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江苏大学 > 招生简章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 简称:江大
  • 地区: 江苏
  • 类型:综合类、公办
  • 学制:2.5~3年
  • 学费:¥3.00~10.8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非全日制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7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现为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车辆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第四个获得该领域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新能源汽车学科是江苏省第二期优势学科,所属是机械工程学科是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和江苏省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未来交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

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27人,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85人,有海外经历者占35%。特聘国家级高级人才4名,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江苏特聘教授1名,“江苏产业教授”10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1个、培养对象40人,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江苏省第12届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2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获得者1人、“优青”获得者2人,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1人。学院在读本科学生1726名,在读博士后40名,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600名。(截止2019年12月)

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中心实验室、汽车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轮胎研究所、发动机研究所、振动噪声研究所、专用车与传动研究所、轻量化与安全研究所、综合交通物流研究所、智能交通技术研究所、交通安全科学研究所等机构。2010年成立了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是专门从事汽车工程基础理论和核心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职科研机构。2002年成立了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

拥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一拖集团、一汽锡柴共建)、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科研条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实验室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1200多台套,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

目前主要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控制方法、车辆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开发、车辆振动噪声分析测试与控制、空气悬架、惯容器馈能悬架、半主动悬架、电控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制动能量再生、汽车安全、汽车电子、车辆轻量化与可靠性设计、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技术、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研究与开发、电池管理系统开发、智能车辆技术、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控制、动力机械代用燃料、内燃机电控技术、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工程机械液力及液压传动、拖拉机底盘设计、交通工程新技术开发、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运输与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智能交通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科研特色。

2014年以来,学院科研经费总额超过3亿元,纵横向经费约各占50%,获批纵向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任务)子课题2项、任务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项(面上27项,青年32项,联合基金2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7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9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项、“优青”2项,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8项,江苏省高校自科重大项目11项、面上项目1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1项。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出版教材19部,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二等奖4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7篇,EI收录408篇。授权发明专利236项,1项PCT专利获得美国授权。共获得部省级科技成果一等、二等、三等奖17项。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4篇、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8篇、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团队3个。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2018年度,学院科研总经费6959万元,其中,纵向经费2526万元、横向课题到账金额1548万元。全年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检索论文142篇,其中,SCI收录63篇(其中1区2区25篇),EI收录63篇,申请国家专利281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8项、申请PCT专利5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一等奖1项,商业联合会科技二等奖2项。

学院与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南京汽车集团、中国重汽集团、徐工集团、奇瑞汽车、东风汽车集团、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中国一拖集团、一汽锡柴、风神轮胎、常柴集团、新大洋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开展国际学生交换、交流学习、研修及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2014年以来,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100多人次,有2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7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名校深造或联合培养,招收2名德国交流本科生,13名本科生顺利到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院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与美国特拉华大学、韦恩州立大学和德国爱斯林根大学进行了合作办学方面的有益探索,并达成共识。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签订“3+2”本科硕士联合培养协议、博士生交流协议及共建“中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德国安贝格·魏登应用科学大学签订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每年暑期组织10-15名本科生与研究生赴德国斯图加特进行交流学习;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按照“1+2+1”的模式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学分互认、学位联授,2017年该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并招生33人,2018年项目的首批交流学生将赴美国学习两年。江苏大学兼职教授、德国内燃机专家ELSBET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罗福强教授被德国安贝格·魏登应用科学大学授予“国际合作交流大使”。

 

二、车辆工程专业简介

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

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车辆工程主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车辆工程专业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及坚实工科背景的,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三、专业方向

车辆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3.00万

七、招生地区

江苏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简称:江大 地区: 江苏 学制:2.5~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00~10.8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综合类、公办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江苏大学 > 招生简章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非全日制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7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现为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车辆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第四个获得该领域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新能源汽车学科是江苏省第二期优势学科,所属是机械工程学科是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和江苏省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未来交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

