085602化学工程(工程)  | 
					
						 1  | 
				
(三)“国际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学术博士招生计划10个,工程博士招生计划4个,具体招生学科及导师如下:
| 
						 招生学院  | 
					
						 招生学科  | 
					
						 招生导师  | 
					
						 招生计划  | 
				
| 
						 材料学院  | 
					
						 085601材料工程  | 
					
						 李树奎等  | 
					
						 2工程  | 
				
| 
						 材料学院  |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 
					
						 王扬卫  | 
					
						 1学术  |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120200工商管理  | 
					
						 孟凡臣  | 
					
						 1学术  | 
				
| 
						 计算机学院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贾云得  | 
					
						 1学术  |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含量子技术等)  | 
					
						 邓长江  | 
					
						 1工程  | 
				
| 
						 法学院  | 
					
						 030100法学  | 
					
						 李寿平  | 
					
						 1学术  | 
				
| 
						 医学技术学院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5404计算机技术  | 
					
						 胡希平  | 
					
						 1学术 1工程  | 
				
| 
						 国际组织学院  | 
					
						 120200 工商管理  | 
					
						 Raafat Saade等  | 
					
						 2学术  | 
				
| 
						 030100法学  | 
					
						 王贵国、刘浩等  | 
					
						 3学术  | 
				
(四)“人工智能协同攻关联合培养”学术博士专项招生计划10个,具体招生学科及导师如下:
| 
					 招生学院  | 
				
					 招生学科  | 
				
					 校内招生导师  | 
			
| 
					 计算机学院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裴明涛、梁玮、武玉伟、吴心筱、潘利源  | 
			
(五)“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博士专项招生计划5个、工程博士招生计划8个,具体招生方向及导师如下:
| 
						 招生方向  | 
					
						 招生导师  | 
					
						 招生计划  | 
				
| 
						 车辆系统 动力学与控制  | 
					
						 孙逢春、林程、张俊智、何洪文、陈勇、邹渊、熊瑞、孙超、马仿列、张雷、魏中宝、陈潇凯、张旭东  | 
					
						 5  | 
				
| 
						 高效驱动与传动  | 
					
						 项昌乐、毛明、温旭辉、刘辉、李军求、杨晓光  | 
					
						 3  | 
				
| 
						 清洁能源与动力  | 
					
						 吴锋、葛蕴珊、李建秋、纪常伟、王丽芳、陈人杰、李丽、张扬军、帅石金、苏岳锋、吴川、李建威、李国强、孙克宁、白莹  | 
					
						 3  | 
				
| 
						 车-电-网耦合与管理  | 
					
						 魏一鸣、王震坡、王兆华、唐葆君、廖华、张维戈、邓钧君、申作军、张剑波、曲申  | 
					
						 2  | 
				
三、报名及选拔
(一)邮件报名
考生请于2023年5月29日前将《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专项计划研究生项目申请表》(附件1)填写完整后发送至对应学院招生老师邮箱,邮件名称为“项目名称”+姓名(联合培养专项计划考生请在“项目名称”后+合作单位名称+姓名)。
填报前请务必联系招生学院确定报考学科及导师。
(二)提交材料及资格审查
考生须在2023年5月29日前将相关材料(见附件2要求提交材料)(以邮戳日期为准)寄或送至对应学院博士招生办公室(具体查看联系方式中公布的地址)。
各招生学院按要求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并将通过审查并准考的名单进行公示,请考生关注相关通知。
(三)网上报名
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并缴纳报名费200元,网报时间及要求另行通知。
四、选拔方式及要求
我校2023年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综合考核采取现场考核。具体安排请咨询各招生学院。
五、录取
招生学院根据考生考核成绩、综合表现、政审情况确定录取名单,并报研究生院审批后进行公示。
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与我校签订相应定向就业协议书,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不转入我校,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学校于2023年7月发录取通知书,9月入学报到(具体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以下情况不予录取:
1.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合格者(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考核内容既包括考生所在单位提供的有关情况,也包括直接对考生的考核情况,具体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情况等方面);
2.总成绩不合格者(百分制的总成绩低于60分);
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不及格者。
六、体检
所有录取考生的体检工作将在入学后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七、培养与学位授予
(一)“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工程博士
1.“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工程博士按照《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博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2.“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工程博士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不超过6年。
3.学习期满,完成培养环节所有要求,通过论文答辩,符合2023级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可颁发工程博士毕业证,并授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证。
4.“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工程博士学费:第一学年40000元/人,第二学年及以后基本学制内每年20000元/人。
(二)科研经费支持培养博士
1.科研经费支持培养博士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国家财政不下拨经费,培养过程中博士生的科研活动支出、培养费(学生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全部由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支出,博士生的学费交纳、培养环节、奖助学金、学位论文、学位授予、毕业证与学位证等与普通博士完全相同。
2.科研经费支持联合培养博士培养方式按照“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理、资源(成果)共享”的培养模式,采取“导师组集体指导,主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方遴选出若干名学术造诣深厚和道德高尚的学术骨干组成培养导师组,作为招生、培养的责任主体。一方确定其中一人为第一主管导师,另一方确定一人为第二主管导师,第一主管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负主要责任,其他导师协助主管导师负有指导责任。
其中“中关村实验室联合培养”、“启元实验室联合培养”、“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机研究院联合培养”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学生需按照我校招生学科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并按要求在企业完成论文和科研。
招收一名学术型或工程型非定向科研博士,导师每年需用科研经费缴纳博士生培养费6万元(共支持4年);对于学术型和工程型定向(非脱产)科研博士,由于博士生有固定收入,学校不再发放奖助学金和助研费,招收一名定向科研博士,导师每年只需用科研经费缴纳博士生培养费2万元(共支持4年)。
(三)“国际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按对应博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四)“人工智能协同攻关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学生需按照我校招生学科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并按要求在企业完成论文和科研。
(五)“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按对应博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备注:“科研经费博士”、“国际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协同攻关联合培养”、“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博士以普通招考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学制4年,最长不超过6年;以硕博连读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学制6年(含硕士阶段),最长不超过8年。学制内学费每年10000元。
八、其它说明
1.考生诚信状况将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在录取过程中,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定向就业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由考生自己解决。
3.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郑重声明:上述内容为北京理工大学文件《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所示做出的整理,不具有权威性和官方代表性,一切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应以北京理工大学公布的官方信息为主,以上提供的内容仅供广大考生参考。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一、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人兴家国,文行天下,以文化人,逐梦韶华。发轫于政治理论课程,发展于人文社科培育,兴盛于精品文科建设,茁壮于一流人才培养。北京理工大...
一、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始于195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现在建制为: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培训中...
一、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简介 计算机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最早设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2018年4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合并成立新的计算机学院。学院...
一、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简介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是原来的信息与电子学院学院分成了两部分,信院对应一级学科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对应的一级学科是电子...
一、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光机电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点,有机械工程、动力...
一、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光机电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点,有机械工程、动力...
一、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光机电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点,有机械工程、动力...
一、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简介 机电学院前身是1954年创建的北京工业学院第二机械系,曾先后命名为力学工程系(八系)、机电工程系(八系)、机电工程学院等,2008年12月调整成立机电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