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招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简称:北航,北京化工
  • 地区: 北京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985
  • 学制:2~4年
  • 学费:¥3.75~22.8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非全日制交通运输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3-28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发挥北航空天地一体化交通运输特色和学科优势,2007年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汽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基础上成立,形成了具有空地协同、车路协同和空地信一体化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构建了融合航空、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场道路、土木工程等空地信一体化交通运输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平台。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相关的博士后流动站、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土木工程及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车辆工程)。其中,“车辆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航空器适航技术”是国防特色学科,新能源汽车工程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交叉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依托学院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七(总分第四)。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增设“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在国内首开这一需求强劲的紧缺专业。

学院在现有学科基础上建设土木与交通工程国际化试验班,培养在土木、交通工程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协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土木与交通工程国际化试验班是我校“长城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打造土木、交通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环境,推动国际化培养模式,推进学科的国际性发展。试验班课程体系与国际知名大学土木工程课程对接,采用国外教授授课、国际知名大学公开课与本校优秀教师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已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开展本科生互换培养、“2+2”双学位、“3+1+1”本硕联合培养。自2012年首届试验班建立,已实施开展2013暑期海外课堂、国际化试验班名师讲堂等多项教学活动,初步形成了土木学科国际化特色的人才培养环境。

学院教师队伍学缘广泛,教学经验丰富。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2人(兼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学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航卓越百人计划学者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95%,85%以上的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或研修经历。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在大城市综合交通、机场高填方变形和稳定控制等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引领地位。学院重视协同创新,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牵头建设交通部“智慧综合交通协同创新平台”,参与建设教育部“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工信部“大型飞机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院发起成立了“北航瑞安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电动汽车、智慧交通等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学院建有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适航技术研究中心、通用航空北京市工程中心、飞机/发动机复杂系统安全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清洁能源与高效动力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基地,与德国ITI公司、奥地利AVL公司等成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2013年主持和承担973项目4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1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年人均科研经费85万元。

学院建有北航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基地,该基地拥有“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本田节能汽车大赛”、“FSAE方程式赛车”、“建筑结构大赛”、“智能交通设计大赛”、“SRTP”、“冯如杯”、“挑战杯”等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和实践教学示范实验室;学院设有交通与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能够完成软件工程训练、汽车动力与电子实验、车辆工程实验、交通运输实验、微小型发动机实验、飞行仿真实验、结构工程实验、岩土工程实验、工程测量实验和土木材料实验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4年学院按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两个大类本科专业招生。其中,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专业、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内燃机)专业和飞行器适航技术,每个专业招生人数约占该类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土木工程、机场与道路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约占该专业招生总数的二分之一。

学院培养计划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特色结合,在学校公共课程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相关本科专业教学平台,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生科技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院设有“志成奖学金”,用于奖励交通学院入学成绩优异的新生同学,以及优秀在校学生和品行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

学院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毕业生就业质量好,继续攻读研究生比例高。本科生就业率98%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汽车、交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民航等行业,从事设计、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等领域的学科。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机场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养护,机车、汽车、航舶及航空器运用工程,铁道、公路、水路、航空信息工程及控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规划、经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发展经济,交通设施先行”已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血脉,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因此,为适应这种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就始终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朝阳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Communication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

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高等工程数学、高等工程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现代交通运输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现代信号传输和处理、现代控制论基础、现代试验与检测技术、规划理论、现代管理学基础、铁路工程、道路工程、内河运输工程、机场工程、港口工程、航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物流学等。

三、专业方向

交通运输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2.5年

六、学费

3.75万

七、招生地区

北京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简称:北航,北京化工 地区: 北京 学制:2~4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75~22.8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9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招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非全日制交通运输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3-28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发挥北航空天地一体化交通运输特色和学科优势,2007年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汽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基础上成立,形成了具有空地协同、车路协同和空地信一体化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构建了融合航空、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场道路、土木工程等空地信一体化交通运输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平台。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相关的博士后流动站、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土木工程及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车辆工程)。其中,“车辆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航空器适航技术”是国防特色学科,新能源汽车工程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交叉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依托学院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七(总分第四)。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增设“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在国内首开这一需求强劲的紧缺专业。

学院在现有学科基础上建设土木与交通工程国际化试验班,培养在土木、交通工程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协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土木与交通工程国际化试验班是我校“长城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打造土木、交通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环境,推动国际化培养模式,推进学科的国际性发展。试验班课程体系与国际知名大学土木工程课程对接,采用国外教授授课、国际知名大学公开课与本校优秀教师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已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开展本科生互换培养、“2+2”双学位、“3+1+1”本硕联合培养。自2012年首届试验班建立,已实施开展2013暑期海外课堂、国际化试验班名师讲堂等多项教学活动,初步形成了土木学科国际化特色的人才培养环境。

学院教师队伍学缘广泛,教学经验丰富。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2人(兼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学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航卓越百人计划学者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95%,85%以上的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或研修经历。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在大城市综合交通、机场高填方变形和稳定控制等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引领地位。学院重视协同创新,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牵头建设交通部“智慧综合交通协同创新平台”,参与建设教育部“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工信部“大型飞机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院发起成立了“北航瑞安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电动汽车、智慧交通等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学院建有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适航技术研究中心、通用航空北京市工程中心、飞机/发动机复杂系统安全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清洁能源与高效动力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基地,与德国ITI公司、奥地利AVL公司等成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2013年主持和承担973项目4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1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年人均科研经费85万元。

学院建有北航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基地,该基地拥有“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本田节能汽车大赛”、“FSAE方程式赛车”、“建筑结构大赛”、“智能交通设计大赛”、“SRTP”、“冯如杯”、“挑战杯”等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和实践教学示范实验室;学院设有交通与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能够完成软件工程训练、汽车动力与电子实验、车辆工程实验、交通运输实验、微小型发动机实验、飞行仿真实验、结构工程实验、岩土工程实验、工程测量实验和土木材料实验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4年学院按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两个大类本科专业招生。其中,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专业、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内燃机)专业和飞行器适航技术,每个专业招生人数约占该类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土木工程、机场与道路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约占该专业招生总数的二分之一。

学院培养计划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特色结合,在学校公共课程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相关本科专业教学平台,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生科技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院设有“志成奖学金”,用于奖励交通学院入学成绩优异的新生同学,以及优秀在校学生和品行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

学院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毕业生就业质量好,继续攻读研究生比例高。本科生就业率98%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汽车、交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民航等行业,从事设计、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等领域的学科。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机场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养护,机车、汽车、航舶及航空器运用工程,铁道、公路、水路、航空信息工程及控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规划、经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发展经济,交通设施先行”已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血脉,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因此,为适应这种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就始终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朝阳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Communication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

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高等工程数学、高等工程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现代交通运输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现代信号传输和处理、现代控制论基础、现代试验与检测技术、规划理论、现代管理学基础、铁路工程、道路工程、内河运输工程、机场工程、港口工程、航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物流学等。

三、专业方向

交通运输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2.5年

六、学费

3.75万

七、招生地区

北京

·相关阅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非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8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简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个在诸多工程类学科国内领先的全国著名大学,凝聚了以17位两院院士,10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国聘专家,18位“973”计划首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8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文化传播与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8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技术转移政策与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8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8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MPA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8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公共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8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公共政策与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8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