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27人,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85人,有海外经历者占35%。特聘国家级高级人才4名,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江苏特聘教授1名,“江苏产业教授”10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1个、培养对象40人,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江苏省第12届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2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获得者1人、“优青”获得者2人,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1人。学院在读本科学生1726名,在读博士后40名,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600名。(截止2019年12月)

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中心实验室、汽车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轮胎研究所、发动机研究所、振动噪声研究所、专用车与传动研究所、轻量化与安全研究所、综合交通物流研究所、智能交通技术研究所、交通安全科学研究所等机构。2010年成立了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是专门从事汽车工程基础理论和核心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职科研机构。2002年成立了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

拥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一拖集团、一汽锡柴共建)、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科研条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实验室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1200多台套,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

目前主要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控制方法、车辆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开发、车辆振动噪声分析测试与控制、空气悬架、惯容器馈能悬架、半主动悬架、电控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制动能量再生、汽车安全、汽车电子、车辆轻量化与可靠性设计、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技术、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研究与开发、电池管理系统开发、智能车辆技术、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控制、动力机械代用燃料、内燃机电控技术、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工程机械液力及液压传动、拖拉机底盘设计、交通工程新技术开发、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运输与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智能交通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科研特色。

2014年以来,学院科研经费总额超过3亿元,纵横向经费约各占50%,获批纵向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任务)子课题2项、任务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项(面上27项,青年32项,联合基金2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7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9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项、“优青”2项,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8项,江苏省高校自科重大项目11项、面上项目1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1项。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出版教材19部,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二等奖4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7篇,EI收录408篇。授权发明专利236项,1项PCT专利获得美国授权。共获得部省级科技成果一等、二等、三等奖17项。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4篇、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8篇、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团队3个。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2018年度,学院科研总经费6959万元,其中,纵向经费2526万元、横向课题到账金额1548万元。全年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检索论文142篇,其中,SCI收录63篇(其中1区2区25篇),EI收录63篇,申请国家专利281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8项、申请PCT专利5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一等奖1项,商业联合会科技二等奖2项。

学院与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南京汽车集团、中国重汽集团、徐工集团、奇瑞汽车、东风汽车集团、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中国一拖集团、一汽锡柴、风神轮胎、常柴集团、新大洋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开展国际学生交换、交流学习、研修及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2014年以来,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100多人次,有2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7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名校深造或联合培养,招收2名德国交流本科生,13名本科生顺利到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院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与美国特拉华大学、韦恩州立大学和德国爱斯林根大学进行了合作办学方面的有益探索,并达成共识。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签订“3+2”本科硕士联合培养协议、博士生交流协议及共建“中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德国安贝格·魏登应用科学大学签订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每年暑期组织10-15名本科生与研究生赴德国斯图加特进行交流学习;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按照“1+2+1”的模式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学分互认、学位联授,2017年该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并招生33人,2018年项目的首批交流学生将赴美国学习两年。江苏大学兼职教授、德国内燃机专家ELSBET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罗福强教授被德国安贝格·魏登应用科学大学授予“国际合作交流大使”。

 

二、车辆工程专业简介

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

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车辆工程主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车辆工程专业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及坚实工科背景的,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三、专业方向

车辆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3.00万

七、招生地区

江苏

·相关阅读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非全日制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由原江苏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原镇江师专美术系于2002年1月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建筑面积13000M2,环境优美。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非全日制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由原江苏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原镇江师专美术系于2002年1月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建筑面积13000M2,环境优美。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非全日制美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由原江苏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原镇江师专美术系于2002年1月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建筑面积13000M2,环境优美。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

江苏大学医学院非全日制护理硕士(MNS)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苏大学医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医学院前身为镇江医学院,2001年三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成立了医学院和医学技术学院,2008年调整为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和临床医学院,2014年两院合并...

江苏大学文学院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苏大学文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目前有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含两个方向:师范和文秘)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非全日制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组建于2011年5月。学院学科涵盖土木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3个本科专业,并面向国外...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非全日制动力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非全日制道路交通运输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